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劉君 車海勝
摘要:在國民經濟發展中電力企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從供應鏈管理角度分析,電力企業在物資供應管理中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物資供應的時效性與成本支出。本研究針對電力企業物資供應問題,提出了合理解決方案,以期為電力企業物資供應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電力企業;供應鏈管理視角;物資供應問題;解決方案
一、供應鏈管理視角下我國電力企業物資供應中的問題
1.物資供應管理許多零庫存管理是偽零庫存
部分電力企業為減少庫存量,節約運輸成本,會實施偽零庫存管理模式,即物資供應商按照電力企業訂單把物資配送至指定地點,并根據實際消耗量核算財務成本,物資原料供應商對庫存生成擁有所有權,電力企業對物資原材料庫存擁有決策權和管理權,電力企業利用該模式可及時供應物資原材料,但供應商在其中持有維持運營和財務費用,實際消耗后計入財務成本費用由電力企業承擔,以此對物資原料實現零庫存管理。
這種物資供應管理模式存在明顯不足:電力企業并沒有因這種管理形式而減少物資原料庫存管理成本,上游物資供應商承擔了這種庫存壓力和風險,實際上最終供應商還會把相應成本利用價格傳導機制輸回電力企業,只是成本生成時間周期延遲;這種對成本變相轉移的做法會直接影響到電力企業與其他供應商的長期合作關系,而供應商在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時會出現短期利益博弈。而由于物資庫存離散分布,還會增加電力企業物資管理成本,導致電力企業和供應商物流資源和能力等系統之間缺乏匹配性,對兩者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產生不利影響[1]。
2.物資原料供應交易主體缺乏協同性
當前許多電力企業和物資原料供應商之間都缺乏信息網絡溝通平臺,導致成員企業間業務流程運作模式和信息共享方式遠遠跟不上現代信息物流發展需求,大量信息孤島導致成員間無法有效共享業務信息,電力企業的物資供應鏈對于當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無法有效應對。受電力市場波動和不透明的原材料價格價值影響,電力企業常出現庫存成本較高和積壓大量庫存物資的情況。因電力企業的物資供應商之間信息化水平存在較大差別,因此也增加了電力企業構建信息化物資供應鏈平臺的難度。我國電力企業當前已經實現信息化的物資原料內部的運行流程和周轉模式,但仍處于初始階段,加上行業標準不統一,導致信息化系統之間的銜接協同比較困難。
3.物資供應鏈條成員企業間長期合作缺乏互信機制
在市場環境和價格機制作用下,電力企業物資供應鏈中各成員都具有相對獨立的經濟利益,而且隨著發展還可能演變為存在利益關系的個體,而且因為電力企業的市場信息優勢和支配能力較強,所以在處理各成員間的合作關系時有自己的戰略目標和組織文化,而導致對方企業的信任感降低,如果市場出現任何波動,就容易導致供應商為短期利益做出博弈行為,從而影響到長期合作。另外,電力物資供應鏈的合作成員都擔憂會暴露給對方企業的商業秘密,因此導致雙方無法獲得對稱信息,這樣不僅影響到自身,還直接影響整個物資供應流程的效率[2]。
二、供應鏈管理視角下電力企業物資供應問題的解決方案
1.針對供應商制定選擇標準和考核方法,對供應商資源加強整合
電力物資供應具有較高的質量標準和要求,使其對供應商在產品質量信譽、生產管理水平、配套協調能力等方面也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電力企業全面評價供應商的財務狀況、生產能力、生產工藝方法、產品研發能力、產品物資質量、安全環保狀況、業務創新考評能力等,并對其提出更細致的要求。另外還要采用AHP層次分析法、FCE模糊綜合評價法、聚類分析法以及數據包絡分析法等全面綜合評價供應商的供應水平和質量,作為選擇供應商的衡量標準。電力企業應針對電力物資生產標準和質量控制協助供應商提出建設性意見,還要監督、測評供應商的供應績效,保障電力物資供應技術標準、價格和質量水平與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需求相契合。
2.打造電子商務物資供應采購平臺,各成員實現業務協同
電力企業物資供應采購信息需求、決策和業務操作等流程均通過信息化物資采購平臺轉移到網絡上,突破企業界限實現高效率同步化運行。電力企業信息化物資供應采購包括兩方面:內部信息化運作和外部供應商業務信息化運作,電力企業可以把供應商的訂購和信息系統通過網絡整合起來,使電力企業正常生產過程中把供應商活動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樣供應商便可隨時掌握和了解生產過程中電力企業的物質需求,為原材料采購和組織生產提供依據。
3.對供應商參與電力企業庫存管理方法和流程進行合理規劃
VMI(合作性策略模式),即供應商以系統化集成化的方法對電力物資庫存進行管理,通常是上游供應商協助規劃和管理下游企業的訂貨和庫存策略[3]。電力企業物資管理部門應根據企業生產需求,把企業整體物資需求供給計劃擬定出來,按照供應商評價考核方案進行考核和評價,選出更合適的物資供應商,并簽署一攬子合作框架協議,電力企業在供應商庫存管理范圍內建立起虛擬化的屬于自身的庫存,電力企業綜合市場供求和物資供應情況,把相應的保管和維護檢測費用支付給供應商,并在后期各個周期內聯合企業各部分跟蹤統計物資定額與消耗的物資儲備情況,根據跟蹤結果對物資補充計劃進行合理擬定和調整。為滿足VMI標準要求,電力企業還應與各物資供應商建立屬于自己的物資供應庫存信息化管理系統,以便可以實時跟蹤所需物資的庫存、領用和富余缺貨等信息,并隨時進行調配。
?三、結語
隨著近些年國家電網公司逐步推進電網發展和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一強三優”現代化公司建設速度越來越快,為企業物資管理運營效率、規模效益的提升奠定了基礎。電力企業的發展與物資供應的管理有直接聯系,特別是在當前各行業激烈競爭形勢下,電力企業更要從供應鏈管理角度協調好物資供應工作,通過物資集約化管理為企業發展構建起更加暢通、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
參考文獻:
[1]張博楠.基于電力企業物資供應的供應鏈管理整合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4):2.
[2]高經國.現代(智慧)供應鏈體系下的配網物資供應管理策略探討[J].電力系統裝備,2019,00(10):2.
[3]王倩倩.電力企業物資供應鏈的管理方法及創新[J].現代企業,2021,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