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旗縣人民醫院(473300)王學新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一種產婦妊娠期并發癥,發病時間為妊娠20周后,我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率為9.40%,是孕產婦主要死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娩期常見并發癥為產后出血,嚴重影響孕婦及圍生期嬰兒生命安全[1]。本研究選取74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后出血患者,旨在探討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74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后出血者,根據建檔時間分為常規組(37例)、研究組(37例)。常規組年齡25~43歲,平均年齡(33.92±4.45)歲,孕周38~41周,平均(39.86±0.57)周,產婦類型:初產婦17例、經產婦20例;研究組年齡26~44歲,平均年齡(34.91±4.45)歲,孕周39~42周,平均(40.11±0.55)周,產婦類型:初產婦19例,經產婦18例。兩組一般資料(年齡、孕周)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符合《婦產科學》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斷標準[2];產后出血者;單胎妊娠者;簽訂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子宮畸形者;心、肝、肺、腎功能障礙者。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檢測血壓、心率、體溫,若有異常報告醫生;保持病房溫濕度;指導飲食變換。研究組給予優質護理:①健康宣教:講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及治療成功案例;②出血護理:將嬰兒與孕婦接觸,并引導嬰兒吸吮乳頭,促進催產素、奶水分泌;記錄產后出血血液顏色、血量;護理人員對孕婦下腹部按摩;預備急救物品、器械。③心理護理:分娩成功后,告知患者新生兒情況,并積極與患者溝通。④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24h陪護,監測病情發展情況,主訴或發現異常,及時上報醫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后1d出血量;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運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測評,包含19項,每項計為1~5分,具體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將一般滿意、滿意、非常滿意計入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產后1d出血量 研究組產后1d出血量(550.79±145.20)ml,常規組產后1d出血量(700.20±150.28)ml。研究組產后1d出血量明顯低于常規組(t=4.391,P<0.001)。
2.2 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非常不滿意1例,不滿意1例,一般滿意8例,滿意11例,非常滿意16例,總滿意度為94.59%(35/37);常規組非常不滿意4例,不滿意7例,一般滿意8例,滿意10例,非常滿意8例,總滿意度為70.27%(26/37)。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χ2=7.559,P=0.006)。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產科重要并發癥,由全身小動脈痙攣所致,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易引發心腎衰竭、腦出血等,且隨著生活方式、飲食改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威脅嬰兒及孕婦身心健康。研究顯示,優質護理能降低產后出血率,改善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后1d出血量低于常規組(P <0.05),可知優質護理能改善產后出血情況。優質護理通過孕婦、嬰兒接觸,緩解孕婦因出血產生各類負性情緒,提高孕婦治療信心,通過新生兒吸吮乳頭等方式加強宮縮力度,從而降低產后出血量。本研究還發現,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4.59%)高于常規組(70.27%,P<0.05),可知優質護理能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優質護理經健康教育,為孕婦產后出血做好心理準備,提高孕婦治療依從度及治療信念,通過心理護理、24h陪護以及提前安排好急救物品,預防并發癥發生,疏解孕婦負性情緒,保障孕婦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產后出血,能減少產后出血量,提高護理滿意度。優質護理運用時需注意:護理人員要了解孕婦需求,提供舒適性護理;需要與孕婦積極溝通,了解孕婦心理狀態,便于安撫;及時根據孕婦情況,調整護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