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蘭 秋玥
摘要:在如今信息化的時代里,互聯網媒介以及旅游業迅速發展,地球各地的人們不再是孤立的聯系。早期的人們,以手繪信件郵寄給遠在他鄉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鄉之情。而現如今,隨著電子產品的愈發興盛,手繪明信片不僅僅是創作興趣的體現,更是對早期人們寫信件、郵件形式的一種深深懷念,和對自身相關經歷的感觸感發。文化的發展,時代的更迭,也愈發使得傳統與當下,中方與西方文化,碰撞出更為激烈的花火。
關鍵詞:明信片;文化創新;旅游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這是習近平書記在2013年一次大會上對于創新的相關發言。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中,我們應對原有的事物略加改造,使其更貼合當代人們的生活,更加使得傳統的明信片工藝以全新的方式面向大眾,使其更具有豐富性和多維度調動的性能。
1.明信片早期的發展
1865年10月,德國的一名畫家想給他的朋友郵寄一幅畫,可畫的尺寸與信封不符,于是他就直接將自己的畫寄給了朋友。由此,世界上第一張可謂的“明信片”誕生了。
早期的明信片以大尺寸,手繪為主,但由于手繪時間周期長,郵寄不大方便,以至出現了之后的小尺寸的印刷版明信片。
2.當下印刷版的明信片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技術也逐漸發展起來。傳統的手工繪制明信片,被大機器印刷所取代,這樣節省了人力與物力也大大節約了時間。
但如今,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中,人們總是為了節約時間,節約成本,忽視了傳統工作,從而轉變為另一種更為高效率的方式去完成所需的工作。就像是一列火車,滑輪轉動列車開始工作,可這列火車的目的只是為了到達指定的地點,而不管不顧周圍所形式過程中的所有的一切。就像人一樣,包括那些靚麗的風景,形形色色的乘車人,甚至還有這列火車,都不曾注意。在意的只是距離目的地還有多少乘距,還有多少時間。
3.“中西碰撞”傳統明信片創新發展
傳統明信片形式在中西都有深刻的影響。伴隨著經濟、文化等等的發展,中西文化逐漸影響著千千萬萬的地球人。文化的碰撞,使得各種都有了活力。服飾、建筑、風景等等,無一不展示著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一個地域和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這也正是我們“中西碰撞”傳統明信片工藝推廣創新項目的主要初衷。
3.1明信片的內容
“中西碰撞”傳統明信片工藝推廣,以明信片為其載體,通過明信片的形式進行創新性發展。其中內容豐富,以國內外詩詞歌賦,人文地理歷史,各類地域特色等為其對象。并且穿插著國內外的不同風俗習慣,如:飲食習慣,服裝習慣,生活習慣等。展示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甚至不同大洲的人們間的種種聯系。人文地理、風俗習慣、自然風光等等也展示其中。形象的把地球上的一切有所縮影,一筆一劃,繪制在明信片的卡紙之上。
3.2明信片的創新之處
明信片以手繪的真實感覺,是一般印刷明信片工藝所不能匹配的,繪畫中的一筆一劃,色彩中的明亮或者暗淡,對于整幅畫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
以顏料代替工業印刷,讓明信片更加富有生活化和人情味兒。一橫一勾一瞥,都表現著對待生活的態度,無一不偷偷透露出自己的生活情調,生活味兒。使得明信片都富有了生活氣兒。
以明信片為載體,襯托出對個人的感悟與經歷。現如今,人們越發注重身心的體驗,旅游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放松身心的較好方式之一。在旅游的同時,人文地理,風俗習慣,也愈發被人們所關注。隨著時代的進步,對傳統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繼承,發展等,并且與現代文化相結合。
明信片與旅游文化的結合,更貼合人們生活與實際,也使得每位游客對自己所經歷的,所有的不同感受繪制在明信片上,形成獨家的,獨一無二的感受經歷體驗。再將自身獨有的感悟和當時的所見所聞繪制在明信片上,不管是孤身一人前往欣賞美景,還是三五群好友相聚于一起,都可以繪制下來,形成自己獨有的,專屬于你或者擁有共同記憶的好友們。
不論是一場徒步旅行、自駕游,還是跟團,在某著名景點人們都想留下自己的專屬回憶照。如今的相機“咔嚓”一聲,你的身影就被保留了下來,快節奏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嘗試嘗試以明信片的方式來繪制。或者在某個著名景點,我們也可以買一兩張明信片,寫上自己想說的話,郵寄給未曾出游的伙伴們,或者自己的親人等等。
明信片的創新,同樣也是一場文化的創新發展與傳播,這更好的弘揚了中華文化,取西方的多元文化為我所用,更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與昌盛。
眾所周知,西方特別是歐洲的美術盛名。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畫作更是數不勝數。像但丁、達·芬奇這樣的大家,以畫筆的方式不僅僅描繪出了畫中人,畫中景,還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人民的生活現狀等等。為此,我們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借鑒其手法和繪畫方式,更好的詮釋出人物與人物,或是人物與風景的關系。或以我們本民族獨特的山水、花鳥畫風格對其描摹,這也是一種獨有的美。通過中西藝術形式的結合,加之不同的地域風情,人文地理等,并且以簡單的大眾傳媒方式為主要傳播手段,受眾廣泛,從而,促進了傳統文化更好的傳播和不同藝術形式的有機結合。
對于明信片的文化以及背后的蘊含有所研究,同時對于明信片與旅游間的結合,聯系密切。更以手繪的方式,繪制出曾經到達過的,有所記憶的,感觸較深的旅游景點,最后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獨家記憶。
4.互聯時代明信片工藝的發展與推廣
4.1宣傳短片,以抖音、快手等app進行宣傳。使得公眾對明信片的了解更加深入,傳統明信片與現代傳媒技術相融合,極大的使中國傳統工藝,得到再一次的“重生”。
4.2公眾號進行推文。在其中以具體的方式,闡述了明信片的制作步驟,講述了中西方的歷史文化等,同時以微短視頻的方式,進行視頻教學,從而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4.3以繪畫的方式進行宣傳和推廣。以水粉、油畫、馬克筆等繪畫方式進行繪制 ,然后裝裱再推廣。
參考文獻
[1]馬尚.淺析“互聯網+”思維下的明信片新形態——電子明信片[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0(07):94-95.
[2]陳燁.旅游需求發展與旅游產品創新開發研究——以明信片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9(10):133-135.
[3]王玉梅,胡偉峰,湯進,梁峭.基于用戶體驗旅程的旅游明信片服務設計[J].包裝工程,2016,37(22):158-163.
[4]趙瑞克,劉敏,黃先開.明信片旅游市場的消費特征與偏好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5,31(02):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