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第六人民醫院(462000)趙麗紅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足月單胎頭位初產婦,按照入院順先后序分兩組,各5 1例。對照組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6.81±2.48)歲;孕周36~41周,平均(38.24±1.06)周。觀察組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6.72±2.51)歲;孕周36~42周,平均(38.57±1.11)周。兩組年齡、孕周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納入標準:選擇自然分娩的足月單胎頭位初產婦;產前檢查正常者;產婦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分娩干預,按照傳統交班制度進行干預,其分娩過程分階段進行管理,待產室、產房和產后觀察室均由助產士負責,工作采取8h輪班制,1名助產士同時觀察多名產婦,按時聽胎心,觀察宮縮頻率和強度,記錄產程進展情況,觀察宮口變化,指導正確運用腹壓。觀察組給予背景音樂聯合助產士全程陪伴分娩干預,助產士采取彈性上班制度,初產婦入待產室直至分娩結束均由同一位助產士全程一對一指導。具體干預措施如下:①了解產婦具體基本情況和宮縮特征,對其分娩風險進行評估,提高分娩安全性。依據產婦對自然分娩的認知度,進行個性化健康教育,詳細介紹分娩過程,告知產程中需配合的注意事項,緩解產婦緊張、恐懼情緒。②產程中助產士應鼓勵產婦積極配合,積極與產婦溝通,了解其感受,并對體位進行指導。依據產婦個人喜好播放輕音樂,指導產婦傾聽并深呼吸,轉移注意力,減輕疼痛感。對于產婦的疑慮應及時解答,緩解焦慮情緒,消除顧慮。③產程進入活躍期晚期和第二產程時,鼓勵產婦飲水和進食,指導宮縮時正確腹壓方法,并告知產程持續時間,提醒在宮縮間歇期應保存產力,適當休息。④產后在產房觀察室陪伴產婦2h,觀察產后的出血量,了解子宮收縮情況。
1.3 觀察指標 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量:分別記錄分析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總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量;觀察記錄新生兒黃疸、窒息和胎兒窘迫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以SPSS23.0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量 觀察組第一產程(4 0 7.5 8±7 0.2 5)min、第二產程(2 9.3 4±1 5.4 8)min、第三產程(6.8 3±1.2 8)min 和總產程(4 4 3.7 5±7 3.1 8)min 均短于對照組的(4 7 9.0 4±8 5.9 6)min、(51.07±15.19)min、(9.89±2.37)min、(540.38±90.14)min,產后出血量(135.34±52.06)ml少于對照組的(202.13±61.48)ml(P<0.05)。
2.2 并發癥 觀察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3.92%)低于對照組(21.57%)(P<0.05)。
助產士全程陪伴是指由1名助產士全程陪伴產婦,并全方面對產婦進行分娩干預,助產士主要通過心理疏導、鼓勵和體力支持等多方面幫助產婦消除負面情緒,使產婦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充沛的體力完成生產[1]。相比傳統分娩干預措施,助產士全程陪同可保證分娩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利于助產士全程監護母嬰,對于產程中的異常情況可及時處理,降低不良分娩現象的發生率[2]。同時配合音樂背景,依據產婦個人喜好選擇音樂類型,以幫助產婦轉移注意力,降低疼痛感。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和總產程均短于對照組,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提示背景音樂聯合助產士全程陪伴對足月單胎頭位初產婦自然分娩可縮短產程時間,減少產后出血量;觀察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背景音樂聯合助產士全程陪伴對足月單胎頭位初產婦自然分娩可降低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背景音樂聯合助產士全程陪伴對足月單胎頭位初產婦自然分娩可縮短產程時間,減少產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