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芳
摘要:新時期經濟快速發展,民眾生活水平得以提高,更重視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蘋果既是我國的第一大水果,隨著栽培技術的發展,人們在對蘋果的選購中,也更傾向購買核心優質產區的蘋果。渭北黃土高原有著蘋果種植的良好環境與資源稟賦,應著眼于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視角下,推進矮砧栽培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提升種植品質;依據“因地制宜”原則,幫助果農實現增產增收。鑒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經驗,展開對渭北黃土高原蘋果矮砧栽培技術的分析。
關鍵詞:渭北;黃土高原;蘋果;矮砧栽培技術
引言:渭北黃土高原是我國蘋果的優勢產業帶,是優質蘋果的核心產區[1]。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蘋果產業的邁向現代化發展路徑,應積極革新種植理念、應用先進的栽培技術。特別是近年來,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關注蘋果產業發展,積極促進對老果園、舊理念的改造,助力矮砧栽培技術的推廣,其對促進蘋果產業的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影響。為此,需加強對蘋果矮砧栽培技術的研究,擴大技術應用范圍,鼓勵果園進行矮砧蘋果種植。
一、簡析矮砧果樹栽培的主要特點
在傳統的蘋果種植中,便是以大行距的喬化樹為主。隨著栽培技術的革新,蘋果矮砧栽培因有著顯著的省肥、節約管理成本及豐產等優勢,適合在渭北黃土高原蘋果產業帶中進行推廣。換而言,與以往的蘋果栽培不同,矮砧種植因樹冠矮、結果早、易成花、品質高、易操作、省成本及每年產量穩定等,在蘋果種植中具有廣泛推廣意義。
二、渭北黃土高原蘋果矮砧栽培苗木挑選
從栽培技術的應用上來看,在渭北黃土高原的蘋果矮砧栽培中,應優選大苗建園的方式。同時,還需精選優良、抗病能力較強的苗木。正常情況下,矮化苗的繁育最少也得三年的時間,其才能成苗。因在苗圃中長勢良好,積攢了充足的養分,在果園種植后便可縮短“童期”,實現早結果、更豐產。在大苗種植中,便能實現當年栽種、來年開花,第三年收果[2]。故此,尤其應關注對苗木的選擇。在選購中,優選苗木發育良好、根系發達、枝丫相對粗壯的,其最好要有著四條以上長度較理想的側根,且苗木應達到1.2米以上,在觀察過程中,還需看其外表是否有機械性損傷。只有選擇健康的苗木,才能為接下來的栽植工作夯實基礎。
三、淺議渭北黃土高原蘋果矮砧栽培技術
(一)進行立架栽培,促進合理密植
選擇優質苗木入園后,還應應用格網立架栽培的方式。一方面因矮化種植有著樹干較脆弱、易出現倒伏的問題;另一方面,其有助于實現合理密植。為此,需利用水泥柱進行點位固定,應用鍍鋅鋼絲及竹竿作為輔助工具。如此一來,其將促進果樹的健康生長,確保樹與樹之間的行間距更均等。同時,可結合相應的蘋果品類,展開種植規劃。譬如:在紅富士M26的種植中,可進行格網的搭建,每畝設置17根水泥柱,并將柱間距控制在10米左右,行距約保持在4米。接著,再利用專業的打坑機挖坑。繼而,進行立柱、拉絲與插竿[3],進行蘋果種植。
(二)實現專業栽培,實現合理授粉
在栽種過程中確定了主要的蘋果品種,還需為其搭配15%-20%的授粉樹。畢竟,同類受粉可能會造成果形欠佳,難以滿足種植需求。而種植專業的授粉樹,通過異花授粉的方式,能夠確保蘋果味道及果形。譬如:在果園中種植的是嘎拉系、紅富士的,其雖可進行相互授粉,但還是建議引入一些更合適為蘋果授粉的圓葉海棠。
(三)落實大坑大穴,并應施足底肥
在栽植過程中,還應打大坑大穴,確保其長寬均應達到1米左右,深度在0.8米。在進行果樹栽種時,要將底部挖掘出的土與表面土進行分別堆放。為了保證養分供應,還需在其坑底施加足量肥料(譬如:為避免病蟲害,可施入60斤的腐熟有機肥與3斤的磷肥)。要注意的是,在正式栽種前,還應將坑底用水充分地澆透。在對苗木的處理中,應將其根部進行適度的修剪,再放入水中浸泡6到12小時。栽種前,可將其蘸上適量的生根粉,再將根部蘸上泥漿。在種植中,不可栽植的太深。需要秉持著“深坑應當淺栽、確保根系舒展”的原則,在回填中先投入表層土壤、再分層回填底部土壤。并將果樹適度向上提拉,確保根系的舒展。接著,便可完成填土,并將其附近踏實。而在澆灌后,可進行封穴并用地膜將其覆蓋好。這樣,有助于促進樹木根部的有序生長,顯著縮減緩苗期。
(四)關注栽后管理,促進沃土養根
在蘋果矮砧栽培中,還應關注栽種后的管理。為此,可促進水肥一體化,保證灌溉與施肥工作的有效推進。如此一來,既可以節約人力,又將取得良好的栽種管理效果。從而,達到平衡施肥、科學灌溉的目的,基于不同的季度、果樹成長期,為其制定科學的澆灌、施肥計劃,確保養分供給,使蘋果優質高產,果子形狀好、味道甜。另外,面對幼樹管理,還需對其進行適度的修剪,更好的選留與培養中心干。對于果樹病蟲害的防治,需避免對化學農藥產生過度依賴,盡量減少噴灑次數,在矮砧栽培中引入綠色防治措施。
四、結語
綜上,助力農業產業化發展、關注對栽培技術的革新,是渭北高原蘋果種植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為此,需關注種植技術指導工作,促進矮砧栽培技術技術的應用,使果農更好的應用該項栽培技術,降低生產投入成本,取得良好的種植受益。同時,鑒于矮砧栽培技術的顯著優勢,選擇良好的蘋果品種,提升其自身的抗病害能力,降低用藥頻次,在節約管理成本的過程中,也將形成良好的渭北黃土高原蘋果公共品牌,增強市場對渭北蘋果的認可度。
參考文獻
[1]張寶娟.渭北不同砧穗組合蘋果幼樹早花性與易成形性的評價[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5):31.
[2]王維斌.陜甘蘋果主產區部分新品種栽培表現評價[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5):26.
[3]彭偉東,楊帆,李海英,張楠.果園生草技術在矮砧密植蘋果園中應用現狀及展望[J].學,20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