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6月6日,我國5G商用牌照正式發布,隨著中國通信領域優秀國有企業的崛起和中美貿易戰的頻繁升級,“5G”似乎變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話題。尤其是在中央大力推動5G新基建發展政策下和美國越來越嚴格的技術斷供措施下,5G技術發展儼然成為大國博弈的殺手锏、產業升級的助推器。
關鍵詞:通信技術;5G網絡;發展前景
前言:誰控制了5G,誰就能在經濟、軍事和情報上保持領先.
——《紐約時報》
一、全球5G發展背景
當今的世界5G行業格局,中國,韓國,美國和日本毫無疑問處于領先地位,英國、德國和法國可以被視為5G發展領域的“第二梯隊”,而新加坡、俄羅斯和加拿大則構成“第三梯隊”。
目前全球5G主要分為Sub-6頻段(從450MHz-6GHz)和毫米波頻段(24.25GHz-52.6GHz)。美國、韓國基于毫米波頻段,搶先宣布加速5G商用,爭奪5G發展主導權:采用非獨立組網部署或“非標5G”,提供小規模熱點覆蓋。包括我國在內大部分國家選擇采用基于Sub-6頻段的5G基站。
早在2019年4月,美國國防部國防創新委員會發布了一個關于5G的報告,名為《5G生態系統:對美國國防部的風險與機遇》。該報告清晰闡明了5G發展歷程、目前全球競爭態勢以及5G技術對國防部的影響與挑戰,還重點分析了中國在5G領域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對國防安全的影響,并在頻譜政策、供應鏈和基礎設施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建議。也就是在其發布的一個月后,華為正式被美國加入實體清單,展開了長期的壓制行為。
二、中國5G發展概況
近年來,中國ICT產業迅速崛起,以其高性價比和在“一帶一路”等政策扶持下,迅速擴張和占領全球通訊和互聯網領域。并且在性能上,華為中興的5G設備已經超過愛立信和諾基亞,這也使其在高端應用市場獲得一席之地。
·5G核心技術產權
今年5月29日,日本著名知識產權服務商日本技術貿易株式會社發布了全球5G標準專利族聲明概況分析報告:截至5月底,全球具有5G專利族聲明的所有企業之中,前15名企業中中國有6家企業上榜,分別為華為、中興、CATT(大唐)、OPPO、VIVO、聯想,華為位列榜首。從國家分布上來看,中國企業專利族聲明占比高達38%,比排名二三的韓國、美國之和還高。
·5G建設規模
根據工信部發布數據,截至目前我國三大運營商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25萬個,5G用戶超過3600萬。其中中國移動基站建設14萬個,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共享共建基站11萬余個。與此同時美國完成5G基站建設3萬個左右,2020年全年計劃新建5萬個;5G發展最為成熟的韓國已建設5G基站接近12萬個,擁有5G用戶634萬;日本5G建設剛剛開始,最大電信運營商DOCOMO預計在今年上半年部署1萬個左右的5G基站;歐洲大多數國家5G建設基本處于初期。
·5G終端設備
截至今年4月,根據GSA(全球移動供應商協會)的數據,在全球已發布的283款5G終端及模組中,中國廠商貢獻了184款,占比達 65.02%;在108款5G手機中,中國廠商終端占比達66.67%。
從手機銷量上來看,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2019年全球5G手機出貨量達到1870萬臺,前5名廠商中3家為中國企業,分別為華為、VIVO、小米,另兩家為韓國的三星與LG。
可見,在5G技術,建設規模,終端等多個方面,中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三、中國5G機遇與發展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國家對5G產業的扶持伴隨著“新基建”這個詞,再次確定了其及其重要和不容有失的地位。
·刺激相關產業發展
過去老基建的投入和扶持造就了中國今天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機場四通八達的交通強國現狀,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而現在國家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檔口,也需要新的經濟刺激,5G作為一個龐大的產業,其中涉及到的CPU、存儲、基帶、光模塊、電源、屏幕、連接器、PCB等上下游眾多企業,這些都是國內高精尖的技術公司,只有扶持他們,才能為整個科技發展奠定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經濟復蘇創造條件。
·技術獨立和自主創造
通信技術作為一個入門門檻極高的領域,在這次貿易戰爭中凸顯出來重要的戰略意義。一直以來,我國在高端科研技術方面存在很多空白,這次背水一戰的危機促使我們意識到自主創造的重要性。人才永遠是國家發展的支柱,政策和資金的傾斜也會幫助高校和企業對頂尖人才的重視和培育,只有投入足夠的人才與精力,才能促進整個產業更蓬勃的發展。
·全新的社會架構
5G時代定義了三大應用場景:
eMBB:增強移動寬帶,針對的是大流量移動寬帶業務;
URLLC: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例如無人駕駛、工業控制、遠程醫療等業務(3G響應為500ms,4G為50ms,5G要求0.5ms);
mMTC:大連接物聯網,針對大規模物聯網業務;
5G比4G的進步不僅僅是在網速,而更多的是在應用場景上,5G在時延、設備連接數上的升級,使得5G未來能適用的場景非常廣闊。
結束語:作為未來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5G將如同公路、鐵路、電網、燃氣網一樣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在人人互聯的基礎上,實現人物、物物、人與設施、物與設施、設施與設施的連接。整個社會在5G網絡這個強悍的基礎設施下,將完全互聯,實現信息流動的完全打通。5G將成為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構建數字社會新基石。
參考文獻
[1]Milo Medin and Gilman Louie.The 5G Ecosystem:Risks & Opportunities For DoD.Defense Innovation Board,3 April 2019.
[2]曹燕明,杜申利.“新基建”與“補短板”——華數對廣電5G網絡發展的戰略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0(7):9-13.
[3]陳銘銘.試析面向5G的有線電視網絡改造建設[J].數字通信世界,2019(7):48-48.
[4]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曹淑敏,鄔賀銓.5G移動通信發展趨勢與若干關鍵技術.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4(5):551-563
[5]曾劍秋.5G移動通信技術發展與應用趨勢.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7(2)1-4.
作者簡介:鐘珣、出生年月:1992.08、性別:女、籍貫:湖北武漢、單位:湖北廣播電視臺、單位所在城市:武漢、單位郵編:430000、民族:漢、職稱:初級、學位: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技術,廣電5G技術(與工作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