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雅,黃健銘
(1.重慶醫科大學 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預防醫學專業,重慶 401331;2.重慶醫科大學 第二臨床學院臨床醫學專業,重慶401331)
自2019 年12 月份湖北省武漢市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以來,疫情逐漸蔓延至全國各地[1]。世界衛生組織1 月30 日正式將新冠肺炎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在全國捐贈物資、派遣醫療隊員等等的努力下,截至2 月25 日,全國已有23 省實現新增病例零增長[3]。
在全國疫情已初步控制時,習總書記提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4]。國務院也發布了《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下稱《指南》)[5]。但由于各地人口驟增,落實《指南》的要求尚存不小壓力。本文在總結近期疫情防控重點,結合復工復產有關通告基礎上,探討新冠肺炎流行時期,復工復產對于城鎮疫情防控造成的壓力及對策。
1.1 存在問題。①交通工具中人員相對密集且環境相對封閉,容易導致疾病傳播。②目前在交通防控中尚無簡便確診的手段,主要是依靠體溫、呼吸道癥狀篩查疑似病例[1],容易漏篩患病高風險的人。③據預測,2 月19 日至3 月15 日全國返程返工客運量約有4.33 億人次[6],需考慮疏散客流從而防止疫情擴散。
1.2 處理方法
1.2.1 限定交通運輸工具的客座密度:除限定客座率不超50%[7],需限定長途客運班車、包車等乘客至少間隔1-2 個座位,并正確佩戴好口罩。
1.2.2 提高新冠肺炎檢測準確性:可選用風險人群大數據平臺(輸入姓名身份證查詢是否為密切接觸者)[8]、出示各地健康碼等結合體溫檢測提高新冠肺炎篩查準確度。
1.2.3 高速路口施行雙側通行預約制度:各路口限定每日通行的時間和通行量,通行人員預定通行時間和進出路口進入城鎮,避免造成擁堵。
2.1 存在問題。①復工城鎮返工人員大量增多。以成都市為例,復工人口流動量預測為737 萬[8],而這些人員隔離多為自行居家隔離,因此其居住社區的防控成為一個問題。②無復工人員居住社區的居民容易放松警惕,增加了發生感染的可能。③復工人員購買物資等行為對于超市等居民流量大的場所會產生一定安全隱患。
2.2 處理方法
2.2.1 有復工人員居住社區的防控:企事業單位提前統計員工居住社區,并將社區信息及時報告衛生部門。由衛生部門統一通知社區防控人員,加強衛生宣傳與嚴格控制出入管理。在復工人員隔離期間,可有安排專人為其購買必須生活物資。
2.2.2 無復工人員居住的社區管理:因疫情尚未結束,且復工時期人流量難免增加,仍需加強居民個人防護宣傳。進出入社區人員登記與上報工作不能松懈,社區居民居住人口也應及時更新。
2.2.3 加強居民流動量大場所的監控:對超市、藥店、菜市場等人流動量大的區域,應限制開放時間,定時徹底消毒。
3.1 存在問題。①基層防控人員的過度疲勞,不僅降低人體的機能,還增加了猝死的概率。2 月28 日,已有49 位民輔警在防控過程中犧牲[9]。②防控人員因其在外奔波的時間更長,較一般人發生感染的機會更大。又因新冠肺炎可有不典型表現而容易漏篩[1],導致病毒的擴散。③目前如餐飲旅游業、中小企業復工困難,中小企業復工率僅接近30%左右[10]?;鶎臃揽厝藛T無法從外部及時獲得食物供給。
3.2 處理方法
3.2.1 制定并執行輪班制度:嚴格執行輪班制度,保障基層防控人員的休息。事先制定應急人員的調配制度,一旦人員出現不適,可及時頂替,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3.2.2 完善基層人員定期體檢流程:除每日例行的體溫、呼吸道癥狀的檢查之外,應每隔3-7 天進行核酸檢測,詳細詢問工作路線及接觸史。
3.2.3 防控人員就餐問題的解決:允許一批具有一定實力的餐飲企業先復工,調配蔬果肉類支持食品生產。同時統計好需要食物的防控人員人數,安排裝車配送。
4.1 存在問題。①安排企業復工的同時兼顧疫情的穩定控制成為一個難點。②即便做好了《指南》的宣傳,企業防控落實仍有可能存在沒有做到位的情況。③因保障企業防控到位導致防控人員側重點偏移,可能造成整個地區防控的效率相對下降。
4.2 處理方式
4.2.1 事先進行摸底排查,分批復工:以縣為單位摸清各地企業的數量、類型。通知負責人員將復工時間上報,經過許可才能復工,復工時進行登記。與居民生活更密切相關的企業(口罩、糧油企業等)先復工,其他企業逐步返工。
4.2.2 衛生監督管理的加強:疫情期間增加對企業工廠的檢查頻率。除原有職業衛生方面的各種檢測指標體系以外,增加人員核酸篩查的指標,收集備份企業疫情防控有關資料,并將各企業監管職責落實到人。
4.2.3 區域進行分區分類管理:重點監測疫情風險較高區域或企業密集區域。在監測與消毒頻率、篩查方法的準確度、資料收集的完備度與遵循流程方面要更嚴格。其他地區可稍放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