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
摘要:隨著國內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促進了城市化發展與工業化發展,國內也因此出現大量的人員密集型場所,這也為公共消防監督工作帶來巨大挑戰。一旦在人員密集型場所出現火災事故,會帶來巨大的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不利于社會和諧發展、穩定發展。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現存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供廣大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消防監督工作;優化策略分析;人員密集場所
引言:人員密集場所是火災事故的多發地帶,同時多為商業發達場所,因此一旦在此類地帶出現火災事故,輕則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重則會導致人員傷亡,為群眾帶來巨大痛苦,為社會和諧發展、穩定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面對這一情況,只有不斷發揮“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原則,才可以有效預防火災事故,避免火災事故發生,各級消防監管部門發揮好消防監督工作的作用與價值,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穩定發展。
一、針對人員密集場所加強消防監督工作的重要性
人員密集場所主要是由場所使用性質決定,通常帶有服務功能的場所,就會加劇人員匯集。例如在生產區域,技術裝備程度較低,人員勞動力需要量比較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而在生活性區域,醫院、學校、老年人照料場所等生活保障場所;在服務性領域,商業綜合體、娛樂消費場所以及新興業態如密室逃脫類場所,都是典型的人員密集場所。以上場所都具備人員密集這一相同特點,一旦出現火災事故,相較于人員稀少的場所,人員密集場所內部人員疏散逃生壓力更大,火災所造成的損失也更為嚴重。為此,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及監管單位一直將其作為消防安全管理系統當中的關鍵環節[1]。
二、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現存問題
首先,在日常消防安全檢查中會經常發現許多企業、場所的管理人和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受場所使用性質、地域、規模等因素影響,場所工作人員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消防培訓,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第二,部分場所在防火門周圍、防火卷簾下堆放雜物,一旦出現火災事故防火門、防火卷簾無法正常開啟或關閉,使其隔絕火勢、煙氣這一功能與優勢徹底喪失;第三,由于涉及投資成本和運營管理費用,很多企業、場所的業主不肯在消防設施、器材的配置上做大量的投入,只有在投入使用、營業前為了審批辦理行政許可,不得已才配備安裝,在后期運營經營期間,沒有專人維護、保養、檢測,以致消防設施、器材沒有達到完好有效狀態;第四,部分人員密集場所違規使用停業或者廢棄工業建筑改建,建筑耐火等級不足,內部沒有獨立的防火分區,消防設施、疏散條件不能滿足場所消防設計要求,加之部分場所違規大量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裝修,增加了場所火災荷載和發生火災危險性,火災發生后蔓延迅速,并極易產生大量有毒濃煙,造成人員中毒或窒息死亡;最后,違規用火、用電、用氣問題也是屢禁不止,各種燈光效果照明、大功率電氣設備、違規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等,都成為人員密集場所治理火災隱患最大的阻礙。
三、針對人員密集場所開展消防監督工作的優化策略
1.深度落實安全責任制,消除各種火災隱患
為有效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各級政府部門及監管單位應當以《消防法》為核心基礎,結合各地消防管理規定,制定出完善的消防安全監督體系。并且在實際應用環節,不斷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開展完善工作,加強各個單位、各級部門消防責任落實工作,充分激發各單位的消防監督積極性。普及《消防法》知識,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通過科學監督、科學監管消除一切違法行為,從根本問題著手,提升人員安全防護意識。必要時,對積極配合消防監督工作的人員給予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并且定期組織社會群眾與企業員工參與到滅火訓練環節以及應急救援訓練環節。確保企業員工與群眾可以合理使用消防設施、器材,可以有效分辨并且撲滅初級火災、組織人員疏散。與此同時,各級消防監管單位對經營場所展開深度檢查,一旦發現存在可能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火災隱患或者違法行為的單位,應當給予相應處罰。
2.強化消防安全宣傳,保證監督人員專業水平
首先,消防監督部門可以通過電視媒體、報刊媒體、互聯網媒體、廣播媒體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普及基本滅火知識、曝光火災隱患問題,使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消防監督工作與防火行動當中,為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基礎保障。其次,消防監督工作者應當熟練掌握消防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消防業務知識,可以對各種新型消防材料、消防工藝以及消防設施合理進行應用,幫助各個單位構建完善的消防監督管理機制,組織內部人員培訓,并且通過不懈努力不斷提升自身的培訓能力與專業素質。在消防監督工作環節,努力提升社會各界人員的火災隱患防范能力與火災隱患整改能力[3]。
3.加強消防審批力度,構建長效監督機制
為保證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嚴控建筑、場所先天火災隱患也尤為重要。針對人員密集場所的工程設計工作、審核工作與驗收工作都需要充分結合相關規定,把好質量關,不留消防安全隱患。對于消防設計審核、驗收不合格的,建設單位或使用單位一律不得擅自施工、擅自投入使用營業。除此之外,為保證消防監督工作順利開展,首先應當杜絕一切違法違紀行,嚴格執行各項法律政策與法律法規,確保監督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并且在專項治理工作當中針對有玩忽職守、執法不嚴或者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員或者干部領導,紀檢監察機關要做到嚴格查處。其次,結合以往的治理經驗制定出各項監督機制,針對在治理環節出現的各種傾向性問題、普遍性問題,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制定出相應的法規條例,完善監督管理工作體系,確保各項監督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落實、深度落實。
結語:
總而言之,目前針對人員密集型場所開展的消防監督工作是國內消防監督工作的關鍵性內容。通過深度落實安全責任制,消除各種火災隱患、強化消防安全宣傳,保證監督人員專業水平、加強消防審批力度,構建長效監督機制等方式可以顯著提升消防監督效率,消除人員密集型場所火災隱患,為社會和諧發展提供基礎助力。
參考文獻:
[1] 吳正平. 淺議超高層建筑密集區域消防規劃設計編制——以天津濱海新區于家堡金融區為例[J].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8,39(3):48-51.
[2] 郭明文. 簡論火災財產損失評估意見采信基本要求 ——以某火災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為例[J]. 法治與社會,2019(30):53-55.
[3] 陳程. 給排水工程設計在消防改建項目中的合理運用——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改建項目為例[J]. 安徽建筑,2020,27(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