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學院 廣西 百色 533000)
百色革命老區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北與貴州省興義市接壤,西與云南省文山州毗鄰,東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緊連,南與東盟國家越南交界。百色起義是繼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之后,中國共產黨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獨立領導的一次比較成功的武裝起義,在我國西南邊陲的地平線上樹立起一面“工農武裝割據”的光輝旗幟,譜寫了壯、漢、瑤、苗等各族人民團結戰斗的勝利篇章。百色起義期間涌現出如鄧小平、張云逸、陳豪人、雷經天、李明瑞、韋拔群等在中國革命中立下功績的革命者,樂業縣曾是紅七、紅八軍會師的核心根據地。在國家的大力倡導和推動下,紅色文化旅游逐漸成為推動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幫助人民脫貧致富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紅色文化旅游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文化教育及百色市生態旅游經濟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紅色文化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過程中,在革命斗爭、建設改革實踐中所形成的獨特文化,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精神要旨[1]。
要想深刻了解紅色文化,就要從紅色文化體系、形式方面進行研究。紅色文化主要包括革命過程中的“人、物、事、魂”4 種形式。
第一,“人”是在革命時期對革命有著一定影響的革命志士和為革命事業而犧牲的革命烈士,如紅七軍委書記兼政治委員鄧小平,紅七軍軍長張云逸,紅七軍政治部主任陳豪人,右江蘇維埃政府主席雷經天,紅七、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廣西早期農民運動領袖、紅七軍第三縱隊縱隊長韋拔群,一心為民、把扶貧路當“長征路”的時代楷模黃文秀,他們為新中國的建立、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
第二,“物”是指在革命、建設過程中所留下來的遺物、遺址、遺跡,如百色起義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粵東會館,紅七、紅八軍樂業會師舊址等。這些革命歷史遺跡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抗戰精神的重要載體,對于民眾有著極強的教育意義[3]。
第三,“事”是指在革命、建設過程中有著重大影響的革命活動和歷史事件,如1929 年12 月11 日鄧小平、張云逸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非凡的膽略成功發動領導了威震南疆的百色起義,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及右江革命根據地[4]。
第四,“魂”則體現為革命精神,即紅色精神文化。紅色精神文化是紅色文化最為核心的要素,是紅色文化的精髓所在,如紅軍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人民子弟兵抗震救災精神等。紅色精神文化體現中國共產黨堅定理想信念,英勇奮戰、追求卓越的集體精神風貌和堅決抵御外敵的大無畏精神。
百色革命老區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如百色起義紀念館、粵東會館,紅七、紅八軍樂業會師舊址等。具體見表1。
2020 年3 月30 日,國務院批復設立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百色成為全國首個地級市全域覆蓋的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2017 年12 月,百色起義紀念園入選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2020 年1 月7 日,百色起義紀念園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國家5A 級旅游景區。這些為百色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開發提供了非常大的政策支持,但百色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開發還不夠充分,應把紅色文化資源開發與生態經濟發展有機結合作為百色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的第一抓手。

表1 百色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
百色起義紀念園、紀念館、烈士紀念碑和粵東會館等作為紅色文化教育的鮮活載體,帶動了革命老區紅色旅游經濟,成為了百色旅游經濟發展的有效資源。紅色文化是全國人民的精神食糧,可以堅定老百姓的信念、鼓舞人民頑強拼搏、提倡干部隊伍無私奉獻,通過革命遺址、烈士遺物、戰爭影像等來感召人們,使人們較為客觀地了解歷史、讀懂社會變革,把歷史遺跡變成鮮活的語言,撼動人們的靈魂[5]。
讓來百色的旅游者走走紅軍橋、嘗嘗紅軍餐、唱唱紅軍歌、聽聽黃文秀第一書記的事跡,使其了解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歷史建業的艱難險阻和和平年代青年為國家建設的付出。作為革命老區,需用創新思路來發展生態經濟,使紅色文化教育與旅游經濟協調發展,既滿足旅游者的精神享受,重溫歷史,達到紅色文化教育目的,又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達到了開發生態旅游、創新旅游經濟增長的基本要求。
百色革命老區是滇、黔、桂三省區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樞紐、物流集散中心,也是我國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和樞紐,區位優勢明顯。2020 年3 月百色成為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以來,自然風景旅游資源開發得到健康、快速發展,比如大王嶺風景、通靈大峽谷、大石圍天坑群、浩坤湖國家濕地公園等,都受到旅游者的歡迎,但基本沒有融入“紅色文化”元素。可以根據革命老區的特色,重新定義景區的內涵,體現紅色文化和生態經濟有機結合,實現紅色百色、生態百色的建設理念。
百色起義紀念館、粵東會館、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紅七軍紅八軍會師紀念館及會師舊址、西林宮保府等是百色革命老區較為完整的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具有較大紅色旅游開發價值,可以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百色作為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需要抓住紅色文化來發展生態經濟戰略目標,健全宣傳制度,積極吸引區內外游客到百色旅游,體驗紅色文化與生態經濟有機結合的紅色文化旅游,加快紅色文化生態旅游經濟發展。
圍繞百色起義這張獨一無二的“金名片”,把百色起義革命歷史紅色文化旅游與生態經濟建設相結合,重點打造屬于百色革命老區特色的紅色文化旅游產品。目前,百色起義紀念園升格為國家5A 級旅游景區,正在進一步挖掘紅色文化旅游內涵,積極地拓展紅色旅游項目。隨著科技發展,游客逐步傾向旅游體驗性、娛樂性。可以通過運用數字多媒體技術打造大型精品百色起義實景演出、拍攝微電影等,還可以采用720°多角度全景、3D 體驗等先進科技,給游客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
通過對百色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和生態經濟的發展進行研究,引起理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對紅色文化、生態經濟的重視。對紅色文化繼承、傳播與弘揚,讓紅色文化、生態經濟成為百色革命老區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動力源,擔負起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使命,在社會實踐方面,對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發展和老區人民脫貧致富有所幫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