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
摘要:電力建設對我國工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66kV電網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電力基礎設施,主要在東北三省等北部地區使用。本文將通過對66kV電網的線路結構、中點性接地方式、供電線路規劃、變電站管理常見問題等方面進行討論,以期對66kV電網架構的優化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66kV電網;中點性接地方式;線路規劃;
引言: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用電安全、用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電網作為電力供應中的基礎設施,承載著電力運輸、電力分配的關鍵作用,影響重大。目前在我國北方省份大面積鋪設的66kV電網存在著一定缺陷,結合當地環境和百姓需求對其進行優化和改善變得尤為重要。
1.66kV電網的結構和作用
在我國,配電網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關乎著企業生產和人民日常生活。根據能承載的電壓等級,配電網分為低壓、中壓和高壓配電網三種,其中北方地區常用的66kV電網就屬于高壓配電網。66kV電網主要由變壓器、無功補償電容、保險裝置等幾部分組成,負責各地區電能的分配和調節。66kV電網有兩種常見的搭建模式,分別為架空線路和電纜線路,架空線路主要由混凝土桿、角鋼塔等組成,常見于城鎮的街道上。電纜線路主要在地下鋪設,這種鋪設方式近年來正在被政府大力推行。對66kV電網不斷進行優化有助于加快我國東北地區城鄉一體化進程,提升了農村地區的電力服務水平,是我國產業升級和能源革命的重要保。
2.66kV電網架構中存在的問題
2.1接線模式上存在缺陷
我國大部分66kV電網線路所使用的都是“T”型接線模式,這種接線模式在改革開放初期被大面積使用,結構簡單,較為古老,存在著很多缺陷。使用“T”型接線模式的配電網供電能力較小,由于其只使用主干線路單側電源進行供電,導致線路的供電容量僅為單回線路的極限輸送功率[1]。“T”型接線模式的線路風險性較高,線路中任何一個部分發生故障,都會導致整個線路停止,影響所有變電站工作。“T”型接線模式線路的故障率較高,防控系統復雜,缺乏選擇性,不能適應各種情況,而且不方便維護和修理。
2.2中點性接地方式不合理
中點性接地方式的選擇在電網建設中尤為重要,常見的66kV電網線路中,一般采用的都是消弧線圈接地方式或者小電阻接地方式。在遼寧地區,66kV電網多采用消弧線圈中性點接地方式,這種中性點接地方式在線路發生單相短路故障時,接地電流較小,不利于保護線路,而且檢測時的精準度不高,有時甚至需要使用試拉線路的方式來尋找故障部位,延長了故障的處理時間,有時會造成事故范圍的擴大。小電阻中性點接地方式的檢測精準度高,但是這種接地方式會導致過電壓的時間縮短,降低了設備的絕緣水平,使供電穩定性降低。
2.3供電設備和線路規劃不合理
66kV電網是早期在東北地區鋪設的配電網絡,隨著我國經濟和工業高速發展,這種線路規劃已經不符合當今企業和百姓的用電需求。在供電設備的規劃上,一些地區變壓器、無功補償電容等設備的規格與當前地區用電需求不匹配,有些用電需求低的地區采用的是大功率設備,而用電需求較高的地區供電能力則不足。在線路規劃上,一些農村或者偏遠地區的線路規劃不夠科學,沒有考慮到當地的地理因素,未能做到因地制宜,既浪費了電力資源,當地百姓也沒有享受到好的電力服務。
2.4變電站的常見故障
變電站是各地區供電的源頭,也是整個供電系統中重要的節點。在變電站中,輸電電纜故障、母線故障、變壓裝置故障都是十分常見的問題,嚴重影響各地區的電力供應和供電安全。輸電電纜故障可以分為斷路故障、短路故障,影響非常嚴重,一旦出現輸電電纜故障將會引起整個地區電力供應的停止。母線故障有可能造成電氣元件不定時的停止運轉,需要大量時間進行檢測。變壓裝置是整個供電系統中的核心設備,一般被嚴密保存,發生故障的幾率很小,但在實際運行時還是會發生一些短路故障,可能對整個供電系統造成重創。
3.對66kV電網架構中問題的討論
3.1接線模式的優化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一些新的接線模式被開發了出來,這些新的接線模式更加先進、安全,可以適用于各種地區,而且效率更高。在66kV電網中,鏈型和雙“T”型的接線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使用。鏈型接線模式是指在兩座220kV的變電站間接通兩條主干線和數座66kV變電站。與傳統“T”型接線模式不同,讓66kV變壓站也進入了主干環節。鏈型接線方式正常運行時,兩側的電源和四個斷路器可以同時帶電,供電效率顯著提升。鏈型接線模式的線路在發生故障時,故障部分會單獨停止,其余部分可以保持正常運行,有效的提高了供電系統的穩定性[2]。雙“T”型接線模式將供電線路中間兩座66kV電網的進線結構做出了改變,為每條主干線都制造了一個斷點,從而實現了四個電源側斷路器同時供電。這種接線方式在不增設任何管道和線路的情況下,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如果電路中出現故障,可以立刻檢測出來,進行靈活控制,降低了故障的影響范圍。
3.2改善中點性接地方式
三相交流電力系統中性點與地面的連接方式被稱為中點性接地方式。中性點接地方式是電網安全的重要保證,直接關乎著電力設施的絕緣水平和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傳統的消弧線圈接地方式和小電阻接地方式都有明顯的優缺點,以我國當前的科技水平,可以將這兩種接地方式結合起來,采用消弧線圈并聯小電阻的接地方式,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達到更好安全效果。在消弧線圈并聯小電阻接地方式中,如果66kV電網系統正常運行,將會采用消弧線圈接地方式,供電效率高。如果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消弧線圈會自動增加接地電容的電量,消除故障電弧。如果發生突然性故障,消弧線圈會自行斷開供電,保證地區的供電穩定。若發生非突然性故障時,線路會自動切換到小電阻接地方式,大量增加接地電流,保證地區供電安全,在排除故障后,會自行切換回弧線圈接地方式[3]。
3.3優化供電設備和線路規劃
在供電設備的規劃上,要保證各地區使用的設備型號統一,如果供電設備和配電設備型號不統一,供電過程中將會出現大量的電力浪費。對各地區使用的一些老舊電力設備也要進行更換,減少硬件上帶來的資源浪費和風險。另外,電力設備要根據各地區的經濟規模和用電需求進行合理分配,要進行實地調查,收集數據,避免在用電量不大的地區使用昂貴的大功率設備。在線路的規劃上,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規劃,電力部門應該對一些高損耗、高浪費的電路進行梳理,去除不合理線路,重新規劃。在一些偏遠地區或農村,應該根據當地的環境、氣候對供電線路加以改善,選用安全性和穩定性更高的線路鋪設方式,要兼顧各地區的長期發展和短期需求,制定科學可行的方案。
3.4變電站風險的預防管理
在變電站的管理上,工作人員要增加檢測的次數,并對每次維護做出記錄,將風險降到最低。對員工加以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素養,讓員工有盡早發現故障的能力,并建立相應的績效考核制度,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軟件上,變電站要建立全面具體的檢測平臺,實行智能化的實時監管,把握供電系統的整體情況,不斷做出改善。在硬件上,可以安裝電力預警裝置或電力閉鎖裝置,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可以及時發出警告,并切斷電力供應,保證地區的用電安全。
結論:66kV電網的建設關乎著地區產業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有關部門應該對其加大重視,對當前66kV電網中接線模式、中點性接地方式、線路規劃、變電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和優化,使其滿足當代用電需求,為人民和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電力服務。
參考文獻:
[1]魏小淤,張君俊,袁智強.66 kV電網的網架優化方案研究[J].電力與能源,2019,40(04):431-433.
[2]王聰穎,徐江,姜百超.沈陽電網66 kV系統中性點接地方式研究[J].東北電力技術,2019,40(09):20-22+43.
[3]孫少達. 河東66kV輸變電工程電氣一次系統設計[D].長春工業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