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怡
摘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給高速發展的中國旅游業踩了一腳急剎車,全國的旅游文化開始面臨真正的嚴冬。不過在研發人員的努力下,疫苗不日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推出。而在疫情平復有望之前,全國的旅游格局也發生了變化,有了一些新的組成元素同時也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數字化、智能化 、品質化、優質化等都是旅游業現今發展的重點。
關鍵詞:旅游;生態;疫情
一、疫苗的研發結果以及旅游回復的速度
旅游收入大幅回復。八天雙節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中國人的旅游消費信心顯著增強,八天假期的出游人數、旅游消費規模都達到今年最高峰,國內旅游市場已逐漸走出疫情陰霾,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二、疫情對于旅游行業帶來的變革
據世界旅游組織統計,疫情暴發以來,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全球217個旅游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中,97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全部或部分邊界關閉的措施,65個國家和地區暫停全部或部分航班,39個國和地區對特定目的地實施強制邊界關閉,中國湖北省、意大利倫巴第大區、美國紐約州等紛紛采取“封城”等非常規緊急強制手段,嚴格內外交通管制、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取消各類群體性聚集活動。對旅游業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旅游企業作為旅游業發展的主體,受到了突發事件的沉重打擊,直接導致我國一大部分中小微旅游企業和旅游上市公司紛紛破產倒閉。據不完全統計,一季度受疫情影響破產的我國中小微旅游企業超過萬家,20%左右的企業現金流已無法正常流轉,僅有不超過9%的企業現金流可以支撐6個月。
從旅游市場復蘇的空間結構來看,國際旅游出境游將會持續受到沖擊,但國內旅游的消費意愿將得到較好的恢復。以都市休閑和周邊游為代表的中短途國內休閑旅游將率先恢復。自駕游、親子旅游,鄉村休閑等密度較低、相對安全健康的旅游形式,將得到更大強度的釋放。
三、著重開發新的旅游格局
(一)大致策略
1.景區品質化、優質化
旅游大眾化、日常化發展后,大部分景區無暇顧及品質的提升,無法去提升景區的游覽質量。疫情期間,大部分景區被迫進入休眠期,但是換個角度思考,這個休眠期可以讓景區自我修煉。利用疫情時期,思考景區未來的發展方向,升級旅游產品,創新和提升景區的新形象,探索出景區新的機遇。品質化,優質化是未來旅游消費發展的一個主方向。
2.旅游數字化智能化
互聯網有了越來越大的影響,近年還有過“互聯網+”的新思維產生過。數字化將成為旅游行業效能提升的主渠道 數字化的提升不僅表現在我們為游客提供的便利性、安全性,也包括企業在組織運營、活動服務方面的創新。
以故宮為例,它在數字化轉型的四年里,特別是在數字化的體驗服務方面,也已超出了博物館的“館”和“物”在物理和地理上的限制。把博物館的所有管理和業務內容全部轉化到信息平臺上,特別是在文物鑒定、文物研究和文物修復等,使博物館在新的社會發展階段從“實物導向”轉變為“信息導向”,把現場的服務拓展到超越時間、空間的虛擬服務。相信融入一系列的數字化智能化的科技,旅游會開拓出新的局面。
3.做好營銷
如何激發旅游者的消費需求、恢復旅游者的信心、保障旅游者的健康安全,這都是旅游營銷要考慮的因素。沉浸式夜游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是將活動,內容與IP結合的藝術產物。打造夜游的方式和手段主要包括:景觀照明,互動燈具,互動投影等等。但項目的關鍵是以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吸引到新的流量,挖掘出場地的核心,通過場地分析,文化導入等手段,從策劃設計、到運營與傳播一體化的整體項目過程。
4.做好人員培訓,提升業務素質
提高運營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和專業能力,做好企業文化的培訓、產品培訓、營銷創意培訓、管理培訓等,學習同行在應對疫情沖擊方面的做法。積極鼓勵從業人員不斷自學、不斷充實自己,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游刃有余,更加出色地去做好工作。如鼓勵他們利用工作之余到圖書館或書店,從書架上隨意抽下各類書籍,瀏覽目錄或全書大概內容、提綱;或到閱覽室和閱報欄隨手翻開各類雜志、報刊,快速閱讀,無意記憶。
5.康養型+生態型成為新熱點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促使民眾開始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意義、引發民眾對自然生態、體育運動等旅游消費內容的向往與追求,使康養型、生態型相關主題旅游產品迎來發展機遇期。此次疫情中,以八段錦、穴位按摩為代表的中醫傳統方法,以連花清瘟為代表的傳統中醫藥,對輕癥患者的康復起到了幫助。極大提升了中醫藥在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當中的影響力,為相關旅游企業指明了未來旅游市場消費的發展方向。
(二)企業改革
1.開源節流
通過優化企業組織管理架構提高管理效率,積極開展新產品、新服務預售工作,實現穩定客源回籠資金的目的。有必要時可以采取釘釘,QQ等軟件線上辦公加大危機情況下的經濟效益例如云會議。
2.積極創新
一是要加快產品研發創新, 深入挖掘市場需求,定準市場目標, 有效開發新產品。不再只是開發千篇一律的旅游項目,而是著重于加快后疫情時代“健康游”“生態游”等生態健康旅游產品的創新升級。 二是引入新技術, 關注新興科技發展,對于旅游的影響。 例如AR,夜游。三是開拓新市場,。應積極開拓符合企業發展實際的市場新業務, 優化產品結構。 四是提質增效, 以疫情為契機, 順應旅游市場需求側變化, 加快產品提質步伐,重新定義公司的業務。
3.企業聯合
聯動上下游企業成立“旅游企業互救振興聯盟”,構筑“旅游企業互助合作組”,打造“旅游企業命運共同體”。對于大部分留存下來的企業會有合并的現象,不僅有利于后期的旅游企業發展,也有益于各個企業文化的融合。
4.危機方案
針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特征, 企業要學會危機管理, 研究危機應對策略, 總結以往與可借鑒應對經驗, 制定科學防控預案, 不斷完善企業應急方案細則與內容, 形成有效的危機應對指南, 使企業在關鍵時期能夠轉危為安。企業資金保障是應對重大危機的關鍵問題, 應建立相應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項應急保障基金的儲備制度與保險機制, 應對危機發生時由于巨大人力成本與運營支出導致的企業生存困境。 強化危機事前防控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