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摘要:農村地區的科技服務體系,一定要通過科技來實現,維護生態系統的全面性,才可以推動生態文明發展,推林業產值、林農收入的增長,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村鎮林業機構是林業科技服務的關鍵要素之一,起著過渡作用。林業科技人員專業技能的提高,對科技效益和林農增收都有著重要影響。
關鍵詞:農村林業科技服務;林業體系;建設
1 農村林業科技體制現狀和問題
1.1 體制不健全
我國相關的農業科技法律,都規定了農村科技服務的管理機構就是各政府部門。但在具體任務實施期間,農村科技服務有著多人管理,卻無法找到明確的負責人。這些部門機構對農村科技服務的任務目標僅僅在形式上、口號上,并沒有落實到位,沒有真正地為民眾解決問題,村級科技服務系統更加缺乏規范管理。
1.2 資金短缺
當前面臨的科技投入經費問題是:分配少、難以到位、配置不均。一些村鎮自身經濟水平低、缺乏資金,更加難以實現對林業服務體制采取多來源、多方面、多渠道的投資。而進行農民技能培訓、推廣傳發政策資料都要有足夠的經費支持,這就導致村鎮林業機構運轉困難。
1.3 科技人員留用難
財政部門為了減少財政支出,往往縮減科技人員工資。如在某地的鄉級政府機構,對農業、林業、水利方面的技術人員實施分流,僅年補貼了3000元,養老保險都無法滿足,迫使他們通過創業謀生實現所謂的有償服務,也讓大眾對有償服務產生了不解,政府也因此給人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另外,有關部門對基層工作比較懈怠,應定期對基層科技人員組織展開培訓,加之一些基層科研人員局限于當前技術,導致科技人員專業水平難以滿足新農村發展需求。并且一些地區缺乏對人員的效績考核評價制度,完成得好壞與否都沒有差別,使得人員對林農技術普及工作缺乏熱情。
1.4 科技服務設施落后
一些偏遠地區的林業科技設備簡陋、內容不足、可行性差、技術偏向功能弱,和服務目標還有很長的距離,一定程度上導致林業科技體制失去效益。
1.5 有償服務增加了技術推廣難度
一些農村地區經濟水平差,如果推行有償服務,有一些農民會選擇放棄,認為林業是粗放型產業,沿用以往的經營方式也能有效果。因此,科技人員唯有通過會議形式宣傳、普及一些專業林業服務知識。
2 建議和措施
2.1 強化管理,完善工作體系
農村科技服務的建立是關系到社會發展、經濟增長、科技更新的一項難度較大的工程項目,村鎮科技服務體制形成,包括財政部門、科技機構、科協部門和主管方面等,如何統一相當關鍵。政府部門要發揮職能、指揮全局,督促各部門合理分工、調整關系,主要從法律要求、政策條例和資金方面著手,為人們謀福利,權責到人,實現農村林業科技服務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2.2 調整資金情況
結合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現狀,農村的林業科技服務體制是農村社會化服務的關鍵要素之一。在無償服務的前提下,不斷完善有償服務要素,科技人員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編制預算計劃,取得經費。
2.3 逐步強化村鎮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
村鎮科技人員要不斷學習,強化自身科技能力,充實自身的林業知識,為農民普及更多的技術。
2.4 建設一支具有專業技能的工作隊伍
農村林業科技服務水平要求較高,農村管理機構人員要重視這個嚴峻問題,一定要積極研究專業技能知識,逐步掌握新型技術。依照農村科技服務專業技能弱的相關特點,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林業科技服務人員的相關技能培訓,不斷普及相關專業知識,提高人員專業技能。
2.5 林業科技服務政策支持
相關機構要對村鎮科技人員和相關工作實施政策輔助,提高村鎮科技人員的工資標準和福利待遇,在提升技術職位時,嚴格考核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業績,合理地設置學歷和外語門檻。
2.6 林業科技服務體制要系統化
林業科技成果轉化需要一個長時間、多階段的普及推行,設置示范點,實現系統化發展。
3 總結
綜上所述,村鎮科技人員要以為人們服務為宗旨,注重實地考察,深入到地區進行調查研究,了解農村具體的林業情況,查找有用信息,結合市場需求,仔細分析林業發展,力爭極大提高林地生產效益,實現林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