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陸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設十分迅速,興修水利工程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同時也導致很多的生態環境問題。因此,我們要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和后續運行過程中進行生態修復,從而遏制生態環境問題的發生,進而提升水利工程的成效。因此,就需要從生態修復技術的運用方面進行分析,做好協調與平衡工作,做好經驗分析和技術的應用,做好管理,最終為水利工程的長期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技術
引言
水土保持、自然生態修復是近年來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概念,隨著社會發展速度逐漸加快,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開始出現,大大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環境,甚至造成了不可修復的環境損傷。因此,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對水土保持、生態自然修復的重視程度,是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的課題。
1、水土保持概念
水土保持指的是針對人為或者自然因素所導致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利用相應預防措施進行治理,比如蓄水保土耕作、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水土保持能夠對水土資源進行保護,實現水土資源的改良和綜合使用,通過降低干旱、洪水、風沙等自然災害發生率,保護水土資源,使經濟、社會與生態等效益得到提高。
2、生態修復技術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2.1促進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
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的建設工作是合二為一的整體,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只有避免水土流失的現象出現,土壤的蓄水能力才能提升,周邊生態環境才能改善,水利工程才能安全運行和發揮效益。如果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輕則影響安全運營,重則淤積水庫使得蓄水調洪能力下降導致垮壩。因此,水土保持在水利工程的長期穩定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
2.2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經濟效益
在水利工程運行時要維護設備,水土流失會使水流雜質含量不斷提高,此雜質會使設備損耗降低,使設備監測維修間隔縮短,從而使經濟效益得到降低。其次,水土流失會使庫區蓄水量不斷降低,尤其對于水電工程來說降低蓄水量會使發電量降低,從而降低工程經濟效益。生態修復能夠使水土流失發生幾率降低,提高庫區蓄水量和經濟效益。其次,使水流雜質含量降低,從而使設備檢修維修成本降低,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2.3促進水利行業綜合效率提高
水利工程是人為建造的重要工程,使得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不斷增高。但是在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相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低、效果差、重視程度不夠,也就使得在施工和運行的過程中對于周圍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利用生態修復技術進行水利工程技術缺陷方面的彌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可以切實提升整體行業的綜合效益。
3、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技術的應用措施
3.1制定水土保持措施時要注重因地制宜
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之中,若是發生水土流失的現象,可以分為點狀與線狀兩種類型。所以,在建設水利工程的時候,要對工程區域的土層構造進行研究,在確保土地能夠適應水利建設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合適的水土保持規劃,并將規劃切實落實。例如,可以將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這兩種措施各有各的功能優點,且功能屬性也各不相同,若是能夠將兩種措施進行有效結合,可以實現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與此同時,相關人員還可以對施工區域的性質進行分析,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水土保持方案并加以落實。這樣,不僅能夠進一步擴大植被的覆蓋面積,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該區域土地的抗侵蝕能力,優化生態環境,為地表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2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設備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要求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技術水平的提升,在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時,現代化設備和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必然趨勢。引入先進技術并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可以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在水土保持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也需要科學的管理措施,針對當地實際地質情況,制定有效的管控策略,提出針對性的治理方式。大力推廣可持續種植技術,在發展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水土保持所帶來的生態效益。除此之外,深入分析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果和進步,找出重點并進行經驗總結,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建設專業化水土保持隊伍。
3.3以科技推動水土保持
科技可以不斷推動生產力發展,水土保持也要加大對于創新技術的投入力度,利用智能化手段代替人力進行危險作業,切實提高水利工程的運作效率。同時也要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模擬大數據來,完成水土保持中的變量的動態控制,維持水土保持工作在一個平衡狀態中變化,保證整體水利工程順利施工,發揮數據信息應有的導向性。結合具體的工程橫縱斷面,完成模型輔助過程,綜合估算環境變化引起的徑流變化,擬合出非平穩條件下的水文評估守則,分析不同流域水文的時空演變特點,實現對水利工程的綜合治理。例如,管理人員可以應用GPS、遙感紅外技術獲取數據,應用于重點河流,湖泊的水情管理與實時保護。相關人員要利用集約化的網絡監控,實現數據與技術的結合水土保持管理。利用現實性的模具轉化理念,完成水土保持工程的基礎分析,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模型實現對數力資源的基礎性監控,利用統一的數據格式和遙感技術標準,完成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等一系列的管理水土保持工作。借助水文數據庫,發揮計算機數據處理、數據搜索功能,全面分析得到可靠的理論水土保持數據。通過信息技術構建相應的水土保持信息平臺,做好不同地區的數據對接工作。保證整體水利工程順利交接應用,發揮數據信息應有的導向性。
3.4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生態修復對于我國來說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不但考驗著人們統籌規劃綜合管理的能力,而且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如今,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程是社會公益事業的一部分,因此我國政府部門應設置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專項資金。目前實施的試點工程投資中央給予適當補助,各地從中央下達的年度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建設投資計劃中,按照流域機構審批的實施方案優先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試點工程建設。同時,要通過政府協調,發揮各部門的作用,依靠社會的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
3.5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工作制度
完善的水土保持制度的制定需要從水土流失的現象調查開始進行工作,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監測和響應的機制,做好水土流失情況的調查和分析,整理相關的工作資料進行分析,從而監測好行政區域內的水土流失的情況。做好重點區域的重點分析和后期規劃的工作,完善分工,建立起制度。
結束語
水利工程是利民利國的大工程,水利工程建設周期長,對工程建設區及周邊的環境有一定影響。因此,水利工程建設中加強水土保持的措施需要因地因時制宜,對于主要造成水土流失的施工期,需要把水土保持措施貫穿始終,要采取適宜的水土保持措施來減小水土流失,促進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平衡、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高.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25):173-174.
[2]林健.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對策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22):301-302.
[3]張慧.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存在問題及治理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9(22):326-327.
[4]凌素芬.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防治對策[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12):254.
[5]楊遠洋.淺析生態修復技術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有效運用[J].民營科技,201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