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琪淋
(廣西壯族自治區龍潭醫院,廣西 柳州)
心理壓力通常簡稱為壓力,主要是指人體的心理上受到某種帶有刺激性的事件形成無法承受的負荷,以上這種負荷將直接導致人體出現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身反應[1-2]。而護士在整個臨床護理工作當中所需要承受的各方面心理壓力,目前已經成為了一種職業性危險。同時,在醫院當中的門診科主要存在價值是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該科室是重癥患者,危重患者最為集中,且病種繁多,管理任務最重以及搶救的科室[3-4]。與此同時,該科室也最容易發生一系列糾紛、投訴或者是矛盾的地方。因此,處于該環境下工作的護士,其心理方面會承受不同的壓力,并且也是最突出的[5]。長時間的壓力會導致護士自身的調節壓力能力以及適應力不斷的被消耗,從而促使自身的機體平衡被打破[6]。長久下來不僅會對護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同時還會促使其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熱情不斷下降,最終導致整體護理質量下降。筆者針對急診科中的護士在心理壓力形成的原因方面進行分析,同時總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內容如下。
對于臨床收治的危重病人,醫院急診科是搶救的前線[7]。同時該科室病患流動性較大,來源較廣。每位患者的病情程度均不相同,但皆處于重、急和危三個級別。因此,對于護士方面的整體要求也比其他科室偏高。該科室的護士需要長時間的面臨死亡、意外傷害以及危重病等等一系列直接性的刺激,所以,處于該科室的護士在心理壓力方面與其他科室相比較更為突出[8-9]。據國外相關研究人員指出,護士尤其是急診科的護士更易發生。在2011年階段有研究人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針對北京的五家三甲醫院急診護士人員進行調查,其結果表明,有2/3的護士均出現工作壓力,同時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員對自身的工作極度不滿。而工作的常態分別表現為繁瑣的加班以及日常工作的超時等等。而國外相關研究人員指出,有2/3的急診科護士正飽受著極大的焦慮和壓力,同時長時間的壓力導致護理人員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嚴重的影響[10]。還有研究人員通過試驗指出,處于急診科的護理人員有100%幾乎都存在著職業的倦怠,而引起這樣的現象發生,其核心因素為心理壓力過大。急診科護士會出現恐懼、抑郁、強迫以及焦慮等一系列負面情緒在國內是極為常見的。同時,該科室的護士在處于極為繁重以及緊張的工作環境當中,內心所需要承受的壓力非常大,對自身工作質量以及身心健康均造成極大的影響,部分護理人員還會出現睡眠障礙、頭痛以及疲乏感等等一系列軀體癥狀。針對急診科中工作護士所承受的壓力,必須增強社會政府相關部門、醫院管理部門乃至急診科護士自身的關注力度[11]。
最近幾年,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發展,也帶動了國內醫療事業的改革。雖然在醫療改革方面有所進步,然而整體來看國內的醫療保障水平還是處于一個偏低的狀態。由于醫療需求以及醫療服務模式兩者之間處于一個不平衡的狀態,促使醫院發生醫患糾紛事件的概率不斷上漲。同時,醫療對于自己過高期望值、醫患之間認知的差異以及醫療開支的高昂均導致醫患糾紛事件的發生率不斷提升,同時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急診科具體存在價值是為了搶救危重癥患者生命,與其他臨床科室相對比,醫患關系的緊張程度以及診療緊迫性顯著偏高。該科室所救助的患者病情較為復雜,就目前的醫療來看,基本是很難達到預期所想要的治療效果。當急診科的護士面對搶救危急患者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進行一定的交流溝通,再加上部分患者的家屬乃至患者自身在情緒方面都較為激動,因此,常常出現家屬將不滿或者是患者出現的不滿全部遷怒于急診科的救治人員身上[12-13]。而現今,根據國內的相關法律規定,針對急診科的護士沒有有效的保護條律,這也促使該科室的護士人身安全無法得到保障。目前,因為醫患之間的糾紛所帶來的一系列惡性傷醫事件越來越多,均導致急癥科的護士心理壓力不斷上升[14]。
通常醫院的急診科主要收治的患者為生命受到威脅的重癥患者,或者是具有極強特殊性的患者。通常該科室的患者病情變化較快、危重患者多以及昏迷患者多,并且大部分急診患者在病情方面均具有多變性、突變性和易變性等特點[15]。同時,在對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突發事件較多,而患者發生意外死亡的概率偏高,促使該科室的護士長時間受到垂死狀態以及死亡狀態的刺激,對其心理方面造成一定的壓力,促使身心疲勞、心理緊張。長久而繁重的工作量以及高度的緊張感均會對護士的工作狀態造成影響,再加上在臨床中護士人員受到一定的限制,導致急診護士需要長時間地處于一個高壓狀態[16]。
由于該科室的護士與患者之間需要創建關系的時間較短,但是其要求偏高。護士不僅需要面對患者,同時還需要面對患者的家屬,無法滿足每一位患者以及家屬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很容易引起患者自身以及患者家屬與護士之間產生矛盾,從而增加了護患糾紛事件的發生概率[17-18]。具體相關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大部分的護士都認為自己所做的工作無法得到患者家屬以及患者的支持與理解,急診科護士和患者家屬之間的交流效果較差。并有將近一半的醫護人員認為,導致心理壓力出現的實際原因是來源于患者家屬以及患者自身的不支持、不理解。
如今很多人對于護士的認可度欠缺,導致在社會的地位當中并不受到重視,臨床最為常見的現象是重醫輕護。大部分患者認為醫生才是應該被重視的,而護士只是一個輔助,并沒有太大的關注性,從而引起了對于護士該有的尊重與理解不斷缺失。無論護士人員如何的付出,也得不到相應的認可。并且護士的收入以及高風險之間差異較大,促使護士無法認同個人價值以及職業認同感不斷缺失。長此以往,高負荷以及高壓狀態下工作的護士,極易形成職業倦怠感。
對于處于危重癥的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因此,護士往往會在極短的情況下無法對患者既往病史進行詳細了解,便開始進行搶救工作,有的時候根本就無法采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與其他科室相對比,該科室的護士的職業危險因素顯著偏高。與此同時,目前所有醫務人員面對的最為嚴重的職業危險因素其一便是針刺傷,針刺傷所帶來的傳播性血液性感染危險性遠遠大于任何途徑,與其他的科室相對比,急診科以及門診注射使出現針刺傷的發生概率顯著偏高,導致該科室的護士在心理壓力方面不斷增加。
隨著國內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更新以及新儀器、新技術、新項目的不斷開發與使用,增加了護理工作的技術要求以及復雜程度。對護士的心理壓力造成了影響。就急診科而言,該崗位對于護士的要求更高。倘若護士自身的知識老化,則無法滿足現今急診護理工作的需求,引起自己自信心的缺乏,從而增加心理壓力。
需要對護理人員營造一個舒適且和諧的搶救室工作環境,將不同的醫療用具以及醫療設備擺放在指定位置,方便護士和醫生在對患者實施搶救的過程中,能夠第一時間便找到所需要的用具,避免發生醫療用具混雜的現象出現,爭分奪秒地搶救患者生命。
提升護士的編制,將后勤的系統不斷完善,降低非護理性工作。并將護士的薪資以及地位不斷提升,提升對護士的勞務價值重視力度,讓護士對自身的報酬滿意。為護士提供優質的工作環境,從而增強護士的工作效率[19]。加強對護士信心以及自尊心的保護,提升護士在社會應有的地位。
加強護士的人才培訓工作,醫院可在規定的時間內舉辦培訓或者是講座等活動,以此來提升護士的個人綜合素質。通過開展培訓活動或者是講座,有效提升護士的護理理念,拓展視野,盡最大努力去滿足護士的求知欲望。同時,醫院還可向急診科護士,進行相關法律知識的普及,從而提升護士知識范圍,更好地保護自身權益。增強職業防范認知度,避免受到職業危害。
不僅需要增強管理者以及醫院的重視力度,同時還需要增強護士自身對于自我調節能力的重視。提升個人的心理素質,面對工作中的挑戰,采用積極心態去應對。由于急診科室的特殊性,該科室的護士需要提升學習能力、搶救程序、科室病情變化規律以及應急預案等等。增強個人對突變事件的處置能力,提前做好應對事件的心理能力,對于每一個醫療儀器、護理技術、設備的操作規范、急救理論知識等方面都需熟練掌握。在面臨突發事件的時候能夠從容面對,緩解精神緊張狀態以及工作壓力。在進行工作的時候,需要采用有效的溝通技巧,與患者和家屬進行交流,認真且耐心地回答患者與家屬提出的疑問,從而增強護患之間的信任度以及理解,避免醫患糾紛事件的發生[20]。
急診科應定期開展急救技能以及專業知識的培訓活動,讓急救操作技能以及相關程序更加深刻,對護士以及其他工作人員均能夠對各項設備儀器的操作流程熟練掌握,定期進行考核和演練,以此來提升護士的應變能力。合理地進行排班,年輕護士、護師以及主管護師三者之間需要進行合理搭配,對于年齡較輕的護士,可進行針對性的培訓,以此來提升個人的應變能力,降低醫患糾紛事件的發生概率。對于護士的心理素質方面,加強培訓,提升個人心理調節能力。在進行培訓的過程當中,需要提升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識培訓,同時還需提升日常業務心理相關的探討與學習。急診科室可定期開展與心理衛生健康相關的一系列活動,同時還可舉辦心理咨詢活動,提升護士自我調節技巧,長時間保持心理健康。
增強醫院管理人員對于護士的重視力度,針對護理人員工作安排給予有力的支持,同時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安慰。在工作環境、人員安排以及組織結構等方面,多為護理人員利益進行考慮,讓其能夠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存在。
急診科護士需要創建自我應對系統以及自我調節系統,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壓力,可采用身體放松或者是音樂療法來進行舒緩。堅持自我愛好,在工作的空閑之余,用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填充,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壓力效果。也可以通過向社會支持系統尋求幫助,從朋友和家人等方面來尋求理解和支持。
總而言之,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對于以上兩方面的重視力度也發生了改變。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上升,維權意識也隨之產生變化,以上現象均促使急診科護士的工作壓力以及心理壓力不斷增大。因此,需要對急診科護士心理壓力以及工作壓力的現狀連同相關形成因素進行徹底的分析研究,從實際狀況出發,增強社會以及醫院管理部門對護士的理解和支持力度,制定有效的措施方案來緩解護士的壓力,促使護士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整個護理工作當中,以此來提升急診護理質量與效率,減少醫患糾紛事件的發生概率,提高家屬以及患者對于護理服務質量的滿意度,促使整個幾種護理事業能夠健康持續的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