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剛剛過去的4 月,糧食安全一度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國家對糧食出口采取限制措施或加大糧食儲備,引發國內民眾對“吃飯”問題的擔憂,個別地方群眾紛紛增加糧油采購。對此,各級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迅速行動、回應關切。
一項項強有力的舉措,一個個充滿著說服力的數據……糧油市場供應充足、運行平穩的事實,給老百姓吃了“定心丸”,有力印證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確立的 “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是完全正確的,進一步增強了我們走好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的信心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糧食安全的主動權必須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作為有著14 億人口的大國,只有始終堅持立足國內保障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切實增強防范和化解糧食領域重大風險挑戰的能力,才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亂云飛渡仍從容。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再度告訴我們,捍衛糧食安全須臾不可松懈。4 月17 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重申“六穩”的同時提出“六保”,其中特別強調“保糧食能源安全”,這對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來說,可謂重任在肩,使命如山。
形勢決定任務,行動決定成效。全系統要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強化底線思維,堅決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繼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統籌抓好政策性收購和市場化收購,切實保護好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讓農民種糧有奔頭;抓好糧食市場調控,精準落實調控措施,科學合理引導預期,全面加強應急保障;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強化儲備管理,推動中央儲備與地方儲備、政府儲備與企業儲備互為補充、協同發展,充分發揮糧食儲備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作用;堅定不移強化完善“兩項考核”,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壓實各方責任;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做好糧食市場和流通的文章,構建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實現“產購儲加銷”有機融合、有效鏈接,加快建設糧食產業強國;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法律法規體系,加快推動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當前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要時刻,只有讓糧食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才能更深厚,社會之基也才能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