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磊
(江蘇省邳州市人民醫院,江蘇 邳州)
選取我院城北分院麻醉藥品管理人員情況,城北分院藥房用藥登記資料、麻醉藥品登記專用賬冊及出入庫票據,城北分院HIS系統收集的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麻醉藥品使用數據信息和麻醉藥品處方信息,藥品采購部門登記資料及藥庫工作人員情況,麻醉藥品重點使用科室及護士交接班記錄的登記情況,麻醉藥品管理機制及目前我院麻醉藥品管理體系資料等作為分析對象。同時結合《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麻醉藥品管理辦法》《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規定》中相關方案分析我院在麻醉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提升麻醉藥品管理質量。
麻醉藥品專用卡是病患在特定的醫療單位開具麻醉藥品的憑證,由于部分醫療機構并未對專用卡建立管理網絡,從而出現“一人多卡”的現象,同時還有部分病人住院接受治療出院后辦卡,之后病人可能已經無需麻醉用藥或死亡,而其家屬仍持有麻醉藥品專用卡,可通過該卡繼續購買相關麻醉藥品,流入黑市進行非法交易,對社會造成不利影響[1]。還有些病人會出現在出院后由于特殊原因未能及時辦理專用卡但確急需用藥的情況,引起紛爭,從而加深醫患之間的矛盾。因此,為了加強對麻醉藥品專用卡的有效管理,還需完善網絡化管理,全程跟蹤專用卡的發放和使用情況,以免非法使用。
根據相關規定,麻醉藥品注射劑用量一次不得多于3 d的基礎用量,控釋劑處方一次不得多于15 d的基礎用量[2]。但大部分晚期癌癥病人出院在家中治療,而醫務人員難以隨時監控,無法對病人的具體病情或癌痛程度進行有效評估,也無法指導病人或家屬正確的鎮痛劑量。同時重癥病人因身體活動能力受限,主要由其家屬代取麻醉藥品,醫生只能憑借親屬的描述開具處方,該種情況下極易因病人或親屬描述有誤而與實際情況不符合,導致藥品劑量過多;或部分病人難以承受病痛折磨,希望大劑量使用鎮痛藥物達到鎮痛的目的,而忽略或不重視過量麻醉藥物帶來的毒副作用,在短時間內找不同的醫生開具多張處方,雖然每張處方劑量均在合理范圍內,但積累起來遠超出合理范圍量,從而導致病人麻醉藥品用量過多,對藥物產生極強的依賴性或毒副反應,對病人身體帶來不利影響,同時也為麻醉藥品的管理造成困擾[3]。
如病人或家屬取藥時未登記完全相關信息,或麻醉藥品丟棄的余液未明確規定處理方案或未注明余液量。
通常情況下,在對病人使用麻醉藥品注射劑、貼劑的藥品批號應與處方上登記的信息一致,急診科室在使用麻醉藥品針劑、貼劑時也應登記病人所用針劑、貼劑的批號,但實際應用中,部分醫務人員由于工作忙碌一時疏忽而忘記,導致在對麻醉藥品使用情況進行整理分析時無法一一對應。
醫療機構中使用的麻醉藥品質量與醫療活動的安全性存在直接聯系,而麻醉藥品質量與藥品的儲存和包裝等因素有關,特別是一些材質特殊的麻醉藥品,可能對儲存環境或包裝有特定的要求,在使用前不得拆開包裝等,即在藥品使用有效期限內如藥品的儲存條件或包裝出現了改變或異常,就會造成麻醉藥品失效、變質等問題[4]。如臨床中嗎啡這類麻醉藥品是遇水溶解,就要求該類藥品的儲存條件應是干燥、陰暗及通風的環境,且需密封保存,若相關管理人員在存儲或包裝該類藥品時未嚴格遵循相關規定進行操作,則會影響到該類藥品的藥效及安全性。
在我國三乙醫院的麻醉藥品管理中,麻醉藥品的需求和采購是非常重要的,在確保滿足臨床需求的同時,由于藥物有效期等因素,還要確保采購的數量、品種與實際需求相符合,避免過量積累導致資源浪費。同時負責采購的工作人員要確保麻醉藥品供應廠家具有合法性質,產品質量經過國家質量檢測認證,通過整理分析醫院臨床各科室對麻醉藥品的使用情況、所需藥品種類、需求數量,結合以上情況進行采購。
(1)醫院采購人員在進行采購麻醉藥品時,需要制定采購計劃,經相關部門審核批準后,才能按照采購計劃到供應廠家進行購買。(2)做好出入庫管理,當麻醉藥品采購回醫院后,需要對采購藥品進行驗收,做好藥品登記。(3)規范麻醉藥品的儲存和使用制度,如上文中提到的對于材質特殊的麻醉藥品有特殊的要求,或不同的麻醉藥品對儲存和包裝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麻醉藥品的儲存管理中應當按照符合藥品儲存要求的條件進行儲存和包裝;同時要加強對藥庫的管理,批號追蹤管理,避免偷取等事件的發生。(4)落實“三級”管理和“五專”管理,即做好藥庫、藥房、病區管理和實現專人管理、專冊登記、專用賬冊、專用處方、專柜加鎖;以便于及時了解麻醉藥品的使用量、去向等信息,并對用藥情況及用藥對象進行詳細記錄,對于不符合使用麻醉藥品的病人應當拒絕為其提供麻醉藥品[5]。
(1)優先選擇口服給藥,口服用藥的方式相對于注射給藥而言更易于掌握用藥劑量,且便于出院病人長期用藥。(2)按階梯給藥,即根據當前階段癌癥病人的疼痛程度以及相關病理進行評估后選擇相對應的鎮痛藥物,若病人疼痛程度較輕可以選擇解熱鎮痛型藥物;若病人病情或疼痛程度為中度則可以給予弱阿片類或輔助性鎮痛藥物;若病人病情或疼痛程度嚴重需給予強阿片類藥物。(3)按時用藥,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用藥,無論用藥時是否出現疼痛感,均按照規定時間用藥,而不是按需用藥。(4)個體化給藥,同時麻醉用藥還應結合個體差異用藥,根據病人的實際需求逐漸增減劑量直至病人疼痛感消失,不同的病人其用藥劑量也有所差異[6]。注重麻醉藥物的使用細節,密切關注病人服藥后的效果和反應,以便于及時調整用藥方案,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后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降低藥物副反應對病人機體的不利影響。此外,還需注意以下幾種情況麻醉藥物不宜聯合使用,兩種同一階梯的麻醉藥物、二三階梯藥物[7]。
使用的針劑、貼劑批號必須與登記的一致,并要求取藥后交回原空瓶、原舊貼,針劑余液丟棄時需注明,并在處方單上詳細標注,認真核查病人的相關信息是否正確一致;麻醉藥品處方顏色也有明確的規定,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應使用粉紅色處方,第二類精神藥品應使用白色處方,若顏色不對需退回改正[8-9]。
由于部分重度癌癥病人對麻醉藥品的需求量較高,且大部分是在家用藥治療,而病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死亡,為了避免病人治療無效后其家屬未將剩余的麻醉藥物和專用卡歸還,醫院可以建立押金體制及網絡化管理體系,在病人治療無效后可通過退還未用完藥物和專用卡的方式退還押金,同時還可以監督專用卡是否被用作非法交易。
麻醉藥品具有麻醉中樞神經的作用,在臨床中常用于各種外科手術及癌癥病人中,主要發揮鎮靜鎮痛的作用,但不合理使用會導致使用者產生藥品依賴性,對其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麻醉藥品是醫療活動中重要的醫療資源,隨著麻醉藥品種類以及需求量的增多,對于麻醉藥品的管理也出現了更多的問題,從而影響到治療的安全性;本文對我院麻醉藥品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使用情況等多方面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規范麻醉藥品安全與質量管理、落實三階梯止痛原則、加強麻醉藥品審核及對麻醉藥品專用卡的管理等解決策略,以促進我院麻醉藥品使用的安全性和科學性,并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