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江蘇省小麥苗情長勢為近6 年最好,若后期天氣正常,總產可超260 億斤,與去年持平,仍是豐收年份。
江蘇省委將各地糧食收購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六保”專項巡察內容,擬開展巡察。省政府專門召開部門協調會,重申政府是組織糧食收購的責任主體,要求各地各部門做好合理布點、落實倉容、維護秩序等各項工作,不折不扣落實好國家收購政策,強化重要農產品保障,守住糧食收購風險底線。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3 月份即下發收購準備工作通知、應急收購工作指導意見,并抄送省市縣政府,建立信息報告、收購保障、現場管控等應急收購預案,防范和化解可能引發大面積“賣糧難”風險。
在保障倉容方面,江蘇對倉容缺口較大的蘇北蘇中8 市,通過會議調度督辦,督促加大去庫存力度。實施跨省移庫、增加掛拍量、安排定向銷售,并通過幫助協調物流運輸、減免出庫費用、建立出庫進度通報制度等辦法,提高成交率,加快出庫速度。今年以來,最低收購價稻麥已累計銷售28.4 億斤,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定向銷售出庫進度也快于預期。加快地方儲備輪出,今年以來共輪出稻麥16.1 億斤,實現應輪盡輪。排查核實民營企業倉容狀況,深挖社會倉容潛力。推廣“滿意蘇糧”手機應用,強化預約賣糧、供需對接,減輕收購現場壓力。為確保有倉有點收糧,江蘇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抓緊會同中儲糧南京分公司等單位,督促各地做好托市啟動各項準備,提前布設委托收儲庫點,確保每個縣區有1 個以上庫點開展托市收購,滿足農民售糧需要。
為激發市場活力,江蘇出臺地方性糧食流通法規《江蘇省糧食流通條例》,明確提出儲備輪換政策性虧損由同級財政承擔、糧食初加工和烘干用電執行農用電價格政策等扶持措施。加大糧食收購共同擔保基金的地方財政投入,目前基金規模9.4 億元,能夠滿足130 億元市場化收購貸款需要。農發行落實備貸資金200 億元,確保收購過程“錢等糧”。此外,將加大督查力度,落實省內糧食保鮮倉儲設施、初加工、烘干、飼料加工等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政策,提高企業入市收購積極性,推動優質糧食“五優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