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崢,李紅梅,任 玥,亓 丁,鄭飛月,方書敏,王碩琪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8級碩士研究生,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3.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9級碩士研究生,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圍絕經期綜合征指婦女絕經前后出現月經紊亂、潮熱汗出、煩躁失眠、心悸頭痛等一系列軀體及精神心理癥狀[1]。目前,中老年婦女中更年期綜合征患病率約為70%~90%,嚴重影響中老年婦女的工作和生活質量[2]。西醫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療法[3],但長期應用激素類藥物有誘發生殖系統病變的風險且存在不良反應[4]。現將針刺為主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西醫認為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發生機制主要是卵巢功能生理性減退和雌激素水平降低[5],還包括神經遞質的變化、自由基的影響、免疫因素、腎上腺皮質因素、細胞凋亡學說、精神及社會因素[6]。圍絕經期綜合征屬中醫“經斷前后諸證”或“絕經前后諸證”范疇[7]。《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表明圍絕經期綜合征病機與腎密切相關。梁曉春[8]認為腎虛導致沖任氣血虧虛、陰陽失調及臟腑功能紊亂。班秀文[9]認為病因關乎五臟、總責于腎,由于腎氣衰退,水不涵木,心腎不交,腎衰天癸竭為發病的基礎,腎陰陽失衡為病機關鍵。
針藥結合治療。江曉婧[10]用針刺結合桂枝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將1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選取滋陰健脾之三陰交,行氣活血之太沖,養心通脈之內關、神門,補中益氣之足三里、氣海等穴進行針刺,同時配以口服桂枝龍骨牡蠣湯加減湯劑。對照組口服尼爾雌醇。結果總有效率觀察組(96.25%)高于對照組(87.50%)(P<0.05)。馮麗婷[11]將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予以滋陰清虛方配合針刺治療,對照組予以口服替勃龍治療。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3.33%)高于對照組(73.33%)(P<0.05)。叢惠芳等[12]將90例隨機分為針藥組、中藥組、針刺組各30例。結果針藥組改良Kupperman評分優于中藥組、針刺組,與中藥組和針刺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張貴鋒等[13]研究表明,針藥結合治療可改善圍絕經期綜合征大鼠卵巢功能,增加子宮內膜厚度、升高血清E2水平。以上研究表明針藥結合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療效較單獨使用針刺或口服中藥好,不僅可以明顯改善臨床癥狀,還有助于改善血清雌激素水平。
電針治療。岑蓉等[14]用電針結合穴位埋線治療60例,結果E2水平上升,LH、FSH水平下降,臨床療效顯著。成曉玲等[15]對457例進行Meta分析,比較電針與激素替代療法治療的效果及安全性。結論為電針改善臨床癥狀與激素替代療法相當,但電針安全性優于激素替代療法。柳向榮等[16]研究發現,針刺子宮、天樞、關元、三陰交穴位,并給予低頻率電刺激,能有效調節HPO軸活性。楊春英等[17]查閱分析大量文獻,發現在針刺治療諸多方法中,電針療法療效最好。
耳針治療。孫占玲等[18]將27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138例。治療組給予耳針針刺雙側內分泌、內生殖器、交感、神門穴位,對照組給予口服更年安片。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6.8%,對照組56.3%(P<0.05)。金亞蓓等[19]將6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4例,治療組給予耳針針刺雙側內分泌、卵巢穴位治療,對照組口服替勃龍治療。發現耳針療法與口服替勃龍在改善臨床癥狀作用等同,且耳針療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圍絕經期女性的生殖內分泌功能。
穴位埋線治療。蘆紅等[20]將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于星狀神經節、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穴位埋線,對照組針刺五腧穴。總有效率治療組83.33%,對照組73.33%(P<0.05)。劉榮輝[21]將97例隨機分為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48例,觀察組于背俞穴埋線、對照組于背俞穴針刺,結果顯示穴位埋線能顯著改善Kupperman評分。廖玲等[22]研究表明穴位埋線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升高血清中E2水平,降低FSH、LH水平,恢復部分卵巢功能。
針刺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無論從改善臨床癥狀、體征還是預防遠期癥狀均有較好療效,今后應進一步研究,以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