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奮勇
(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上海)
近年來,我國人工流產率呈現出逐步增長趨勢,主要因育齡女性對于人工流產危害存在認知不足或是避孕知識缺乏所致,尤其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其自身思想觀念變化,在基于醫療技術進步下無痛人工流產術已成為當下行人工流產者首選方式[1-2]。面對這一情況所體現是我國青年對于兩性知識認知匱乏及性教育缺失的窘境,同時基于手術本身對于女性身體的損傷,多數患者在行無痛人流干預過程中對手術及麻醉存在一種強烈恐懼、焦慮感,更以未婚未育女性較為嚴重,使其無法以較好的心理及生理狀態配合手術治療;這要求在對未婚未育女性進行人流術中展開必要的心理護理,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無痛人流主要是指在靜脈麻醉聯合下展開的人工流產術,即在吸宮流產手術基礎上應用靜脈全身麻醉,術中患者無痛感;為保障手術順利展開,術中使用麻醉藥物具備安全、有效特征,經靜脈給藥,30 s左右患者可進入睡眠狀態,隨后在其毫無知覺情形下展開手術。由于人流術中患者因緊張、躁動等易導致手術存在漏吸、子宮穿孔、吸宮不全等并發癥,因此無痛人流術更適用于初次妊娠、多次流產、剖宮產再孕及其精神因素難以配合者;整個手術流程簡單,吸宮術順利情形下3~5 min即可完成。但在實際應用中需注意對于存在麻醉禁忌癥、術前未禁飲禁食、妊娠10周以上、術前2次體溫均在37.5 ℃以上、生殖器炎癥未經治療、各類疾病處于急性階段者均不可展開無痛人流麻醉手術[3],同時在行麻醉干預前做好手術準備,即詢問患者既往病史并進行體檢,提出麻醉計劃,指導患者簽訂無痛人流手術及麻醉應用知情同意書;術前需引導患者排空膀胱,禁飲禁食,展開尿妊娠試驗;在麻醉前建立外周靜脈通路,密切監測患者血壓、呼吸、心電圖指標變化,查看患者對于麻醉藥物反應,對術前、術中及術后患者基本生命體征及其麻醉用藥量詳細記錄,依照相關要求填寫麻醉單。另一方面,鑒于患者對無痛人流麻醉手術存在恐懼、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在術前加強與患者溝通和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并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尤為必要。
心理護理作為整體護理干預的核心,它是指通過護理人員采用不同方式或途徑積極影響患者心理活動,以達到護理目標的心理干預方式[4];其貫穿于臨床治療整個過程,尤其在當前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下,心理護理干預在臨床診療工作中愈加重要。
隨著臨床醫學水平的發展,雖然無痛人流已經成為停止妊娠的首選方法,但在執行無痛人流的過程中,首先,患者對于手術的疼痛存在較大的擔憂,從而對女性造成較大的恐懼感,雖然無痛人流的過程中患者并不能感受到疼痛,但對于女性而言心理畏懼感較為嚴重。其次,避孕失敗或意外受孕者,懷孕后精神緊張,情緒不穩定,患者內心希望盡快結束妊娠,但擔心手術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后遺癥,疑惑避孕失敗而再次懷孕的發生率。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欲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首先需充分尊重患者,始終將患者的感受放在首位,在實施無痛人流的過程中,不論患者的年齡、性別、職位、信仰、文化背景、經濟狀況及遠近親疏,都應一視同仁。同時無痛人流醫師與護理人員需注重自身形象,確保儀表端莊大方,與患者需進行耐心的溝通,促使其放松情緒,告知其無痛人流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提醒患者提前做好禁食操作,交流過程中態度需真誠和藹,主動向患者作自我介紹,尊重患者,保守患者隱私,并積極鼓勵其表達內心感受,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消除思想顧慮,解除緊張情緒,以積極的心態接受和配合手術。操作技術要熟練,動作穩、準、輕、快,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增加安全感、信任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以開朗、樂觀的情緒感染患者,使其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爭取早日康復。
4.2.1 手術麻醉前心理護理
在行麻醉及手術前,因患者缺乏正確認知而存疑,并呈現出緊張、恐懼、焦慮等負性心理,由于對麻醉及手術成功缺乏信心,擔憂麻醉效果不佳至術中疼痛等問題表現為失眠、沉默寡言、悶悶不樂等癥狀。因此醫護人員需加強與患者溝通,向其說明無痛人流手術流程、手術效果、麻醉方式、麻醉安全性及有效性等,告知麻醉醫生與操作醫生技術情況,讓患者安心,并說明麻醉體位與術前配合事項,告知其禁飲禁食重要性,對其提出的疑問與擔憂耐心解答與安撫[5];以親切、溫柔的語言多給予安慰和鼓勵,了解其最近飲食與睡眠情況,積極訴說無痛人流及術中所用麻醉藥物優勢,以消除內心顧慮。同時向其傳授肌肉放松法、深呼吸法、情緒轉移法等轉移不良情緒;必要情況下取得家屬配合,多愛護與關心患者,減輕心理壓力,克服負面心理,積極配合麻醉工作及手術治療展開。
4.2.2 手術麻醉中心理護理
在進入手術室后,因手術室陌生環境、缺乏親人陪伴、獨自忍受麻醉及手術痛苦,因此患者在心理上極易出現退縮、恐懼等癥狀,其角色增強,自身意志力降低。因此醫護人員需密切關注患者面色、情緒變化,可通過撫觸、肢體接觸等方式給予患者支持,在交流中注意面部表情,重視目光交流,麻醉操作中說話要大聲清晰,發音標準,保證患者可聽清楚,必要情況下可進行手勢示范,以肢體語言給予鼓勵,在完成穿刺后可以豎起大拇指方式表示肯定。同時調整室內適宜溫濕度,溫度以22~24 ℃為準,相對濕度以50%~60%為準[6],保證燈光光線柔和,讓患者生理上放松。同時指導其配合醫師取得舒適體位,使肌肉處于松弛狀態,盡最大程度將其對外界刺激反應降至最低,在患者情緒穩定后即刻展開麻醉干預。
4.2.3 手術麻醉后心理護理
無痛人流手術完成后,針對未清醒者,需使其保持平臥位,將頭偏向一側,以免出現誤吸;定時巡視,查看患者睡眠狀態,確保病室環境安靜、舒適,告知患者家屬麻醉后可能會出現不良癥狀及其注意事項[7];待患者意識逐漸恢復,于第一時間說明手術情況,消除其內心擔憂、顧慮,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多給予安慰和鼓勵,并指導家屬做好術后生理及心理支持工作,讓其從內心感受到被重視、被關懷。確認患者情緒穩定后,可以宣傳手冊、視頻等方式加大對避孕知識的宣傳力度,操作過程中注意動作輕柔;同時說明術后重視個人衛生,禁止使用刺激性食物,術后1個月禁止盆浴或性生活。
對女性,尤其是未婚未育的女性而言,無痛人流麻醉術的展開對其心理極易產生負性情緒,而不良心理狀態不僅會增加麻醉難度,也會提高手術風險;因此加強對其有的放矢的心理護理干預對于調整患者心態,使其積極配合麻醉及手術工作展開,確保麻醉順利進行,降低麻醉風險;這也是確保患者麻醉與手術達到預期的重要輔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