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泓宇
摘要:柬埔寨十多天的行程,筆者見識到了這個國家不同的文化、經濟、教育與社會狀態:發達的旅游業以及與之不匹配的當地困窘的居民生活狀況、落后的教育體系、貧窮的農村學生、致力改善貧困學生上學問題的非政府組織,還有條件雖然艱苦但是依然對知識充滿渴望的孩子們。此行所見讓筆者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教育對于孩子的意義,也深知在一個落后的國家里面想要普及教育的困難所在。所幸的是,無論怎樣困難的環境,孩子們在內心深處仍然存在著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希望能讓知識改變自己的人生。非政府組織采取各種行動為改善柬埔寨貧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激勵著我們前行。
關鍵詞:柬埔寨支教;貧困學生;教育問題;見聞與思考
一、背景介紹
2019年6月,筆者和College for Cambodia (CFC)的一些成員一起到訪了柬埔寨大約十天。我們與當地一個名為Ponheary Ly Foundation (PLF)的非政府組織合作,參與他們為改善柬埔寨貧困學生學習條件的一個項目,有機會在孩子們的課堂和實地考察中走近他們、了解并幫助他們。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我們還是能從其中探究出他們教育系統的主要問題有什么,以及孩子們真正需要什么。在筆者看來,柬埔寨社會階級的分化是影響適齡兒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這點和其他它一些國家非常相似[1,2]。另一個問題是,柬埔寨政府和普通民眾都缺乏對教育重要性的認知。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問題影響到柬埔寨兒童教育質量,例如:匱乏的醫療資源和糧食資源、極端的天氣條件(干旱和炎熱等)。本文概述了筆者和同伴們在旅途中所觀察到的人和事以及思考。
(一)CFC (College for Cambodia)機構
CFC是一個由學生創立的慈善機構。CFC致力于通過各種籌款活動支持和鼓勵柬埔寨青少年學生接受優質教育,并通過豐富的各種校內外的合作項目(例如:筆友計劃、暑假旅行等)鼓勵學生積極互動[3]。CFC最初是在飛利浦安多弗學院成立的,時至今日已經在多所高中都設有分部,如康科德學院、泰伯學院等。而目前,CFC也正在與PLF (Ponheary Ly Foundation)展開合作。
(二)PLF (Ponheary Ly Foundation)組織
PLF成立于柬埔寨的暹粒。PLF是為了應對國家、地方以及國際社會對柬埔寨識字率低下、之前存在的巨大的性別差距、以及對農村低入學率和全國各地資源匱乏的公立學校的日益關注發展而來的。PLF已經在多個社區中開展工作,在諸多政府機構和其他致力于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非營利性組織中,PLF已然成為一個可靠的、有創新精神的組織。他們所支持的學校都是有高棉語教師的公立學校,意味著他們并不是想要改造他們當地自己的學校,而只是單純地支持他們村里已有的學校,并為所有的孩子提供上學的機會。
二、筆者在柬埔寨的一些所見所聞
(一)發達的旅游業
柬埔寨(特別是暹粒)跟很多東南地區的國家一樣,有著與其他產業不相匹配的發達的旅游業。每年暹粒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游客。與當地人的住宅相比,街上為游客建造的酒店可謂規模龐大,裝飾華麗。在市中心和寺廟附近,有數千家昂貴的餐館提供著世界各地不同風味的美食,以此滿足不同游客的口味。然而,這些都是當地人負擔不起的。在市中心的街道上,在所有的購物中心里,總是可以看到比當地人還多的游客。而在街上,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和摩托車,有時也有汽車,而且總能看到一些載滿游客的旅游巴士。他們有一個名為“tuk-tuk”的類似出租車的交通工具,甚至有一個手機應用專門為此服務,功能就像中國的滴滴打車一樣。很多當地人(尤其是“tuk-tuk車”司機和導游)除了英語,至少還懂一門以上的外語,例如:漢語、西班牙語、日語等。從側面反映出旅游業對當地經濟的重要性。
(二)孩子們對學習與生活的熱情
我們在PLF的一個學習中心給四至六年級的孩子上課。科目包括:英語、國際象棋、藝術、閱讀課。閱讀課上,孩子們可以選擇閱讀或者玩游戲。事實上,盡管有一定的溝通障礙,但是孩子們非常聰明,表現很熱情,領會得很快。還記得在下棋時,孩子們贏過筆者很多次。另外,我們還與孩子們一起開展實地考察,除了去參觀吳哥窟寺廟,還參觀了一個名為APOPO的機構。APOPO致力于開發一個探測鼠技術,為全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以此來改變世界[6,7],另外我們還一起學習了如何制作皮具。
筆者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商場給孩子們買冰淇淋。他們平時都住在農村,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動扶梯,在我們和商場保安的幫助下,孩子們第一次踏上自動扶梯,筆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們的緊張和興奮。那一刻,筆者被感動了,在真正經歷過這些之前,對于筆者來說,難以想象他們的生活有多么地艱難,而我們所擁有的生活又有多么的幸福。
三、柬埔寨的教育問題
在與非政府組織的工作人員溝通之后,我們對柬埔寨的教育狀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中國一樣,柬埔寨也有大學入學考試,但因為舞弊的情況一直存在,以往的考試通過率一直維持在90%左右。幾年前,教育部決定限制考試作弊,結果通過率急劇下降到20%左右。由于收到的投訴太多,他們修改了考試的難度,將通過率提高到60%左右[5,6]。由于通過率相對較低,意味著沒有多少孩子能夠接受高中以上的教育,更不用說大量的孩子在高中畢業前就輟學了。根據CEIC的數據,2015年,柬埔寨25歲以上且完成高中以上學業的累計人數比例為40.403%,2009年,完成高中以上學業的人數比例僅為2.042%[3,4]。雖然這些年的通過率一直在增長,但這一數字仍明顯低于許多其他國家,例如美國和中國。
我們從非政府組織的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到的另一個信息是,許多孩子,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的,許多家庭根本無法負擔書本以外的材料費用,如校服和學習用品等。如果這些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幫助的話,他們甚至就會因此而不能入讀當地的公立學校。此外,由于疾病、家庭問題或極端天氣等原因造成的教師比例低,也會降低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效率。有些老師,特別是英語老師,因為工資很低,所以也會兼職導游,有些時候會因為時間沖突,不得不取消課程。由于教師的頻繁缺課,經常需要通過額外的付費課程來彌補缺課的部分。而一些貧窮的孩子由于負擔不起這些課費,在學術競賽中更加落后,加劇了柬埔寨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
柬埔寨的教育系統中還存在許多其他問題。柬埔寨的教師,特別是農村地區的教師,由于人數不足,往往不得不教授多個課程,而又因為教師當中一些人沒有得到足夠的培訓,進而降低了教育質量[7]。此外,教師的工資相對較低,學生和教師的比率高,班級規模大,以及學校基礎設施條件差等問題,都降低了孩子們接受教育的質量。
校外方面,家長對教育的認知不足也是一個大問題。在柬埔寨,由于父母缺乏對子女教育的參與,而對教育質量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許多成年人甚至難以滿足全家的基本物質需求,而往往忽視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許多農村地區的家庭要求他們的孩子幫助他們干農活,從而導致孩子從學校分心。
四、柬埔寨教育問題的思考
對于柬埔寨的教育問題,筆者認為最大的困難是解決教育可及性的問題。教育的可及對于適齡學童來說,可能是最大的公平。無論是經濟的差異、地區的差異、性別的差異,對于柬埔寨的孩童來說都可能是他們沒有辦法接受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因。要完全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很難,筆者認為只靠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努力是不夠的。筆者見到的可能只是柬埔寨一個地方、一所學校的孩子,相信還有更多條件更差的孩子所要承受的是更困難的問題。筆者近幾年也在極力地推動不同國家的支愿者加入改善柬埔寨貧窮孩童的學習狀況,每年通過組織演出和義賣為他們籌款用于日常費用支出。但是,如果沒有國家層面的大規模投入和政策傾斜,很難改變現在的局面。筆者呼吁更多的社會人士加入該行列,共同幫助和改善柬埔寨貧窮孩童的生活和學習,使學齡兒童和中學生能接受到該年齡階段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http://uis.unesco.org/country/KH
[2] https://datatopics.worldbank.org/education/country/cambodia
[3] https://www.collegeforcambodia.com/mission
[4] https://www.apopo.org/en/who-we-are/our-mission
[5] https://www.theplf.org/about/
[6] https://www.ceicdata.com/en/cambodia/education-statistics
[7] http://www.oecd.org/pisa/pisa-for-development/PISA-D%20national%20report%20for%20Cambodi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