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
(江蘇省中醫院,江蘇 南京)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 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國際糖尿病聯盟(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2017年第八版糖尿病地圖顯示,中國有1.21 億人患有糖尿病,其中60%~70% 存在DPN[1,2]。DPN 是指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癥狀表現復雜多樣,累及運動神經時導致足畸形,累及自主神經則出現皮膚干燥、易引起細菌感染,累及感覺神經時使足部對外界的抵御能力、異物或冷熱感受下降而易受傷形成潰瘍,潰瘍加重可致截肢致殘,DPN 的致殘率高達46.6%。DPN 患者因疼痛、失眠等癥狀導致其生存質量較差,同時有負性情緒及社會功能障礙。人們對于DPN 的認識淺顯和處理不當,每年都會花費較高的醫療費用。由此可見DPN 增加了患者、家庭以及社會的負擔。因此,積極干預DPN 是極為要緊的公共衛生問題。本文就我院治療護理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總結,現報告如下。
2019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在江蘇省中醫院糖尿病門診就診的DPN 患者3 例:男性2 例,女性1 例;年齡分別為47 歲、57 歲、59 歲;糖尿病病程分別為3 年、11 年、20 年;均為退休人員;身體質量指數(BMI) 分別為25.91kg/m2,26.72kg/m2,27.44kg/m2;均經濟狀況一般(月收入2500~3000 元);均會使用微信手機。
2.1.1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表現
四肢麻木、夜尿多,2~3 次,足部皮膚干燥、皸裂,舌紅、苔薄、脈弦,證型均為陰虛血瘀;1 例足部刺痛感時作,夜寐欠安;1 例視物模糊,雙足、膝關節及肩周關節怕冷。2 例均有高血壓、冠心病病史。
2.2.1 基礎原發病的治療
降血壓,保護心臟功能,調整降糖藥物及胰島素的治療方案,控制血糖水平。
2.2.2 周圍神經病變治療
服用依帕司他糾正代謝紊亂,硫辛酸膠囊拮抗氧化應激,甲鈷胺營養神經。
2.3.1 護理評估
2.3.1.1 病史評估
(1)既往史:是否有糖尿病并發癥、有無潰瘍史、是否吸煙。
(2)血糖控制、營養狀況、過敏史、用藥情況、家族史、心理健康。
2.3.1.2 足部評估
麻木、疼痛和感覺異常;足背動脈搏動;皮膚顏色、皮溫、有無水腫、真菌感染、干燥、皸裂;骨關節畸形,如拇外翻;鞋襪內外面及是否合適。
2.3.1.3 實驗室檢查
理解患者的肝腎功能、血脂、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等檢查結果。
2.4.1 足部觀察
就診時先對患者的足部有大致了解,然后教會患者自我足部檢查,運用自制足部卡片告知患者觀察項目,圖形并茂使患者一目了然,包括足部有無淤血、硬皮、變形與腫脹、干裂及傷口、皮膚變色或發紅、足癬、向內生長的腳指甲、胼胝雞眼、水皰等。皮膚有發紅或水皰時是皮膚受到摩擦壓力原因,要及時減壓。檢查時需全足檢查,包括腳面、腳底和腳縫,借助鏡子檢查腳底,其中1 例患者視力模糊,指導讓其家屬幫助檢查腳底皮膚情況。當遇到特殊情況不明了時,可以通過微信拍下圖片進行咨詢。
2.4.2 足部護理
(1)中藥足?。夯颊咦C型均為血瘀型,采用本院中藥足浴協定方,主方為:蘇木、乳香、沒藥、紅花等,紅花有止痛活血、蘇木有舒經活絡的功效,沒藥、乳香有散瘀定痛、活血行氣功效,共同起到散寒除痹、通絡止痛的作用。足浴時間在每晚19~21 點進行。足浴前家里環境保證門窗關閉,溫度溫暖宜人。告知患者足浴前檢查雙足皮膚,如果皮膚破潰,則不進行足浴。足浴中、后自我觀察感受有無頭暈、面赤的情況,或足部疼痛、水泡、皮膚發紅情況的出現,出現上述情況立即停止足浴。水溫不可過高,防止出現足部損傷,水溫調節宜為37℃~40℃,并保持恒溫,先用手感到水溫合適后再下腳。藥液浸泡沒過踝關節,時長20 分鐘,微微出汗為宜。足浴完畢,用溫水清洗雙足,用柔軟的毛巾輕輕吸干水分,不要用力磨檫,使足部各位置干燥,尤其是趾縫間,為了預防皸裂,需涂抹潤膚膏,但趾縫間不可涂抹。同時飲用200mL 左右溫開水。
(2)穴位按摩:通過特定穴位按摩可通經活絡,通達氣血,調整陰陽,改善DPN 癥狀。3 例患者均有下肢麻木情況,1 例患者偶有刺痛感,所以選擇足三里、陽陵泉、太溪、涌泉穴。先邊示范邊講解足部的按摩基本方式方法,然后進行現場考核,使其能達到自我按摩的程度,同時給予患者穴位按摩小視頻,保證患者回家后不易忘記。按摩方法用拇指在穴位上輕柔的環旋活動,力度以自身耐受為宜,每個穴位按摩時間為5 分鐘,按摩結束后由從膝關節到踝關節輕捋小腿腓腸肌15 分鐘,在每天中藥足浴后進行1 次。
(3)合適的鞋襪:運用教具向患者展示正確的鞋襪。選擇厚底平跟鞋,鞋碼要比實際腳碼大半碼,能系帶,透氣性好,前部要足夠寬和深。購買新鞋時間宜在下午,先試穿半小時,確保腳部無擠壓和摩擦后再長時間穿著。少穿拖鞋及露腳趾的鞋子,避免不穿襪子穿鞋。襪子選擇吸水淺色松軟的棉襪,每天清洗更換襪子。穿著前檢查襪子各接合部位縫線是否平整,有無破洞或補丁,鞋面有無破損或內里有無粗糙造成摩擦的區域,倒置抖動鞋子確保鞋內無異物。1 例女性患者初診時喜好穿高跟鞋,經指導后每次就診時穿著均為平底鞋。
(4)指甲及胼胝的處理:3 例患者腳指甲均有增厚的情況,且指甲形狀均為弧形。教會病人趾甲剪成平直的一字形,防止修剪過度引起嵌甲,用鈍頭銼刀磨平趾甲邊緣。避免到修腳店修腳。避免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學制劑處理,當有過厚的老繭應由醫院專業人員進行修剪,防止壓力性潰瘍的發生。
2.4.3 飲食管理
(1) 科學飲食,攝入富含微量元素、高蛋白、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根據患者情況選擇不同飲食宣教手段,1 例患者思維計算能力較強,指導其運用食物交換份的方法,發放相應的熱量食譜宣教資料,教會患者運用薄荷營養師APP 進行熱卡的換算。2 例患者則采用簡便的“手掌法則”進行食物營養搭配。
(2)中醫特別強調辨證施膳,可多吃山藥、薏米、芝麻等利水、滋陰補腎食物,指導患者平素可用決明子、菊花、鮮石斛泡水代茶飲,常飲枸杞麥冬菊花茶,進食活血化瘀食物,如:黃鱔、赤豆、木耳等,教會患者特色食療方:洋蔥燒黃鱔。
2.4.4 運動鍛煉
指導患者于餐后1 小時進行30-60 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快走等,運動量以微微出汗,能講話但是不能唱歌為宜,每周運動至少5 次,運動時最好有人陪伴,備好急救卡和糖果,運動間歇期間適當飲水或加餐,防止低血糖,并配合手指伸展、肢體屈伸、踮腳、踢腿運動,以促進肢體血液循環,上下午各30-50 次,以促進肢體血液循環。運動前后各進行5 分鐘的準備和放松運動。因2 例患者有高血壓、冠心病,特別強調運動禁忌,血壓超過180/120mmHg,活動時有胸悶胸痛時不可運動。護理人員通過微信關注患者有無關節或肌肉疼痛、潰瘍風險,及時指導運動。
2.4.5 情志護理
與患者溝通交流中,分析出其負面情緒存在的原因,1 例因為疼痛、失眠,情緒焦慮;1 例視物模糊,擔心造成家里負擔。因此,護理上盡量應用針對性措施來改善和緩解患者心理負面情緒。向患者詳細介紹DPN 的病因、表現、預后、注意事項等,提高其對疾病的認識和重視;不斷進行鼓勵支持,介紹成功案例,每天微信問好;應用心理暗示、全身放松訓練、音樂療法等手段使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讓患者和家屬面對面溝通,將關心和擔憂述說出來,解開彼此心結。
2.4.6 隨訪
記錄患者的家庭住址和隨時聯系方式,建立微信群組等,以電話或即時短消息的方式督導、追蹤患者情況,2 周1 次,了解其用藥、飲食、病情、血糖水平等,對出現的問題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法。每月組織專題DPN 講座,并讓患者分享自護心得,互相交流成功經驗。建議患者每3 個月到醫院進行足部篩查。
通過精心護理隨訪,3 例患者四肢麻木較前好轉,血糖控制平穩;睡眠質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掌握足部護理相關知識。3 例患者護理期間足部未出現破潰。
DPN 的發作隱匿,進展緩慢,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質量。我們通過指導患者足部檢查、足部護理、鞋襪的選擇、促進下肢循環、進行適當心理干預、采用中醫護理特色技術、及時隨訪,提高患者自我足部護理能力,改善患者疾病癥狀,減輕患者心理及經濟負擔。但對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居家護理及健康行為的研究較少,尤其是運動方面和患者心理健康領域,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思考;另外,進行循證支持下的針對性護理能更好的服務幫助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