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歌蘊藏著豐富多樣的鄉土文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音樂模式,和幼兒園音樂教育具有十分密切的關聯,是學前音樂教育的主要資源。而且學校教育是傳承與發揚地方民族音樂文化與思想的重要渠道,特別是現代學前音樂教育,在地方民族文化發揚和傳承層面獲得十分顯著的成效。故而,本文簡要闡述了地方民歌在學前音樂教育中發揚傳承的成就,并提出地方民歌融入學前音樂教育的可行性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地方民歌;學前音樂教育;成就;策略;探索
引言
中國身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具有非常悠久深厚的歷史和十分濃郁的民族文化。地方民歌身為民族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傳承和發揚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作用。而將地方民歌融入學前音樂教育,使其能夠在學前音樂教育中獲得傳承和發展更是一項非常且長久的任務。怎樣將地方民歌充分滲透到整個學前音樂教育過程中,并傳承與發揚地方民族音樂文化與音樂思想,是當前我國教育事業需要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地方民歌在學前音樂教育中發揚傳承的成就
(一)地方民歌價值的肯定
傳承與發揚我國傳統優秀民族文化與民族藝術,是柯達伊教學法的主要理論與思想,其認為地方民歌能夠給學前音樂教育帶來諸多創新性的影響,真正做到文化的和諧統一。與此同時,人們特別是知名音樂教育人士全面了解到,將地方民歌看做基礎與前提的學前音樂教學,能夠推動我國人民音樂素養的提高,推動幼兒對地方民族文化與民族思想的充分了解與認識,加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幸福感。
(二)學前教育方法的總結
首先,對幼兒教師專業能力與音樂素質的提高賦予充分重視。幼師的專業素質與地方民歌在學前音樂教育進程中產生的教育成效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故而,應當注重提高幼兒音樂任職教師的專業能力和音樂素質,充分實現地方民歌在學前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發揚和傳承。其次,根據音樂節奏來培育幼兒對地方民歌音樂知識與音樂文化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音樂身為一種聽覺藝術,依靠音效、特有節奏和旋律等多方面展開藝術形象的創造,進而讓人類得到美與聽覺的享受。故而,可將節奏作為入手點,培育幼兒優秀的聽覺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體會到音樂的特有魅力,加之地方民歌具有個性化的音樂節奏,極易讓幼兒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地方民歌融入學前音樂教育的可行性策略
(一)選擇民歌貼近教材,加強音樂教學趣味性
現如今,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運用的音樂教材雖然名稱是“學前教育專業教材”,然而與普通音樂專業教材并未有本質性差異,仍然運用以往教育觀念和教育形式,以充分掌握、深入以及寬泛的各種音樂知識作為主要目標,缺少對學前教育具有特殊性的充分考慮,缺少與幼兒音樂教育現實銜接的環節,音樂節奏、音樂韻律鍛煉較少,在教授音樂知識過程中,缺少應有的娛樂性和有趣性,在選擇兒童歌曲普例時未呈現出推陳出新,而且選擇的歌曲譜例數量較少。在幼兒園的實際音樂教育過程中,大部分都是將節奏律動融入到教學整個環節中,教育內容都是淺顯簡單的音樂知識,因幼兒具備的生理特征與心理特征,往往這些知識的學習都是在游戲中實現的。兒童學習歌唱與欣賞的音樂曲目題材均相對新穎、音樂旋律簡單且節拍明確。而我國傳統的優秀地方民歌就具有這些特征,學前音樂課程教學可選擇符合教育現實狀況的節奏韻律練習、民歌民謠以及音樂謎語等多種內容,來補充音樂教材運用。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還可激勵學生學習演奏傳統樂器,比如木魚、口風琴以及豎笛等樂器。如此不但能夠提升學前音樂教育的針對性與目的性,而且還能夠加強學前音樂教學的生動性和有趣性,更為符合學生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從而有利于教育成效與教育質量的提高。
(二)注重民族文化傳承,提高音樂教學的內涵
學前音樂教學的主要目標并非只是掌握與學習各種音樂技能,是為了有效提高學生們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品位,把音樂和生命的各種內在需求進行有機結合,充分滿足生命生長以及發展的一系列需要,而且在這一進程中傳承并發揚我國傳統優秀地方民族文化。所有民歌背后均凝聚著屬于這首民歌地區應有的傳統優秀文化與民族素養,故而民歌教育擔負著各種民族歷史、民族風俗、民族文化等層面的知識。根據民歌這一重要載體,能讓學生創建良好的民族意識。任職教師在民歌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運用濃厚深遠的民族文化背景,根據目前現代科技手段,真正實現現代和傳統的有機融合,引導學生們充分認識并了解民歌,例如可設計民歌動畫、剪輯各種電影場景來為民歌進行配樂等,以此真正做到有效傳授我國民族文化與民俗習慣,而且可以讓音樂更加形象化、生動化,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感受,進而提高學前音樂教育的教學成效與教學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地方民歌身為我國人民長期以來歷史發展形成的重要遺產,是民族文化、民族歷史與民族思想的集中體現,需要我國人民進行有效發揚和傳承。然而對于當前現代音樂文化產生的巨大沖擊,地方民歌的傳承與發展面臨非常多的困難與阻礙。學前音樂教育身為地方民歌傳承和發展的主要場所之一,需要有關教育學者和專家進行高度重視和關注。為了有效提升對兒童歌唱教育的教學能力,則就需要從學習學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出發,完善學生學前音樂教育地方民歌的教育手段與教育觀念,進而提高學生專業能力與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張莉.學前音樂教育中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傳承的意義與作用[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0(06):125-128.
[2]趙雷.地方民歌融入高師學前音樂教育的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13(02):54-56.
[3]韓彥婷.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視閾下的小學民歌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彭鵬(1987.3),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學歷:碩士 ?職稱:講師,從事學前聲樂教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幼兒歌曲鋼琴即興伴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