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橫島不僅以其特有的歷史文化與人文精神稱名于世,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氣候特征、旖旎的海島風貌、豐富的海產資源也使之不負盛名。島上空氣清新,蒼松滴翠,溫暖濕潤的海洋性氣候造就了冬暖夏涼的人間勝境;島上南北兩坡風格迥異,南坡岬灣相間,礁奇水秀,是垂釣的絕好去處,北岸灣深、港靜,是游泳、帆船、摩托艇等海上運動項目的極佳場地;田橫島周圍的海域是富饒的海上牧場,盛產鮑魚、扇貝、海帶等海產品,為島內千余口漁民的漁牧生涯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關鍵詞:田橫島;漁民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旅游的需求日趨旺盛,以休閑度假為目的的休閑旅游逐漸代替單純的觀光旅游、定點跟團旅游,成為人們旅游的首選。而海島旅游作為休閑度假旅游的承載地之一,越發的熱鬧起來。《2017年中國休閑度假指數報告》中海島旅游關注度排在第一位。而《2017國際海島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海島旅游趨火,日益成為國內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選擇。我國海島旅游資源豐富,近年國內的海島旅游發展態勢良好,像舟山普陀山、海南島等海島游較為火爆,但海島旅游發展水平與國外的著名海島比較起來還有較大差距。而對于本文所要研究的即墨田橫島來說,發展海島旅游正逢其時。借助上合峰會的契機,青島市的旅游市場獲得質的提升,即墨東部藍谷快速發展。作為青島市第二大有居民海島,無論是內部市場和還是外部環境都為田橫島旅游的再次開發提供了契機。同時,當地老百姓及企業投資方、當地政府等各方對田橫島旅游的再開發呼聲甚高。田橫島諸島嶼位于山東即墨縣城東50公里的鹽水灣(又名拱門灣)內,包括田橫島本島、牛島、驢島、馬龍島、豬島、車島、漲島、窄島、菠蘿島及水島等,構成星羅棋布的島群。田橫島本島居民以漁業為主,農業為輔,可供養殖灘涂100余畝。周圍海域盛產魚、蝦、貝類、藻類、海參、石花菜等海珍品;島上名石“田橫石”可做硯,精瑩潤澤、縝密似栗,為硯中之首。
人的獲得感,其實與幸福感緊密相連。當你有幸來到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時,你就會感受到富裕起來的漁民們那種滿足自信的笑容。
“漁民也有詩和遠方。” 歷史文化是田橫的“根”。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地處青島東部沿海,三面環海,北依筆架山系,隸屬古城即墨,得名至今已有2000余年,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見諸于《史記》的“田橫五百義士”更千古流芳,其所蘊含的高節大義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精神和氣節的象征。今天,在高信息化時代,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管委把挖掘當地民俗文化,弘揚清風正氣作為一種文化擔當,給予全力扶持,并通過不斷升溫淬火,把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璉打造的越來越越紅火。
田橫島,隸屬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因秦末齊王田橫及五百義士留居此地而得名。現在,更因有了祭海節而名聲大振。祭海節是漁民過的重大節日,是當地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具有500多年歷史。經當地政府的宏觀籌劃、正確引導和品牌推介,這個古老的節日已發展成為山東乃至全國知名的民俗節慶品牌,更是現代人心馳神往的狂歡大典,每年都吸引不計其數的中外游客及民俗、經濟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專家慕名前來,極大地提升了地域形象,擴大了沿海漁民生存方式在公眾中的影響,讓人們記得中國不但有土黃色的內陸文明,更有蔚藍色的海洋文化。
“漁民也有詩和遠方。”開了眼界的漁民,在漁季和農忙時節(盡管以漁業為主,但也有山地、有莊稼可種),他們除了正常打魚捕蝦外,空閑時間,尤其是進入禁漁期和農閑時節,這些握慣了“擼把子”“ 鋤桿子”的“泥腿子”,不是無所事事地打麻將、斗地主、喝閑茶,而是唱戲、演節目、制作面食工藝品,凡是跟民俗和文化沾邊的事兒,他們熱情格外高。現在,他(她)經過編排的一些呂劇、柳腔等傳統戲曲讓人著迷,用面粉制作成的膠東大餑餑、“圣蟲”、“壽桃”、“婿糕”、“燈”、“斗”等,寓意著無限精神寄托和美好追求的面食品,其工藝之巧令人稱絕。青島、煙臺等一些城里人也下鄉到此地來接觸民族氣息、感受農家特色、欣賞鄉土文化、吸取人生營養,在共歡同樂、手足情動中修身養性,強體健身。
成風可以化人。傾聽群眾文化訴求,用心打造群眾愛聽愛看愛參與的文化活動品牌,是當政者的責任所在。當地政府運用民俗搭臺、企業贊助、文化部門協辦、廣大群眾參與和邀請專業文化演出公司對活動進行指導等形式,不斷增強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利用元宵節、中秋節、春節、農民豐收節等時機,組織民間工藝品展等公益品牌文化活動,吸引群眾廣泛參與,讓群眾在活動中唱主角。通過整合文化活動資源,建立文化惠民護民長效機制,推動群眾文化活動常態化、環保化。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習總書記強調,“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在奔向小康之路上,漁民兄弟在物質文化和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變的同時,只有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隨之同步提高,人們的內心世界充實了,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脫貧致富。因此,當地政府在提升群眾幸福指數,開辟接地氣問民生的新渠道中,通過發現和培育漁村的文體人才,保護文體有特長和在文化活動中的積極分子,以增強民俗文化傳播能力。為了樹立清風正氣,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做到“四戒”:戒擾民、戒侵地、戒雜音、戒低俗。如今,來到清新脫俗的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若不留下點什么文化印記、不買點什么手工藝術品、不拍上幾張風光照片、不同當地的村民說笑一番,就突然會感到自己總會失落點什么!愿我們衷心祝愿當地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發揚光大!讓當地漁民充實而富有!
參考文獻
[1]劃撥土地能否隨意轉讓改變用途[J]. 高夢一,朱繁.中國土地.2018(08)
[2]小型有居民海島旅游開發模式研究——以三亞市西島為例[J]. 李強.旅游縱覽(下半月).2018(07)
[3]國內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研究進展[J]. 祁洪玲,劉繼生,梅林.地理科學.2018(02)
[4]資源配置、市場傳導與劃撥土地供給的政府作為[J]. 馮吉光.改革.2018(02)
[5]農墾改革中如何運用以作價出資(入股)方式處置原劃撥土地政策[J]. 王衛真.中國農業會計.2018(02)
[6]旅游地演化研究進展與啟示[J]. 陸林,儲小樂.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01)
姓名:孫國徽,出生年月:1967年7月,性別:男,民族:漢族
籍貫:山東省即墨區嵩山一路園丁小區,學歷:大專,畢業院校:山東農業大學,研究方向:鄉鎮群眾文化,職稱/職務: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