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河南科技職業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0)
立井開拓作為深層礦井重要施工方式,施工過程復雜,且受地質影響大,施工時間相對總工期占比較高[1]。傘鉆作為井筒開鑿的重要設備,通過提高其開拓效率,可有效提高立井施工的機械化程度[2]。目前,立井開拓用傘鉆控制方式主要為氣動和液壓兩種形式。其中,氣動傘鉆進尺慢、效率低,因此,液壓傘鉆的應用相對較為廣泛。
傳統液壓傘鉆由手動閥組成液壓控制閥組,工作中需手動調節換向閥控制液壓缸,通過改變傘鉆位姿實現鉆孔定位[3]。該方法簡單、可靠,但人為因素對定位精度影響較大,且調整時間長,影響施工效率。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筆者設計基于PID參數優化控制的傘鉆液壓系統,對液壓傘鉆的機械臂位姿進行控制,以提高立井開拓效率及鉆孔定位精度。
筆者以YSJZ4.8全液壓四臂傘鉆為研究對象,對單組工作臂液壓系統進行研究。該傘鉆由立柱、大臂、支撐臂、液壓系統及鑿巖機構成[4],4組鉆臂及支撐臂安裝于立柱。
傘鉆單臂液壓系統如圖1所示。

圖1 傘鉆單臂液壓系統圖
圖1中,由于鉆臂油缸及大臂油缸對位姿影響較大,筆者對其實施閉環控制;在控制器將鉆臂末端位置信息進行計算分析后,將控制信號發送與比例換向閥,通過比例換向閥調節機械臂位姿[5];鉆臂及大臂油缸通過磁致伸縮傳感器實時采集液壓桿位置信息;控制系統的快速響應性及穩定性取決于信號校正,PID控制器通過調節信號,優化系統動態特性。
AMESim為液壓系統仿真分析的重要工具[6]。在系統建模前,筆者作如下假設:
(1)對單臂位姿控制進行建模;
(2)設油液為非壓縮性介質;
(3)忽略油液溫度變化。
大臂液壓缸AMESim仿真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大臂液壓缸閉環控制系統AMESim仿真模型
仿真模型中各參數為:
液壓缸活塞桿及活塞直徑分別為40 mm、80 mm;比例換向閥輸入電流為100 mA,最大流量為40 L/min;液壓泵排量為46.7 L/r,額定轉速為1 000 r/min。
PID校正信號為[7]:
(1)
式中:e(t)—活塞桿位移誤差信號;u(t)—控制模塊校正輸出信號;Ti—積分時間常數;kp—比例常數;Td—微分時間常數。
比例、積分、微分常數影響系統整體動態特性,因此,需對以上參數進行整定、優化。
筆者利用AMESim的批處理功能,分別對改變比例、積分、微分常數后液壓缸出口壓力P變化進行仿真。
比例常數改變時,液壓缸的出口壓力仿真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比例常數改變時液壓缸出口壓力
積分常數改變時,液壓缸的出口壓力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積分常數改變時液壓缸出口壓力
微分常數改變時,液壓缸的出口壓力仿真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微分常數改變時液壓缸出口壓力
通過對圖(3~5)的仿真分析可知:
(1)針對系統階躍響應,增大比例常數,系統快速響應性提高,穩態誤差降低,但超調量增大;(2)增大積分常數時,穩態誤差降低,但動態響應性及穩定性降低;(3)增大微分常數系統快速響應性提高,但穩定性降低。
根據PID參數變化對系統動態特性的影響,筆者通過遺傳算法求解系統最優參數。
參數優化的目標為降低系統穩態誤差,提高系統穩定性及快速響應性。筆者通過AMESim進行仿真分析,調整kd、ki為(0,1),kp為(0,50),設定活塞桿最大位移為20 mm;約束條件為活塞桿最大移動速度,其于2 s~10 s穩定時波動及靜態誤差最小,選取基因交叉概率及變異概率分別為0.8、0.05,種群范圍為50,迭代次數為40,變異幅度為20%。
筆者通過AMESim遺傳算法優化模塊,獲取PID優化參數為:kd=0.994,ki=0.996,kp=20.022。
筆者對優化參數進行仿真分析。液壓缸出口壓力P變化曲線如圖6所示。

圖6 優化后液壓缸出口壓力
由圖6可知,PID參數優化后,系統快速響應性明顯提高,雖后期具有小壓力波動,但超調量低于3%,系統整體動態特性得到提高。
筆者通過ADAMS對負載力在單臂位姿改變時的變化進行建模仿真[8]。由于ADAMS直接建模困難,筆者通過SolidWorks建立單臂模型,并將其導入ADAMS[9-10]。
此處設定各組成部件材質為鋼,密度為7 800 kg/m3,泊松比為0.29,彈性模量為2.07×105N/mm3。
組件之間的約束關系如表1所示。

表1 組件連接類型
筆者按表1添加約束條件,獲得ADAMS模型。
單臂末端可達范圍為單臂工作空間,筆者通過蒙特卡羅法確定單臂工作空間[11]。
(1)通過ADAMS中RAND函數,生成若干0~1隨機數。
則活塞桿伸出量為:
si=smin+(smin-smax)·rand(j)
(2)
式中:si—第i各活塞桿伸出量,mm,i=1,2,3,4;smin—活塞桿最小伸出量,此處取0;smax—活塞桿最大伸出量,此處取100 mm;rand(j)—內置隨機函數,產生個0~1隨機數,j=10 000。
(2)通過批量處理,獲得末端點坐標值。
筆者根據各坐標值,通過MATLAB繪制三維圖形。
傘臂工作空間投影如圖7所示[12]。

圖7 傘臂工作空間投影
由圖7可知,傘臂以旋轉臂為中心工作空間近似對稱,且臨界空間于高度方向為近似光滑曲面。
由于液壓缸負載隨單臂位姿變化而變化,筆者需要對于優化后的液壓系統進行分析;在ADAMS仿真分析中,鉆臂液壓缸及大臂液壓缸輸入斜率分別為5和9,獲得單臂位姿。
筆者分別將鉆臂及大臂液壓缸受力情況加載于液壓系統AMESim模型中,對比例換向閥施加斜坡控制信號,設定時長為5 s。
由于鉆臂及大臂結構均勻,位姿調整時負載力變化近似線性,即:
f1=208.19t-8.1375
(3)
f2=30.821t+118.23
(4)
式中:f1,f2—大臂、鉆臂液壓缸負載力,N;t—單臂動作時長,s。
筆者設定仿真中活塞桿位移為實際位移,將其與虛擬樣機位移進行比較,獲得變負載下位姿調整時位移l情況,其對比如圖8所示。

圖8 活塞桿位移對比
由圖8可知:動作開始時機械臂自重由連接鉸鏈平衡,負載力較小,液壓缸理論位移小于實際位移;位姿改變,負載力增大,理論位移逐步增加并大于實際位移。
大臂、鉆臂液壓缸相對位移誤差ε1、ε2為:
ε1=1.561/24≈0.065
(5)
ε2=2.6/43≈0.061
(6)
筆者將固定架底座中點設定為起點,機械臂末端位移幅值l及誤差ε對比如圖9所示。

圖9 機械臂末端位移幅值及誤差對比
由圖9可知,該過程中誤差最大值約為11 mm。
綜合分析井下實際工況可知,筆者所提出的優化方案可以滿足傘鉆的精度要求。
由于傳統液壓傘鉆鉆孔定位中,定位精度低、自動化程度低,筆者以YSJZ4.8全液壓四臂傘鉆為研究對象,采用PID算法對液壓傘鉆液壓系統進行了優化設計,得到結果如下:
(1)筆者對傘鉆鉆臂及大臂液壓缸實施閉環控制,并采用改進PID算法對誤差信號進行了校正,實現了機械臂的自動化控制;
(2)采用遺傳算法對控制系統PID參數進行整定,通過系統的節約信號仿真可知,系統穩定性及快速響應性均明顯提高;
(3)通過ADMAS建立傘鉆單臂模型,將液壓缸負載力加載于AMESim進行仿真,獲得了變載荷下液壓缸理論位移,并將其與實際位移進行了比較分析,由分析結果可知,優化后系統滿足變負載自動化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