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評:縉云中學陳瑋瑋
2020年9月浙江省名校協作體高三年級聯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聰明人把他的生活變得單調,以便使最小的事都富有偉大的意義。
——[葡萄牙]費爾南多·佩索阿
小時候,幸福是件很簡單的事;長大后,簡單是件很幸福的事。
——[日本]宮崎駿
幸福在于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
——周國平
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注意】
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
②明確文體,詩歌除外,不得少于800 字。
③不得抄襲、套作。
考場得分/52 分
幸福在于精神的簡單而豐盈
①亞里士多德有言:“幸福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外在世界的行為活動和紛繁蕪雜的現象在精神場域中的映射,有的被歪曲局限于狹隘的井底,世人因不自知而疲累;有的則得以清醒爬梳釋放于大地長天,使人自足、坦然。因此,幸福是厘清外在的繁復,始終堅守內心的簡單純粹,使精神趨于豐盈。
②堅守內心的簡單純粹,不是孩童那種受生長發育的局限顯示出的無知懵懂,而是道家“大道至簡”式的簡單卻包蘊無限。正如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所述,“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為了抵達精神的簡單,一味的單調抑或故作簡單都不是真正有益的,只有千慮而一言、百練而一戰的精神鍛煉才是行之有效的,才是為精神之淵注入一泓清泉的“簡單配方”。有所沉潛,萬物齊一,至精至簡,或許是自律的單調生活模式,但其中也自有形而上的有機調動,是不同于混沌中的鴻蒙無知的。如此,“單調”的最小的事都富有偉大的意義,幸福的獲得便輕而易舉。
③這樣的簡單,更不是面對物欲攪擾時的消極逃避,而是以本真直面困境。社會上有不少呼吁簡單的聲音,出自不堪紛亂事務和煩瑣日常的人。誠然,事務繁多時暫且擱置會予人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愉悅,但這并非可持續的幸福。只有以本真之心直面,以此換得自我的升華,才不會在短暫歇息后因自悔而沉淪,幸福感才會更持久。古有張翰想念家鄉的莼羹鱸膾而辭官回鄉,也有莊周“寧曳尾于涂中”守身漆園,還有寒山遁入空門……他們的行為看似是逃避責任,實則是認清現實后的人格獨立,或是超越現世的宗教哲思。他們并不思索如何逃避,而是直擊如何走心中真正想走之路,并讓自己越來越接近精神的天空。這種不虛與委蛇、直面人生的精神姿態,可不就是一種有力的簡單嗎!這種抉擇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他們也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④幸福從來與權錢的豐儉沒有直接關聯,只與人的追求息息相關。日本俳句大師松尾芭蕉便是牽一匹瘦馬,同弟子在簡樸的條件下云游的。這種由對理想的執著堅守所帶來的精神的豐盈,會讓人時刻自省、凈化,從而變得平和、謙遜,也就更易獲得持久不變的幸福感。相反,物質是會變化消失的,物欲帶來的快感在物質流失后也會轉瞬即逝,幸福也就無從可言了。在極單純極簡單的外界中慢慢行走,慢慢咂摸人生百味,同時慢慢建立自身,使自己的思想趨于簡單的豐盈,這就是幸福的一種實現方式。
⑤精神世界簡單豐盈,一如鴻爪雪泥,有過痕跡卻被白雪覆蓋,無限充盈無限廣闊,便有清醒的幸福。
·結構導圖·

·點 評·
綜合題目中的三則材料可以確定,“簡單”不是指外在形式上的“簡單”,而是指向精神層面的返璞歸真、執著堅守、目標恒定等。作者沒有把“簡單”的定義僅僅停留在外在生活方式這一層面,而是準確抓住“幸福是厘清外在的繁復,始終堅守內心的簡單純粹,使精神趨于豐盈”立論,立意恰切。在論述過程中,能逐層遞進,結合社會現實,將“簡單純粹”與“懵懂無知”“逃避繁雜”區別開來,深入闡述了“簡單純粹”是什么,并由此推導出堅守“簡單純粹”的意義就是讓人獲得幸福,論述過程有層次、有思辨。
論證過程中素材使用豐富,亞里士多德、馮友蘭等的名言,張翰莼羹鱸膾、莊子曳尾涂中、詩人寒山遁入空門的典故以及松尾芭蕉的事跡,豐富了內容,增強了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