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省柯,李楊,唐玉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科教處,江蘇 無錫)
自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印發并實施以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日新月異,“新醫改”大背景下公立醫院間的競爭也更為激烈。當前,醫院綜合實力的展現,不僅僅單純局限于醫護質量、臨床技術、醫療服務的提升,更需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科研管理等方面加以提升[1]。而一家醫院科研實力的發展,則離不開科研管理有效地實施保障,只有運用科學的科研管理手段,才能促進醫院學術科研的繁榮發展[2]。
臨床、科研連同教學的協同發展幾乎是各家三級醫院的長期持續性規劃,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三級綜合醫院的臨床醫務人員普遍存在“重視臨床實踐,輕視學術科研”的問題。一方面,醫務工作者平時臨床業務繁忙,將大部分時間分配到臨床實踐工作,因而沒有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學術研究當中去。另一方面,相對于臨床治愈病患的反饋性較及時、獲得的成就感較顯著,而學術科研的實時反饋性則顯得相對滯后,一篇文章、一項專利、一項課題等成果的獲得往往需要較長周期的時間、精力投入,這也是臨床醫務人員不愿在學術科研方面投入過多精力的原因之一[3]。
就目前而言,我國大部分醫療衛生單位的科研管理工作者大都由臨床一線醫務人員轉崗或兼任,雖然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進醫院的專學科建設發展,但同時帶來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4]。非專職、非專業化的科研管理人員在協調激勵、行政管理、人文社科、政策制定等偏管理方面能力的不足會對醫院學術科研的發展造成影響。另外,高層次、高學歷科管人才的匱乏,加之缺少對科管人才專業素質能力方面的培訓也造成了其在院內協調科研管理工作的專業性、有效性、科學性缺失。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家醫院的學術科研發展程度,與其制定的科研管理制度有很大的關系。制度是基石、是保障,作為醫院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科研活動所依賴的評價管理制度是否合理,應當得到實踐的檢驗[5]。目前在多數醫院當中,他們的科研管理制度、條例沒有及時有效地更新調整,細則籠統、不到位。一套科管制度在建立后往往沿用數年,“一勞永逸”且沒有做到在實踐中完善、補充和修訂,這就導致科管工作中的“有章難尋”,造成制度的時效性滯后。例如一些醫院的科研制度規定,在科研立項實施階段需嚴格執行“經費預算”制,這種完全的“按計劃行事”嚴重影響了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固化了科研創新思維,不利于醫院的學術科研發展。
“大海航行靠舵手”,醫院科研發展亦是如此。醫院各級領導首先要轉變思維,在思想上重視醫院學術科研發展,認識到在當前“新醫改”背景境下科研工作的重要性[6]。其次,醫院整體科研發展離不開每個科室的發展,而每個科室的發展則需要科主任的統籌規劃和各科室員工的科研能力提升,科主任和員工相互配合才能有利于科室的發展[7]。做好本職醫療工作的同時,在醫院層面和科室層面可分別組織學術大講堂、科研小講座等,提高職工的轉化醫學思維、凝練科學問題、課題基金申報、數據分析、論文撰寫、專利申請等能力。另外,對科研人才進行精細化管理,人才引進同醫院培育相結合,構建多層次人才梯隊,摒棄“按年資排輩”現象,充分調動中青年科研人才的積極性,發揮其獨特優勢[8]。
“人才是第一資源”,科研管理的專業人員是促進各家醫院學術科研發展的第一資源。科管人員有別于其他一般行政人員,不是簡單進行通知轉述、文件下發的“二傳手”,而是需要有行政事務管理、一定的科研思維、規章解讀制定、精準施策協調的科研管理人員。醫院在鼓勵臨床骨干進行“雙肩挑”參與科管事務的同時,也要加強專職、專業化科管人才梯隊的建設。汲取國內外各地區先進醫院的科研管理理念,選送優秀科管人員前往海內外現代化醫院學習科管經驗,開展高層次交流,促進人才成長[9]。一名合格的科研管理工作者,更應該是一位加強自身綜合業務水平的求知者。因其服務的對象大都是高層次的科研人員,故而科管人員需具備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素養,系統地學習提升科研管理知識,及時了解掌握醫療政策變化,精確把握實時科研文件精神,變被動為主動,這樣才能將最新、最熱、最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科研人員,高質量地完成科研管理工作。
科研管理制度的建立從來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制度訂立之后,要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及時修訂完善。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是醫院科研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好的制度也能夠激發醫院科研人員的工作熱情,使各項科研工作穩步推進、順利實施、按計劃完成,有利于醫院科研發展的良性循環。例如,針對臨床工作者醫療任務繁重、科研工作時間投入較少的問題,醫院可設立“科研崗”,制訂實施“科研崗績效考核制度”,自由選擇入、出崗時間,既保證了科研人員的科研投入時間,又保證了其經濟收入。另外,對科室、對個人的科研活動、科研成果進行考評并與績效考核掛鉤,可增加科研人員的可支配收入,提升其成就感[10]。同時,醫院每年可定期召開科研成果獎勵大會,對高質量、優秀的科研成果產出進行獎勵可大大提高醫院科研工作者的榮譽感、積極性。對于那些熱愛學術科研的青年新職工,醫院可給予一定的科研經費支持,鼓勵他們積極投身科研工作當中,激發青年新職工的科研創造性,為醫院科研發展注入新的活力[11]。總之,經實踐檢驗過的、不斷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促進醫院科研發展的第一動力[12]。
綜上所述,在越來越強調醫療、科研協同發展的今天,臨床醫療和科研管理的關系日益密不可分。其中,醫院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則是醫院綜合實力的具體表現。只有了解掌握醫院自身科研發展的瓶頸,并以此為切入點,創新思維方式、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才能切實提高醫院科研管理水平,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