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榮
(湖北省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荊州)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短時間內波及湖北省其他地區乃至全國。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群普遍易感,孕產婦作為特殊感染群體,更易發生并發癥,且疾病可進展為重癥[1]。目前,雖無明確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會導致母胎垂直傳播,但確診孕產婦的心理健康將受到一定影響,由于疾病帶來的困擾、隔離本身的孤獨感以及出于對自己和胎兒的擔心,孕產婦心理將承受巨大壓力,這需要護理人員用更加專業的護理技能幫助孕產婦緩解心理焦慮,提高孕產婦認識疾病和戰勝疾病的信心,以便更好的進行分娩[2,3],且有助于護患關系的改善,提高醫護人員護理水平。
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的全過程中護理人員以護理學理論為指導,掌握孕產婦的心理狀態,了解孕產婦的心理需要,以其言語和行為影響和改變孕產婦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提高孕產婦認識和戰勝疾病的信心和能力[4],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采取個體化、具體化的優質護理措施,及時更新疫情知識,熟練掌握相關理論,立足早期干預,科學、有效地做好治療、護理及疫情防控工作,促進疾病的康復或向健康的方向發展[5]。下面介紹確診孕產婦的心理特點和心理護理。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湖北省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院內首例確診感染的孕產婦,于2020年2月4日14時20分分娩活男嬰。該孕產婦年齡29歲,無武漢旅居史,為第三胎,因“孕37+6周,感干咳4 天伴發熱3 天”入院,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輕癥患者,除此之外無其他基礎性疾病。
(1)恐慌焦慮期: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新發傳染病,目前對其認識和治療措施不夠完善,缺乏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多依賴于患者自身免疫力及臨床輔助治療,一旦確診或疑似2019-nCoV,孕產婦發生焦慮和抑郁的風險增加,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癥狀[1]。該確診孕產婦剛被確診時不愿意接受被感染的事實,且經流行病學診斷調查后,疑可能因近期去超市購物而感染,確診后需要與外界隔離,孕產婦內心恐懼、焦躁不安[6],時常因孕期未保護好自己而讓胎兒陷入危險境地感到自責,與人交流減少,不愿吐露自己的心聲,對待治療缺乏主動性,可能是因為害怕治療藥物傷害胎兒,伴有輕微抑郁,情緒不高,但恐自身疾病加重,精神高度緊張,此階段持續數天或數周;(2)怨恨悲觀期:孕產婦自感無辜,或遷怒于使之感染的人,甚至責備政府控制感染力度不夠,而產生悲觀怨恨的情緒,孕產婦對于自身情緒的無法疏解和難以控制,進而影響疾病治療和身體健康,也不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6],在此期間,孕產婦食欲減退,伴焦躁失眠等情況;(3)逐漸平靜期:按照《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或確診孕產婦緊急情況下分娩處置預案(試行)》的通知,每名孕產婦僅允許1 名人員陪產。臨近產期,患者丈夫在進行三級防護后被允許進入隔離區進行陪產,隨著醫護人員及家屬的陪伴與自身疾病的好轉,孕產婦的情緒得到很大改善,負面情緒次數減少,表情舒展,偶有唱歌、朗讀等娛樂休閑活動,與醫護人員溝通加強、信任加強,其飲食也逐漸恢復;(4)坦然面對期:預產期臨近,孕產婦能及時調整心態迎接新生兒的到來,積極學習生產時所需知識與注意要點,在家屬的近距離陪伴下,孕產婦能與護理人員有效溝通,不斷磨合。
(1)尊重與關心:首先,孕產婦在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后要立即進行隔離治療,輕癥患者可在市級具有助產資格的發熱定點醫院進行治療及分娩,無需上轉,以避免轉運期間的人員感染[8]。入院后,需客觀準確告知孕產婦病情,普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使孕產婦能接納現狀[9]、正確認識自身疾病[10],尤其要告知孕產婦治療對胎兒的影響程度,使之不過度焦慮,不過于輕視,不斷鼓勵孕產婦積極配合治療,主動調整情緒,正常飲食,充足睡眠,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以便更好的供給胎兒營養[11];(2)溝通與理解:醫護人員經常與孕產婦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孕產婦心理健康狀況及身體恢復情況,根據疾病變化不斷調整護理方案與對策。孕產婦由于隔離不能與外界接觸,難免感到孤獨與不安,護理人員要讓孕產婦理解醫院的很多隔離措施,是為了避免疾病的擴散,并防止傳染給別人,是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同時加強對孕產婦的關心與理解,給予信心支持;(3)需要與感受:告訴孕產婦要學會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和感受,把負面情緒及時發泄出來,主動與醫護人員溝通咨詢,得到專業指導??扇硇耐度氲揭豁椬约合矚g的活動中,比如聽歌、朗讀、看小說等;(4)生產知識教育:對孕產婦治療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其生產知識的宣講,隨著生產時間的臨近,孕產婦會因為生產出現緊張、恐懼等心理,尤其是自身感染新冠肺炎更會擔心胎兒健康情況以及生產帶來的疼痛[12],這時護理人員應加強產期健康教育,了解孕產婦內心想法,不斷進行安撫;(5)家屬關懷與支持:孕產婦進行隔離時,允許一位家屬進行陪伴,親人對于孕產婦的心理支持、疾病恢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其他醫療護理不可替代的。隔離期間,如果孕產婦體力允許,應多與家人進行溝通。另外,醫護人員要經常與患者家屬交流,安撫家屬情緒,讓家屬以一個積極樂觀的態度鼓勵支持孕產婦,以便更好的幫助孕產婦盡快恢復正常的心態,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只有取得家庭成員更多的支持, 共同科學地協助和指導產婦生產及產后活動、飲食和衛生, 才能提高產婦依從性, 促進產婦健康水平和產后康復及科學育嬰[1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的孕產婦,其心理將受到巨大的壓力,不僅處于自身健康的焦慮,更多的是對于胎兒的擔心與自責,會出現嚴重心理健康問題。本次觀察的孕產婦情緒變化明顯,由開始的驚愕、難以接受到情緒低迷、委屈、抑郁,軀體出現失眠、食欲減退等癥狀,但是在醫護人員及家屬的心理疏導、護理和照顧之后,負面情緒改善,逐漸接受現實并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積極治療,最終順利產下新生兒。因此對于確診孕產婦的心理護理是護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以便幫助孕產婦積極戰勝疾病,順利分娩胎兒。
通過此次臨床實踐,發現確診孕產婦的心理壓力和焦慮要高于普通孕產婦。這種焦慮和不安等負面情緒一方來自于疾病本身,孕產婦作為特殊群體,體質特殊,稍有不慎將出現嚴重后果,另一方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孕產婦需要住進隔離病房,并設置隔離區,這種不安使原本因孕晚期而出現負面情緒的孕產婦更加緊張焦慮。所以,為使孕產婦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治療與生產,需要有醫護人員和助產士認真的進行心理疏導,不斷與其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心理變化和情感需求,使孕產婦能愉快的迎接新生命的到來[14]。但是孕產婦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對其進行心理護理時,還需要家屬的配合與支持,家庭的支持對產婦和新生兒來說具有巨大心理力量。
不僅是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孕產婦,在對普通孕產婦進行護理時,也要注重心理護理的干預?,F在,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關注心理因素對孕產婦及其胎兒的影響,心理護理在整個圍產期逐漸受到重視[15]。心理護理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在護理工作中有很重要地位,要想為患者服務的好,就必須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并依據患者的心理活動規律采取恰當的醫療和護理措施[16],尤其是新發傳染病的孕產婦更是存在很多的心理問題,需要醫護人員和家屬的心理疏導。目前心理護理越來越多的受到重視和應用,但還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討學習的地方,需要我們廣大醫護工作者繼續努力,也便于維護更好的醫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