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定

現實中,老年人的養老狀態不容樂觀,贍養糾紛不斷,相當多的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贍養,在精神上受到打擊,物質上處于困境。那么,發生贍養糾紛,老年人如何維權呢?
敬老、養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關法律也規定了成年子女應該履行法定義務。比如《憲法》第四十九條“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薄痘橐龇ā返诙粭l“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薄独夏耆藱嘁姹U戏ā返谑臈l“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九條“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且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將承擔如下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
成年子女拒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據此可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依法裁判產生生效法律文書后,如成年子女仍拒絕履行贍養義務的,人民法院將依法采取拘留等強制措施予以執行。行政責任。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虐待或者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老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虐待家庭成員,被虐待人要求處理的;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扶養人的”,由公安機關對行為人進行行政拘留或者警告的處罰。刑事責任。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虐待老人或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老人,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條“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第二百六十一條“對于年老、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規定,構成虐待罪、遺棄罪,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遺囑約束。
根據《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崩夏耆丝梢酝ㄟ^遺囑處分財產,反向約束成年子女履行贍養義務。撤銷贈與。
有些成年子女在獲得父母贈與的資產之后,就不再履行贍養義務,但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的,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崩夏耆丝梢砸罁鲜鲆幎?,撤銷原來對子女的贈與,收回資產,維護其自身合法權益。起訴維權。
可以先尋求民政部門進行調解協商。如果協商未果,老年人可以向當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進行解決。以虐待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虐待家庭成員,只有情節惡劣的,才構成犯罪。虐待行為一般,情節較輕的,如一、兩次的打罵,偶爾的不給飯吃、禁閉等,不應作為虐待罪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