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業發揮出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而在金融行業中商業銀行又是金融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經濟中很多不穩定因素對金融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商業銀行該怎樣進行轉型和發展,成為金融科技支持下,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重要的保障。基于此,本文針對金融科技支持下,商業銀行的轉型和發展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在分析了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影響的基礎上,對商業銀行發展和轉型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金融科技;商業銀行;發展;轉型
引言:
在金融科技支持下,金融行業得到了有效的發展,并且為金融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和血液,改變了原來的金融服務模式,為金融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金融科技發展也為商業銀行帶來了很多的挑戰和沖擊,例如第三方支付給商業銀行的中介功能帶來了沖擊,一些小額貸款公司也給商業銀行的信用中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商業銀行開始意識到金融科技的力量和價值,主動和金融科技進行結合,開始研究自身未來的發展和轉型。
一、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的特征
(一)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是指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分布式數據庫、人工智能、VR/AR技術、區塊鏈等新興科技手段來為傳統金融行業,如銀行、證券、保險等各大金融領域,提供產品和服務,便于支付清算、資產管理、借貸融資、投資管理、產品推薦等,使得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具有市場競爭性和用戶粘性,從而提升服務效率并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隨著時代和技術的進步,金融科技的發展經歷過多次融合。從基礎應用后臺逐漸轉換成引導創新的主力軍,為金融服務和金融風險防控提供支持和保障。與傳統金融相比,以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的注入使金融服務更加智能化,同時根據金融場景不同的特征,將科技技術之間的關聯性與兼容性綜合利用,以提升金融效率。例如超級柜臺和農銀智顧。超級柜臺采取“客戶自助+大堂服務”的綜合模式,突破柜臺柜面人工操作的單一渠道,通過對多條線業務流程的整合、客戶信息的數據直連,充分考慮客戶需求和體驗,改變了銀行柜面服務填單多、簽名多、密碼輸入多、流程長的現狀,實現了零傳票、零復印、零蓋章、零回單,體現了以“開放自主”為重點的金融服務。農銀智投則是農業銀行憑借智能模型為客戶提供優選基金組合,并可根據市場行情調整倉位的全新投資產品,提供一攬子基金投資智能化服務,使客戶能以較低的門檻獲得專業化的投資顧問服務,享受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方案,真正做到“向客戶推薦最合適的產品”。
(二)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通過存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其傳統業務主要集中在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上,一般不具備發行貨幣的資質。其經營模式有兩種:一是利用信用中介的職能身份,實現較低的利率引入客戶進行存款,再以較高的利率發放貸款,利用存貸款之間的利潤差異進行銀行營利;二是綜合性的融合短期商業資金和長期固定資本,從而進行銀行業務的投資。
二、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影響分析
(一)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的正面影響
金融科技包括了很多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內容,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等,其中通過大數據可以更好的滿足于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需求,并讓商業銀行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優勢,并根據自身的特點來調整經營模式和經營方法,這樣才可以更好的讓商業銀行使用金融科技下的大環境發展。區塊鏈主要是一種中心化的大數據系統,如果應用在了互聯網底層組織結構中,會讓互聯網金融形成智能化、去中心化,并對金融新業態產生很大的推動作用,甚至是出現接近零成本的金融交易環境。人工智能可以讓商業銀行中的所有數據進行更深一步的挖掘和分析,從而對商業銀行經營業務進行拓展。可以說,金融科技推動了商業銀行的轉型發展,減少了商業銀行彼此之間的差距,同時也調動了商業銀行市場的競爭力。此外,金融科技還讓小型的商業銀行不斷的對自己的金融產品進行改良和優化,從而有效的降低成本,擴大業務的經營范圍,這樣小型商業銀行和大型的商業銀行之間的距離就縮小了。此外,金融科技中的大數據技術還優化了傳統的人工數據處理技術,并把區塊鏈中對數據的影響更加明顯化,對數據進行動態的監督和檢查,這樣就可以更好的保障客戶信息的安全性,減少人工操作出錯的概率,提高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防范效率。
(二)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的負面影響
受到金融科技的影響,商業銀行借助于金融科技來對融資、投資以及信貸和理財等業務進行了全面的改革,為客戶的業務辦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為金融市場擴大對外開放產生了推動作用,同時也讓金融參與者和互聯網企業都參與到相關的金融服務領域中,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造成傳統經營模式經營的商業銀行縮減了業務的范圍,失去了原有的主導話語權,對商業銀行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此外金融科技中的人工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推動了支付寶、微信中余額寶、花唄、借唄、微粒貸等移金融業務的出現,而這些金融業務的出現給商業銀行傳統的金融信貸業務帶來很大的沖擊,傳統商業銀行中的很多業務出現了縮減,而相應的商業銀行經營利潤等也都受到了影響。
三、金融科技支持下商業銀行發展與轉型
(一)金融科技支持下商業銀行網點的智能化發展
商業銀行網點的智能化發展是商業銀行中的傳統網點向著智能化網點發展的主要方式,主要是在商業網點建設的過程中把智慧型應用其中。智慧主要是指現代金融科技和傳統銀行的融合發展。例如實現商業銀行人工辦理業務到無人辦理業務的發展,在商業銀行中通過建立起線上和線下的金融服務通道來對傳統商業銀行中的不足進行完善和彌補,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商業銀行業務辦理的高效性,并在這種智能化的功能交互中形成一種全新的便民模式,為客戶提供針對性、多樣化、層次化以及個性化的業務服務,從而提高客戶的體驗感以及客戶對銀行業務服務的滿意度。在商業銀行智慧型商業網點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商業銀行加大資金等各個方面的投入力度,完善智能化和智慧型自主設施設備的建設,以硬件設施來帶動業務服務的有效提升,實現商業銀行客戶自主辦理和銀行協同辦理的業務服務模式,以此來提升商業銀行網點的服務效率和經營效率。
(二)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進行精準客戶的搜尋
在商業銀行中,擁有很多客戶的金融交易數據信息,在傳統的商業銀行中是沒有辦法挖掘出銀行客戶的信息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金融科技的支持,大數據在商業銀行中的應用越來越高,為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商業銀行可以在日常經營的基礎上,實現對數據驅動的服務運行、管理決策以及風險管理控制,并實現對銀行產品的不斷創新,從而推動商業銀行的發展。所以,在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積極的把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其中,通過多種技術來對客戶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找出客戶的需求,制定出符合客戶需求的金融產品,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和精準性的服務。
(三)在金融科技技術的支持下,推動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轉型發展
在金融科技技術的支持下,商業銀行要想得到快速穩定的發展,就必須要接納高科技的發展潮流,改變傳統的業務模式和經營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加的優質的服務。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發展直銷銀行和移動銀行來完善經營模式的轉型,通過手機移動銀行來進行銀行業務的數字化建設和發展,并通過完善手機銀行的功能來為客戶提供不同的服務需求,提高客戶的認同感和滿意度。此外,還要借助于金融科技支持下的海量數據化的信息差異,通過智能信息系統結構來設計出更多的優質化的業務產品,為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服務需求。
結語
在金融科技支持的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開始逐漸的調整和完善自身的經營模式,這樣才可以在金融科技支持的發展浪潮中,占據市場競爭力,提升商業銀行在金融領域中的地位,更好的服務于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最終實現商業銀行的轉型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冠偉.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商業銀行轉型發展思路[J].納稅,2019,13(25):207-208.
[2]牛舒揚.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06):148-149.
[3]趙婧.英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淺析[J].商業時代,2011(01): 55-58.
[4]吳朝平.API開放銀行:金融科技背景下商業銀行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J].金融理論與實踐,2020(01):67-72.
[5]彭祖佑,薛衛,張立大.新形勢下商業銀行對公業務轉型發展策略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9(11):70-75.
[6]史真真.金融科技賦能中小商業銀行轉型升級的策略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9,32(05):34-40.
作者簡介:徐宇晨(出生年月:1997.4),性別:女,民族: 漢 ,籍貫:江西景德鎮,學歷 :大學本科,職稱:無,畢業院校:南昌航空大學,研究方向:軟件工程 、飛行器控制技術,工作單位:南昌航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