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伊爽
摘要:2019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向全國人大作工作中報告指出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的保障問題,受到法學界、立法界、司法界等多方的高度關注。民營企業家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侵犯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情況時有發生,加強對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的保護,對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分析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缺失的現狀,并從多方面提出幾點建議。以期實現企業家能在經濟社會中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關鍵詞: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保護路徑
(一)要完善健全企業家權益保護的法律體系
從最高人民法院 2018 年 1月 2 日公布《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通知》到2019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首次寫入最高法工作報告,傳遞出完善健全企業家權益保護的強烈信號。目前對于民營企業家的立法大多是概括式的,提取民營企業家的建議,立法機關制定專門性的保護民營企業家的法律法規,用法律保障民營企業家放心大膽投資,安心專心經營。健全立法保障民營企業家與其他公有主體有相同的法律權利,在訴訟中有著相同的權利。在執法過程中,要給與民營企業充分的準備時間和空間,執法中應該盡量減少強制措施,保證民營企業的合法經營,在市場瞬息萬變中民營企業是依賴長久經營才能立足,但是如果在執法中任意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扣押財物、凍結存款、匯款等行政強制措施,將給民營企業沉重打擊,讓民營企業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失。對民營企業家的法律意識培養重視起來,對于民營企業提供一些法律顧問服務,預防風險,提高民營企業合法經營中防范風險的能力。
(二)政府要培育和維護有效率的市場環境
行政司法機關必須嚴格依據法律運行政府首先要健全市場規則,用法律來明確和保護民營企業,保障產品和生產要素的流通,打破地方性的壟斷,建立起統一開放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為民營企業家提供一個公平穩定和諧的市場競爭環境。其次政府要合理,限制,適度利用宏觀調控的職能,加快完善財政稅收管理體系,為民營企業加強社會體系的規劃。加強信息服務,推動民營企業的創新和傳播。再次,要改進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逐步建立和覆蓋所有民營企業的高效率的保障制度,通過有效的稅收和轉移支付制度,實現企業家利益的合理分配。10
司法機關要讓民營企業家感受到司法機關對于案件的審理是公平公正的要注重司法對民營企業家利益的保護,對于審判機關來說,要建立起公正,同一,透明,高效。文明的現代司法理念,并以此在審理有關民營企業家案件時深入貫徹。對于檢察機關來說,要將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司法監督納入自己的監督體系中來。保證司法公正。對于行政機關來說,要改變以往極小部分行政機關不作為和損害民營企業利益的行為。為違反法律法規的行政主體要依法懲治,對已經造成的損害要及時依法補救。11
(三)應當及時糾正以往產生的冤假錯案
對于企業家合法權益受損的依法進行補償救濟機制。要切實加強對民營企業家的司法保護,對已經造成的錯案,要依法糾正,這既是依法治國,將對產權保護12賦予法制精神的要求,也是在企業家的合法權益被侵害時,將補償機制在實踐中踐行的體現。以往由于保護機制,相關立法的不完善,對民營企業家的侵害也屢見不鮮。
(四)倡導尊重民營企業家社會風尚
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這應該說是中國首次明確發文來肯定民營企業家精神和企業家的地位,說明中國已經意識到了民營企業家這個群體,在經濟發展中的關鍵性的獨特作用。倡導尊重民營企業家的社會風尚,可以增強民營企業家的自我認同感,促進民營企業家的投資熱情。如貴州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聯合啟動實施“貴陽市萬名企業家成長工程”。經過五年的努力對一萬名優秀企業家培養,建立了一政治引領平臺、素質提升平臺、企業服務平臺、智力支持平臺、示范帶動平臺的一個良好非公有制發展氛圍。
民營企業家的政治身份對民營企業的發展作用十分重要,其政治身份越高越對民營企業發展越有利。民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民營企業的社會地位,尊重民營企業家的風尚是需要時間精力去慢慢建立,也需要政府大力扶持,重農抑商的中國傳統自古的文化也是我們需要大力推崇民營企業家、提高他們社會地位的重要原因。在提高民營企業家的整體素質后需要一個大社會環境去接納民營企業家日后的發展,才能帶動民營企業的發展。
(五)政府干部領導來民營企業當顧問
讓民營企業家成為有政治身份且政治身份高的企業家,不但需要很長時間培養以及機遇,這就減少了很多民營企業發展的路徑,也容易形成爭搶政治身份的不良環境。民營企業需要與政府多溝通才能了解政治動向得到扶持,開闊眼界盡快步入供給側改革浪潮中,讓民營企業家成為政治領域的人物是單行道,要加入讓政府領導干部成為民營企業顧問,更近距離更親身體會民營企業經營的各種問題這樣的雙向互通道路,才能更好完善民營企業與政府的溝通機制,增加機遇政府能做出真正對民營企業有幫助,民營企業最需要的扶持政策,推進非公有制的發展,進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現我們中國夢。
參考文獻
[1]蔡地 萬迪昉 羅進輝,產權保護、融資約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2(2)
[2]胡旭陽,民營企業家的政治身份與民營企業的融資便利———以浙江省民營百強企業為例[J]. 《管理世界》,2006 年第 5 期
[3]李連仲,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M].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4]劉彪文,企業成長論[M].線裝書局2010年版:134-135
[5]羅向晗 謝麗輝,我國民營企業平等權法律問題探析[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8(28):79
[6]易明,企業家的界定:涵義、對象、身份、行為特征[J].《經濟師》,2000(4):33-34
[7]吳大華 吳月冠,新時代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保護問題研究[J].《理論與當代》,2019(4):15-17
[8]楊獻國,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N].浙江日報2017年11月24日第0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