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郭明明
摘要: 近年來,我國的配電網運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使得配電單位在依法經營、規范運作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加了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的難度。為了不斷完善自身,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應該積極重視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的研究。實現完善的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體系,是要經過各部以及所有員工的努力來達成的。而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的方式有很多,常態下要比實際的管理更科學。在這競爭力就是一切的時代,不得不使我對如何在新時代的機制下,做好配電網運行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進行了深入的思索。
關鍵詞: 配電網;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
引言:在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下,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越來越多的電力能源,為了應對這種新的變化,我國的配電網必須隨著發展進步,擴大更大的規模、改善傳統的結構,這是企業生存、競爭與發展的一大重要環節。這使得工作環境、工作任務上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這種變化給企業帶來了難能可貴機遇的同時,也讓其迎來了更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和挑戰。為了不斷完善自身,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應該積極重視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的研究。
1、配電網運行參數可視化技術的工作原理
配電網運行參數可視化技術是怎么開展工作的呢?我們簡單地講,其實就是利用仿真電路;還有一種方法是采用可視化的軟件,必須要明確定量的地理基本數據。我們在這種技術中,衍生出了一種新型的技術叫做能量管理技術,還有一個名字叫實時配電管理技術,它可以不依靠模塊,就可以獨立使用,在未來會被廣泛利用。以電力數據可視化來拉開差距的生產企業,競爭在彼此之間演變得相當激烈。對電力數據的實施還應該不斷的在實踐中多角度運用分析,以便吸取更多經驗,精準找到問題關鍵所在,從而針對性研究新策略,實現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創新方式。
2、 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優點
和以前的配電方法比,可視化系統有很高的精準度,我們可以有效減少工作時間。在以前進行配電的時候,需要大量的人員參與,誤差也很大,但是可視化系統不但減少人力,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可視化系統的廣泛使用,加速了配電網的科技化革命,也極大地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壓力,在這種科技革命下,我們的配電網運行會取得不錯的成績。除了算法精準,較少人力參與以外,還可以方便地操作運用,而且人們只需要學會運用技術就可以。這種先進的可視化技術,我們可以大力推廣使用。
2.1 圓餅的具體繪制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一樣的配電水平,線路類型往往是不一樣的,我們在工作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利用不同的數據圓餅方法。圓弧的M 指令以及L 指令并不復雜,前者僅僅提供具體的位置信息;后者相對來說比較麻煩,必須同時具備開端和終端的數據。測量的時候,必須要區分工作距離,在不同的工作區域內安放點位。假定我們現在要制作圓心坐標為(60,60),半徑的長度是六十,圓和坐標軸所構成的角度是零度。那么這個圓餅的具體繪制方法就是:
2.2配電系統運行過程中的節點電壓等高線方法
配電系統運行過程中,節點參數中最重要的參數是節點電壓,在我們室外進行節點電壓計算的時候,選擇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盡量降低數據的失誤率,就需要合理地確定選擇點在這里。這里講到的是配電系統運行過程一般的等高線工作流程:線狀路數據,一般要運用邊連式和點連式連成三角形。可是對一些中心環節比較多的網狀與片狀區域,一般運用的方法是網連式與邊連式,可以提高網狀區域的幾何結構,使得控制力度和繪制精度極大地提升。
2.2.2 等值點的生成
展開一起,我們必須準備一個集合鏈表,必須同時具備開端和終端的數據,再在鏈表中比較相鄰的兩條等值線的末端點與起點的坐標值,看其是否相等。若鏈表中的某一個等值線的末端點與該列表的第一個數據相等,則說明該等值線是封閉的。
2.2.4 等值線光滑處理
經過前幾步的工作,已經找出有序的等值點序列。連接序列中的各點,即可形成等值曲線。但該曲線是折線,可采用B 樣條曲線法、Bezier 曲線法等,對曲線進行光滑處理。
2.2.5 等值線的填充
在配電系統的工作過程中,有一些要求高的等值線條件,我們必須要具備很高的精準度,但是又沒有適合的參照圖,那怎么辦呢?我們可以考慮的是通過等值線之間建立拓撲關系,就是人們常說的構造連通區域和填充連通區域。構造連通區域和填充連通區域在配電運行的測量都適用。如果遇到條件要求高的等值線問題,就可以考慮利用這個技術。在開展填充以前,要先做好人員培訓,培訓到位了,會使可視化工作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工作效率,把測量的事物降到最低的程度。我們要在可視化工作里不斷總結經驗,加強知識儲備,讓自己適應可視化技術的調整和改革,時刻跟上時代的步伐,讓自己站在可視化技術的前沿陣地。
2.2.6 構造非閉合區
我們要知道,邊界矩形的頂點,只參與一次等值面的構造,而非閉合等值線與邊界矩形的交點要參與兩次。由1 出發,直接到2,因2 為等值線與邊界的交點,故從A 中找到同一條等值線的點6,由6 到7,同理可由7 到10,再到11,由11 可追蹤到18,再到1。
3、結語
總的來說,配電網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技術還有許多特點,它的這些優點會帶領這項技術不斷成熟。本文介紹了配電網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的工作原理,也講了在現實生活中的幾種運用實踐,為廣大學者和讀者朋友參考,以期加深測繪方面的理論研究。隨著時代經濟的逐步發展與進階,尤其是近幾年來,電力數據可視化遇到更多新的問題,但就是這些問題,讓我們必須不斷去深入探索、不斷去分類總結。
參考文獻:
[1]路軍.配電網設備運行維護中的風險評估與狀態評價[J].電子世界,2019(16):97-98.
[2]羅慧,劉梅招,張棟宇,林華德,李禹梁.基于大數據平臺的智能配電網狀態自動監測系統[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9(06):41-44.
[3]林少佳,林家文,王昌宏,黎源源,王驥,程范賢.配電網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的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9,38(01):98-100.
[4]賀斯琪,鄧春宇,邵玉鵬,王越越.配電網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設計[J].電信科學,2015,31(06):140-144+158.
[5]賀斯琪. 配電網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設計[C].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信息化專業委員會.軟件定義 面向未來——2014電力行業信息化年會論文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人民郵電出版社電信科學編輯部,201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