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寶,王 芳,蔡相濤,許方燕,譚明福
(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淄博 255000 )
克林霉素磷酸酯為化學半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它在體外無抗菌活性,進入體內后迅速水解為克林霉素而顯示其藥理活性。故其抗菌譜、抗菌活性及治療效果與克林霉素相同,但它的脂溶性及滲透性比克林霉素好,可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因此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有廣泛的臨床應用。
目前國家藥監(jiān)局發(fā)布《關于開展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公告》,明確已上市的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未按照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原則審批的品種,均需開展一致性評價。
本文將以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研究為例,對《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 (以下簡稱技術要求)進行解讀。
針對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中的參比制劑,CFDA先后出臺了《普通口服固體制劑參比制劑選擇和確定指導原則》(2016年第61號通告) 、《關于發(fā)布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參比制劑備案與推薦程序的公告》(2016年第99號) 等文件,明確了參比制劑的遴選原則,備案、推薦和申報程序。一般遴選原則如下:
(1)參比制劑首選國內上市的原研藥品。作為參比制劑的進口原研藥品應與其原產國上市藥品一致。若原研企業(yè)能證明其地產化藥品與原研藥品一致,地產化藥品也可作為參比制劑使用。
(2)若原研藥品未在國內上市或有證據(jù)證明原研藥品不符合參比制劑的條件,也可以選用在國內上市國際公認的同種藥物作為參比制劑,其產品應與被列為參比制劑國家的上市藥品一致。
(3)若原研藥品和國際公認的同種藥物均未在國內上市,可選擇在歐盟、美國、日本上市并被列為參比制劑的藥品。
根據(jù)上述參比制劑遴選指導原則,選定美國橙皮書中公布的參比制劑為Pharmacia And Upjohn Co的Clindamycin Injection,規(guī)格為EQ 150 MG BASE/ML。
技術要求中明確規(guī)定:注射劑中輔料種類和用量通常應與參比制劑(RLD)相同。輔料的用量相同是指仿制藥輔料用量為參比制劑相應輔料用量的95%~105%。如附帶專用溶劑,應與參比制劑的專用溶劑處方一致。
參比制劑的說明書中會明確處方組成,要做到輔料的用量相同,需要建立合理的分析方法對輔料的含量進行準確的測定,對參比制劑的處方組成進行全面的解析。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參比制劑說明書明確了處方組成,包括克林霉素磷酸酯、苯甲醇、依地酸二鈉、氫氧化鈉或鹽酸。
下面簡要介紹各輔料用量的解析過程。
苯甲醇作為抑菌劑廣泛應用于化妝品、食品以及制藥[1],苯甲醇具有中等抗菌活性,用于抑制革蘭氏陽性菌、霉菌、真菌和酵母菌。對不同的微生物具體不同的抑菌效果,需要不同的最低抑菌濃度,同時過量的苯甲醇存在安全性的副作用。所以需對參比制劑中苯甲醇的含量進行充分研究,才能保證仿制藥與參比制劑具有相同的抑菌能力和安全性。
苯甲醇含量的檢測方法有氣相色譜法(GC)、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GC-MS),這三種方法對苯甲醇含量的測定結果一致[2]。因此選定HPLC法對參比制劑中苯甲醇的含量進行檢測,確定了處方中苯甲醇的含量。
依地酸二鈉在藥物制劑、化妝品和食品中被用作絡合劑。它能夠與重金屬離子形成穩(wěn)定的水溶性絡合物。依地酸二鈉能夠絡合藥液中的金屬元素雜質如Fe、Cu和Mn等,作為抗氧劑的增效劑,促進注射液的穩(wěn)定。
依地酸二鈉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兩種,HILIC-ELSD法和HPLC法。這種檢測均具有專屬性良好、精密度高、重現(xiàn)性好等特點[3-4]。因此選定HPLC方法對參比制劑中依地酸二鈉的含量進行檢測,確定了處方中依地酸二鈉的含量。

圖1 鹽酸或氫氧化鈉用量解析
注射液中pH調節(jié)劑主要有酸堿兩類,酸性pH調節(jié)劑包括:鹽酸、磷酸、硫酸等,堿類pH調節(jié)劑包括: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等。不同的pH條件以及使用不同種類的pH調節(jié)劑都會影響注射液的穩(wěn)定性,因此需要對參比制劑中所用的pH調節(jié)劑進行分析,才能保證自制品與參比制劑具有相同的穩(wěn)定性。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參比制劑說明書介紹藥液的pH值采用鹽酸或氫氧化鈉進行調節(jié),但未明確具體哪種注射液的pH調節(jié)劑,因此需要設計試驗解析pH值調節(jié)劑的解析(圖1)。
本文通過氯離子的定性試驗,檢測到參比制劑藥液中不含有氯離子,因此確定了注射液的pH調節(jié)劑為氫氧化鈉。采用氫氧化鈉溶液將pH值調至與參比制劑一致的范圍內,對比自制品與參比制劑的滲透壓,結果顯示兩個產品的滲透壓相同,因此最終確定了氫氧化鈉的用量。
注射液是直接注入人體內部的一種劑型,常用劑量較大,注射液的無菌保證是注射液的最重要指標,按其生產工藝的不同可分為最終滅菌工藝和非最終滅菌工藝也即無菌生產工藝兩種,無菌生產工藝的無菌保證水平(SAL)僅是滅菌工藝的1/103-/109[5]。因此生產工藝過程的關鍵是確定該品種使用無菌生產工藝還是最終滅菌工藝。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參比制劑的說明書中,并未說明注射液的生產工藝,因此需要對參比制劑的包裝形式經分析,對克林霉素磷酸酯的熱穩(wěn)定進行研究,綜合各個研究結果,確定生產工藝(表1)。

表1 生產工藝解析
以上研究確定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應采用無菌生產工藝。
原料藥是制劑中的活性成分(API),是制劑發(fā)揮治療作用的主要因素,因而也顯著影響著制劑的關鍵質量屬性(CQA)[6]。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研究工作,提升API的質量要求,從而提升注射液的質量。
根據(jù)技術要求,在克林霉素磷酸酯原料的質量標準中,收緊了細菌內毒素、微生物限度的標準,以滿足注射液無菌生產的需要。根據(jù)克林霉素磷酸酯各國的標準,包括USP、EP、JP和中國藥典標準,對克林霉素磷酸酯有關物質檢查方法進行修訂。同時對原料供應商進行全面審計,根據(jù)克林霉素磷酸酯的生產工藝,對元素雜質和致突變雜質的研究和評估,從而制定了相應的控制策略。
根據(jù)技術要求,輔料應符合注射用要求。根據(jù)克林霉素磷酸酯各國的標準,包括USP、EP、JP和中國藥典標準,對輔料的質量標準進行了提升。同時收緊了細菌內毒素、微生物限度的標準,以滿足注射液無菌生產的需要。對輔料的元素雜質進行了研究,并制定了相應的控制策略。
隨著相關注射相關技術指導原則的發(fā)布,注射劑的一致性正式拉開序幕。以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一致性評價研究工作為例,介紹了參比制劑如何選擇、參比制劑的處方如何解析、生產工藝如何確認以及原輔料的研究如何開展。以本文思路為指導,根據(jù)具體的品種制定具體的研究方案,更好的開展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推動我國注射劑的產業(yè)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