牛杰
摘要:當今建筑工程全過程管理中,工程質量是個永恒的主題。建筑工程樓地面裂縫是質量通病之一,屬于結構裂縫范疇。結構裂縫不僅影響結構的整體性,使得建筑工程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而且極有可能影響使用功能或縮減使用壽命。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建筑工程樓地面裂縫的預防措施和處理技術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樓地面裂縫;預防措施和處理技術
引言
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支撐下,我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與工藝水平大幅度的提升,建筑工程的實際質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建筑工程完工后,仍然存在很多質量問題,其中以樓地面裂縫最為常見。這些質量問題不僅嚴重影響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也讓建筑所能發揮的社會效益大幅度下滑,建筑資源被嚴重浪費。
1、裂縫分類
一般情況下,建筑物結構裂縫劃分為兩類,一類是非結構性裂縫,另一類是結構性裂縫。不難得知,結構性裂縫導致的后果往往比非結構性裂縫嚴重的多,給工程質量和生產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按照混凝土施工規范中裂縫種類的劃分原則,結構性裂縫分為好幾種,其中,較為常見的是混凝土收縮所引起的裂縫。產生機理是混凝土在初凝到終凝的過程中,由于水分蒸發的速率提高,導致混凝土構件體積收縮而產生的一種結構性裂縫,這也是較為常見的裂縫。還有一種是由于混凝土內部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產生的結構性裂縫,究其原因就是水泥在硬化前后的溫差特別大,致使裂縫出現在混凝土構件受力較薄弱的地方,比如構件跨中、樓板和梁板結合處等部位。
2、建筑工程樓地面裂縫產生的危害
針對大部分建筑來說,產生一些輕微的裂縫屬于正常現象,這種裂縫不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但是一旦裂縫繼續增大下去就會導致整個工程都受到影響,最后的驗收工作自然是會被貼上質量不合格的標簽,這是從結構上分析裂縫產生的危害。另外,在施工過程中,建筑需要大量的混凝土來進行完善,而如果混凝土在配置過程中出現水灰比過低的現象或者其骨料存在不合格的現象,就會導致整個結構體的強度降低,同時承載力也會變差,進而會出現混凝土大量脫落的現象,直至出現裂縫。還有一種現象是由于大量混凝土長期暴露在空氣下,使用時間長了之后混凝土會被腐蝕以至于出現一些裂縫。對于這些出現的裂縫,施工方要及時進行處理,處理慢了會導致整個工程的工期都要延長,裂縫也會因為樓體壓力的存在而不斷加劇,安全隱患問題出現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3、建筑工程樓地面裂縫的預防措施和處理技術
3.1人員方面
加強技術交底管理和質量教育工作,對工程難點和特點、技術要點和質量通病的預防進行詳細的交底,使作業人員掌握混凝土施工要點和裂縫預防措施。項目部應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檢查,發現工人違章作業或不按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工作操作時,必須責令改正。必要時安排專人旁站監督混凝土的澆筑、養護和成品保護等影響結構質量的重要工序的作業過程。
3.2設計方面
在進行建筑物的設計工作時,要堅持力求簡單的原則。在進行建筑選址時,要充分考慮場區的地質條件和環境因素,科學計算混凝土的強度,合理選擇鋼筋的型號,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確定鋼筋的位置、間距、搭接等關鍵環節。對于一些建筑物混凝土工程的重點、難點,設計方應當予以特別關注,并在圖紙中給予一定明確的、可操作性的指導意見。
3.3機具方面
涉及混凝土施工工藝的所有機具應在進場前進行驗收,其性能和狀態滿足施工要求后方可作業。比如,泵送混凝土在泵送前,考慮到泵管接頭的牢固性,應先對泵管進行水密承壓和抗拉拔試驗,合格后再進行泵送作業。在樓地面混凝土澆筑時,根據樓地面厚度選擇使用平板振動器或振動棒進行震動。常規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工作必須是連續作業。這就要求,現場必須配置滿足澆筑能力的機具設備,不能因為某一機具出現故障而影響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
3.4有效管控原材料質量
為有效避免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問題的出現,應對施工中所用原材料進行有效管控,確保工程中選用的材料質量可以滿足施工需求,并結合不同原料的特性進行合理放置,避免因為放置不當導致材料質量問題的出現。針對現澆混凝土樓板作業中用量較大的施工材料,如水泥材料、砂石材料等,在采購過程中做到采前質量檢測,驗收質量檢測,用前質量檢測,從材料層面確保施工質量。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對水、灰、沙的配比嚴格控制,結合不同的施工需求合理進行配比調整,確保混凝土的強度滿足施工需求。
3.5施工方面
混凝土澆筑前,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混凝土的澆筑方法是否合理、水電供應是否保證、各工種人員的配備情況;振搗器的類型、規格、數量是否滿足混凝土的振搗要求;模板、支架的安裝是否工程要求;澆筑期間的溫濕條件,夏季、雨季、冬期施工的覆蓋材料是否準備好。針對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墻、薄壁型構件應要求采用不同類型的振搗器。應審查確認施工縫的設置位置是否合適,使施工單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澆筑順序,保證分區、分層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接。在澆筑過程中,注意觀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問題,應及時對混凝土配合比作合理調整;督促施工單位控制好每層混凝土澆筑厚度及振搗器的插點;對鋼筋交叉密集的梁柱節點是否振搗到位,以防出現蜂窩、麻面。對大體積混凝土或厚度較大的部件,應采用低水化熱水泥并加強保溫養護措施。
3.6處理技術
(1)按照規范規定,混凝土樓地面的表面裂縫,如果在混凝土終凝前發現時,作業人員直接用鐵抹子進行抹壓處理。終凝后產生的表面裂縫,裂縫較多時應先將裂縫及周邊清掃干凈,待裂縫處干燥后,進行表面水泥漿涂刷或者選用環氧漿液灌縫。(2)當樓地面裂縫面積較大時,應進行檢測檢定,檢驗結構安全性和穩定性,嚴重時按設計單位出具的加固方案進行處理。可以在樓地面上加一層鋼筋網片或高抗拉性聚合物材料,以提高板體受力后的整體性。(3)加強維修養護工作現澆混凝土樓板出現一些裂縫在很多時候都是不可控的,但是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通過一些后期的養護工作來減少裂縫的出現。目前我觀察到的一些施工隊伍,他們大都采用邊施工邊維護的工作模式,在混凝土膠結能力達標以后及時地進行養護,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減少裂縫的出現。(4)采用“四新”技術進行處理,具體方法可以根據裂縫的狀況和嚴重程度,結合新技術、新工藝的要求進行處理。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都開始關注自身的住房,并對建筑工程質量提出較高要求。在工程質量問題中,樓地面裂縫作為一種常見現象,不光會降低整個結構的密實性、抗滲性,還會銹蝕鋼筋,影響砼的實用性,尤其是建筑物的承載力。當然,產生樓地面裂縫的成因各種各樣,部分可能是因多種成因共同作用所致,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施工工藝,加強材料質量驗收,嚴格落實工序操作規程等預防措施可以防止裂縫發生或進一步發展,進而保障工程質量和結構安全。
參考文獻
[1]白飛云.對建筑工程結構裂縫控制與處理技術的研究[J].居舍,2019(36):31.
[2]狄振雷.房屋安全鑒定中裂縫的成因分析與處理[J].地產,2019(24):152.
[3]陳宏博.建筑混凝土裂縫的主要影響因素及施工處理技術[J].中國高新科技,2019(24):72-74.
[4]王磊,孫月紅,廉賢瑞,蘇世凱,王兆賀.大面積混凝土金剛砂耐磨樓地面質量控制[J].江蘇建材,2019(S1):102-105.
[5]陳為芳.論述建筑工程樓地面滲漏原因及防治[J].建材與裝飾,2018(0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