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艷麗,韓衍青,李新麗,劉 成,蔡英杰
(江蘇省理化測試中心,江蘇 南京 210042)
亞硝酸鹽是食物中毒最多的原因之一,過量的亞硝酸鹽攝入會引發人中毒、致癌、甚至死亡[1]。口服補液鹽散適用于各種病因和各年齡段患者的腹瀉治療,是世界衛生組織要求各國使用的腹瀉治療首選藥物,其主要成分有氯化鈉、枸櫞酸鈉、氯化鉀和無水葡萄糖[2]。配方里的鹽成分,可能會引入亞硝酸鹽,有的廠家將其限量控制在2 mg/kg。常用的亞硝酸鹽的測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和離子色譜法[3]。離子色譜法測定亞硝酸鹽不需要衍生,因此常做為亞硝酸鹽測定的首選方法[4-6]。但采用離子色譜-電導檢測器法測定亞硝酸鹽時,由于口服補液鹽散中氯離子含量較高,會嚴重干擾和氯離子保留時間靠得很近的亞硝酸根離子的測定。經過多次預試驗發現采用脫氯的前處理方法會造成痕量亞硝酸根的回收率偏低,本文擬采用分光光法來測定口服補液鹽散中的亞硝酸根,并進行了相關方法學驗證。
儀器:Cary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美國瓦里安;KQ-400KDE超聲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試劑:對氨基苯磺酰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鹽酸N-(1-萘)-乙烯二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1000 mg/L水中亞硝酸根標準品(北京壇墨質檢科技有限公司);純水(實驗室自制);口服補液鹽散(II)由某制藥公司提供。
檢測波長540 nm;石英玻璃皿:3 cm。
1.3.1 對氨基苯磺酰胺溶液(10 g/L)
稱取5g對氨基苯磺酰胺,溶于350 mL鹽酸溶液(1+6)中,用水稀釋至500 mL。
1.3.2 鹽酸N-(1-萘)-乙烯二胺溶液(1.0 g/L)
稱取0.5 g鹽酸N-(1-萘)-乙烯二胺溶于500 mL水中,儲存于棕色瓶中。

1.3.4 NO2-標準工作溶液配制(0.33 mg/L)

1.3.5 標準系列溶液的配制
1.3.6 標準曲線的制作

精密稱取2.0 g口服補液鹽散(III)至250 mL容量瓶中,用純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后,準確移取50 mL至50 mL比色管中,然后,加入1 mL對氨基苯磺酰胺溶液(10 g/L),搖勻后放置5 min,加入1.0 mL鹽酸N-(1-萘)-乙烯二胺溶液(1.0 g/L),立即混勻,20 min后,于波長540 nm處,用3 cm比色皿,測定吸光度。
口服補液鹽散(II)中的亞硝酸根含量結果,采用外標法定量。計算公式如下: X =5 m1/m(其中,X-樣品中亞硝酸根(NO2-)的含量,單位為毫克每千克(mg/kg);m1-從校準曲線上查得的試管中亞硝酸根(NO2-)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m-樣品的稱取量,單位為克(g);5-稀釋倍數。)


圖標準曲線圖

表1 標準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以添加標準工作溶液為0 mL的標準溶液為空白溶液,依法經過重氮偶合應后,連續測定21次。按照LOD = 3.3 δ/S、LOQ =10 δ/S公式計算檢測限和定量限。式中LOD:檢測限;LOQ:定量限;δ:響應值的偏差; S:標準曲線的斜率。21次空白測定的吸光度響應值的偏差δ為0.000131,標準曲線的斜率S為0.0666,因此LOD=3.3 δ/S=0.006491 μg,LOQ=10 δ/S=0.01967 μg。稱樣量為2.0 g,定容體積為250 mL時,每50 mL溶液中含樣品0.40 g,因此折算到樣品中,方法的檢測限為0.0162 mg/kg,定量限為0.0492 mg/kg。


表2 重復性實驗結果 mg/kg
回收率實驗同重復性實驗。以重復性實驗的數據結果來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3,回收率在97.12%~100.40%,平均回收率為99.06%。

表3 回收率試驗數據


表4 穩定性試驗結果
由表4數據可知,2h內測定方法結果的RSD=1.83%,因此,供試品溶液2h內放置穩定,溶液穩定性良好。
分別改變分光光度計的檢測波長為538 nm及542 nm,并按重復性試驗的方法配制樣品溶液,按照改變后的條件,進行樣品溶液的測試,每個條件進行三次平行測定,并與重復性試驗結果進行比較,結果見表5。改變波長后的6次測定與重復性實驗數據的RSD=1.15%,耐用性試驗結果良好。

表5 耐用性試驗結果
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口服補液鹽散中的亞硝酸根含量,方法的線性、檢出限、重復性、回收率等均得到了滿意的結果,方法簡單易操作,可以為口服補液鹽散中亞硝酸根含量的檢測提供一種參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