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雙 劉麗娜

摘要:本次研究共計腦卒中病患80名,同時將全體病患隨即均分,其中觀察組中的相關病患進行早期的運動康復治療,而對照組的病患進行自我鍛煉以及運動鍛煉,兩個研究小組的病患,在救治過程前后都要進行相應的數據分析。同時觀察研究群體中病患的麻痹運動功能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對兩個研究小組進行對比,結果發現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相關評分要更高。由此發現早期運動康復治療可以改善中風偏癱患者的肢體恢復功能和言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運動鍛煉;觀察對照;康復治療
1.1 一般信息
從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共選取在這期間的中風病患80名,在這之中,共計男性病患50名,女性病患30名,年齡分布在50至80歲之間,年齡浮動在三歲左右。經過醫院方的相關診斷以及研究分析,確定全體研究病患都患有腦梗死或腦出血。在研究群體中,共有42名病患,患有腦出血,38名病患,患有腦梗死,并且兩個研究小組中的病患,在性別,年齡,病情,生活概況等諸多方向沒有顯著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研究方式
該研究群體的兩個研究小組在入院治療過程中全部進行傳統的救治方案。帶病患的情況得到穩定之后,對照組進行自我活動以及運動康復,而觀察組中的病患,根據其自身的具體狀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康復救治,主要以運動療法為主。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確保病患的肢體狀況健康,保持病患肢體的功能性以及靈活性對其進行經常性的輔助活動,以防止關節痙攣和變形。(2)患肢關節保持被動運動,例如肩胛帶的運動程度,將抗驚厥位置保持在患側的臥位,并定期改變其位置。(3)在床上自制的主動和被動聯合活動,包括在健康側和患側進行旋轉訓練和運動,在臥位進行平衡訓練;(4)床頭坐姿平衡訓練;(5)腕部伸展和腳踝伸展運動;(6)站立平衡訓練;(7)步行,上下訓練;(8)日常生活訓練,包括飲食、梳理、穿衣和脫衣服以及上廁所。所有培訓每天進行一次,每次45至60分鐘,同時指導家庭成員幫助患者進行練習。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4周之前和之后,所有患者均使用簡化的Fugl-Meyer(FMA)評估偏癱一側的運動功能,并使用康復研究中心的綜合功能評估方法(CFE)中的語言評估患者。詳見表1。
主要是疾病癥狀,治療副作用,諸如抑郁表現、功能、認知和活動水平以及心理方面的生理問題是情緒狀態。在社交功能方面,它包括工作關系、社交關系和休閑時間,借此來改進護理策略,并提高護理水平。
1.4 統計方法
這項研究討論了胃腸道疾病患者的治療結果。根據數據,還使用SPSSl9.0專業計算軟件來分析結果。同時比較兩個患者組的情況。進而認識到不同程序之間的差異之前,這對于預防將來的并發癥具有積極意義。在此實驗中,滿意度是統計的,生活質量分析是定量的。
結論
康復訓練能夠顯著促進蛋白質的基因表達,同時還能夠推動神經單元中軸突以及樹突的重建,促進腦損傷部位的功能回路的重建,促進壞死的神經膠質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并促進病變的修復。并且對促進運動功能的恢復非常重要。當前,大多數臨床數據證實,正規的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能夠顯著的減少或緩解相關病患,由于中風造成的運動障礙或溝通障礙,或是降低相應并發癥的影響。詳情如下。
1.聽力和理解訓練:可以選擇圖片或面板,圖片是最抽象和最常用的。在桌面上,有幾張相應的教育圖片,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名詞、動詞、短語和句子,并根據說明進行識別。通常,從6中選擇1。如果患者水平高,則圖片會增加,反之,圖片會減少。如果有12張或更多照片,則可以選擇6行2、9行2、12行2訓練等。
2.發音器官運動:適合失語伴有語言障礙,治療方法包括呼吸訓練和發音訓練。呼吸訓練主要是指說話時保持一定的呼氣壓力時間。語音訓練主要包括鍛煉舌頭、嘴唇和聲帶,使發音器官的動作準確、靈活、和諧。
3.關節練習:有針對性地教正確的關節和錯誤的關節。提供關節位置圖,治療師可以直接演示關節位置。音樂治療師可以使用棉簽、壓舌器和其他穴位指向正確的關節。例如,制作舌齒(D、T)時,會指示患者將舌尖突出并發音到上頜切牙的背面(舌面)。讓患者照鏡子,并模仿正確發音的發音。
4.單聲道刺激:對于難于理解的單聲道聲音(不準確),治療師會通過準確地重復單聲道聲音來模仿發音,從而使患者可以清晰地聽到并看到如何發音。練習時,首先要簡單,然后逐步進行難度更大。
5.講訓練:讓患者與訓練者重復句子。句子的長度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水平來選擇。通常,訓練按以下順序進行:單音節單詞-雙音節-短句子-長句子。再次,應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口語訓練,并應注意糾正口語清晰度。
結束語
總之,在腦卒中和失語癥后增強偏癱患者的早期運動康復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預后。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康復干預越早,效果越好。神經功能更好。
參考文獻
[1]戚進聰,蘇瑞林,李鐘安,吳海強.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大血管閉塞引起的腦卒中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20(25):166-167.
[2]黃婧,張一寧.早期針灸康復治療小腦出血術后共濟失調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20(23):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