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精準施策,積極防范化解糧油市場風險隱患,確保區內糧油市場供應充足、運行平穩、保障有力。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多措并舉,迅速行動,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群眾糧油消費需求,堅決打贏保供穩市攻堅戰,保障區域糧油市場平穩運行。目前,全區糧油庫存處于歷史高位,區內可動用儲備糧源充裕,調控基礎堅實,各地市場供應充足有序、價格穩定。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物資保障和市場供應工作,要求切實做好群眾生活必需品的保障供應。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先后多次深入超市、農貿市場調研了解糧油蔬菜等生活物資供應和市場價格情況,并強調既要暢通進貨渠道保證市場供應量充足,又要多措并舉保證價格穩定,確保在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生活平穩有序。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在調研期間強調,要加強物資調配和市場供應,依法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行為,保障好人民群眾生活需要。自治區黨委常委、常務副主席馬學軍第一時間作出批示,要求召開視頻會議,對疫情防控期間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進行再部署。同時,他在深入基層暗訪時強調,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各項決策部署,加強統籌協調與有效銜接,確保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引導居民理性消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保障。
(一)成立工作機構,加強指揮調度。內蒙古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于1 月27 日成立疫情防控保供穩市和應急物資供應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保供穩市、應急物資3 個工作組。實行糧食價格監測日報告和糧食庫存、加工企業開工情況5 日報制度,及時掌握市場社會成品糧油庫存。領導小組先后召開6 次會議,及時分析研判形勢,研究落實舉措。
(二)壓實壓緊責任,穩定社會預期。內蒙古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于1 月27 日、30 日先后向各盟市下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保障糧油供應的緊急通知;自治區糧食安全考核辦于2月2 日組織召開全區堅決打贏應對疫情期間保供穩市攻堅戰視頻會議,要求各地消除僥幸心理,切實承擔起保供穩市屬地責任。各地積極開展工作,針對薄弱環節,健全完善應急預案。同時,主動接受新聞媒體專訪,在自治區政府官網、《內蒙古日報》及自治區糧網介紹全區糧食產量、庫存數量、應急加工能力和物流網絡體系,強化正面宣傳引導,回應社會關注焦點。
(三)加強宏觀調控,保障市場供應。針對自治區東西跨度長、儲備品種不合理、個別盟市口糧儲備少、成品糧油庫存低的問題,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緊急組織5.5 萬噸成品糧,并要求承儲小麥和稻谷的加工企業隨時待命開展成品糧生產。與此同時,及時從河北、河南、山東、遼寧等省緊急購進面粉、大米。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 月6 日,各盟市已從區外陸續組織成品糧油8.6 萬噸,盟市間相互調劑糧油0.7 萬噸,銷往區外成品糧油1.7萬噸,不僅保證了區內糧油供應需求,也鞏固了兄弟省市產銷協作關系,對保供穩價作出積極貢獻。
(四)推動復工復產,產能穩步提升。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推進糧油加工企業復工復產,確保“兩手抓”“兩不誤”。全區糧油行業企業開工數和產能利用率穩步上升。截至3 月9 日,全區納入國家和自治區糧食價格監測的成品糧企業復工營業比例為96%。全區復產復工企業面粉日加工能力2.2 萬噸、大米日加工能力0.2萬噸。
(五)顧大局講效率,確保按時出庫。疫情發生后,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強化戰時意識,對應急物資儲備庫實行24 小時領導帶班在崗值守制度,克服人員少、任務重、天氣寒冷等困難因素,科學安排應急物資調撥出庫,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出庫任務。截至目前,全區累計調運應急儲備物資6.1 萬件,緊急協調2 家自治區醫藥儲備企業購置防疫用品16.9 萬個、酒精和消毒液157桶(件)、藥品1.2 萬盒,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持。
內蒙古是產糧大區,2019 年全區糧食產量3653 萬噸,位居全國第八位,其中,玉米產量2720萬噸,預計商品量2190 萬噸。做好玉米收購直接關系到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針對去冬今春降水較多,疫情期間受封村、封路影響,一度出現農民售糧不暢現象,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一方面及時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秋糧收購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強農戶儲糧技術指導服務,為農戶、企業及時發布糧食供求信息;另一方面積極向自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匯報,開通了農戶售糧綠色通道,避免大面積霉變和“賣糧難”現象出現,既保證了加工企業原料,又守住了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
疫情發生后,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內蒙古糧食行業協會發出倡議書,號召全區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和重點糧油生產、流通企業爭當保供穩市排頭兵,發揮自身優勢,大力弘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克時艱”的優良傳統,開展多種形式的送溫暖、獻愛心、回饋社會活動,主動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展現擔當作為。興安盟科沁萬佳、蒙佳集團、可為食品、天極農業、草原三河、隆華農業、德源飲品、興安情、金口味等9 家糧食企業向武漢市捐助近百噸興安盟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帶去草原兒女的深情厚誼;赤峰阿魯科爾沁旗大地有機農業公司捐贈32 噸小米馳援武漢防疫一線。截至3 月10 日,全區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累計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約606 萬元。其中直接向湖北省捐助折合人民幣約164 萬元,并無償提供1 家四星級酒店作為隔離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