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瑤,陳朝元
(1.福建中醫藥大學2018級碩士研究生,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建 福州 350004)
越鞠丸始見于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是治療郁證之方。原方由香附、川芎、梔子、蒼術、神曲組成。具有行氣解郁,寬中除滿功效。現將越鞠丸在消化系統疾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根據羅馬Ⅲ學術委員會建議,功能性消化不良(FD)定義為存在被認為源自胃十二指腸區域的癥狀,且無任何可以解釋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系統性或代謝性的疾病[1]。吳仁軍[2]用越鞠丸加減(香附12g,神曲10g,川芎、蒼術、梔子各9g。脾胃虛弱者減梔子加黃芪、白術、砂仁,脾胃濕熱者加黃連、蒲公英、佩蘭,肝胃不和者加柴胡、枳殼、紫蘇梗,胃陰不足者減蒼術加百合、麥冬、白芍、丹參)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142例,結果總有效率94.4%。陳昊[3]治療氣郁濕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試驗組30例予加味越鞠丸(香附、蒼術、川芎、炒白術、佛手各12g,梔子、神曲各6g,厚樸、陳皮、半夏、白芍各9g,茯苓、海螵蛸各15g,甘草6g)早晚飯前服用,并每日壓揉耳穴(肝、脾、胃、內分泌、神門)4~6次,每次2min,5天后換至對側耳穴。對照組30例予莫沙必利。結果總有效率試驗組93.33%、對照組83.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李斌等[4]觀察越鞠丸加減和莫沙必利治療痞滿(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治療組32例用越鞠丸加減(香附、川芎、梔子各10g,蒼術、建曲各15g,肝胃不和者加柴胡、木香各15g、白芍10g,飲食停滯者重用建曲15g,加焦山楂、炒麥芽、萊菔子各15g,脾虛濕熱者加黃連、白豆蔻各10g,黃芩15g,寒熱錯雜者加黃芩、法半夏各15g、干姜10g,脾氣虛弱者去梔子加白術、黨參、茯苓各15g),對照組30例用莫沙必利。治療4周后治療組癥狀積分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總有效率治療組(84.4%)高于對照組(56.7%)(P<0.05)。
中醫“痞滿”、“胃脘痛”與功能性消化不良類似,其胃脘脹滿疼痛的表現與FD的“上腹痛、餐后不適、早飽感”等癥狀類似。中焦氣機不利是其病機關鍵。有研究表明,約有50%以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有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5]。而越鞠丸立方之原義為“凡郁皆在中焦”。因郁而起,積于中焦脾胃,不通則痛。中焦氣機不利故無法宣降故易致郁,二者相互影響,容易形成惡性循環。越鞠丸解郁、行氣、寬中正對因對癥。
消化性潰瘍(PU)是指胃腸黏膜被胃液消化而形成的潰瘍,一般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6]。主要表現為上腹痛,典型者有慢性、周期性、節律性的特點。張學松[7]將46例隨機分組,中藥組14例予加味越鞠丸治療,西藥組15例予奧美拉唑腸溶片口服,中西藥組17例予中藥加西藥治療。結果中西藥組潰瘍指數明顯低于西藥組與中藥組(P<0.01),潰瘍周邊胃黏膜熱休克蛋白HSP60、HSP70水平中藥組和中西藥組均顯著高于西藥組(P<0.01)。李志謙等[8]用越鞠丸加味治療胃與十二指腸潰瘍268例,用梔子、川芎、香附、蒼術、神曲各12g,大黃10g,三七粉3g(沖服),氣滯者加木香、延胡索等,血瘀者加五靈脂、蒲黃,郁熱者加蒲公英、枳實,虛寒者加黃芪、黨參,寒熱錯雜加蒲公英、半夏。結果治愈198例,顯效39例,有效14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93.65%。其中胃潰瘍總有效率93.17%,十二指腸潰瘍總有效率95.68%,復合性潰瘍總有效率90.69%。
劉戰河等[9]將88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組。治療組44例予越鞠丸加味(醋香附24g,川芎、三棱各18g,神曲15g,蒼術、姜黃各12g,梔子、肉蓯蓉、郁金各9g,炮山甲6g),對照組44例予維酶素片聯合猴頭菌片治療。結果治療組臨床痊愈24例、好轉11例、無效9例,好轉率79.5%。對照組臨床痊愈12例、好轉17例、無效15例,好轉率65.9%。李青葉等[10]將8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分為西藥組和中西聯合組,兩組均用硫糖鋁分散片,中西聯合組加用越鞠丸加減(川芎、神曲各12g,香附15g,枳殼、柴胡、陳皮、白芍、甘草各9g,蒼術、佛手、百合、烏藥各10g。失眠者加合歡皮30g,胃痛者加肉桂6g,口苦者加蒲公英15g)。結果總有效率聯合組(92.5%)顯著高于西藥組(75.0%)。魏小果[11]將102例肝氣犯胃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西藥組和中西醫聯合組。兩組均予熊去氧膽酸,聯合組加用越鞠丸加減(香附、川芎、梔子、神曲、蒼術各10g,甘草6g。反酸重者加煅烏賊骨30g,浙貝母10g,惡心重者加半夏10g,疼痛重者加川楝子6g,延胡索10g,兩肋脹甚者加郁金、柴胡各10g)。結果總有效率聯合組(96.08%)顯著高于對照組(82.35%)(P<0.05)。兩組MTL(血漿胃動素)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VIP(血管活性腸肽)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聯合組血漿MTL顯著高于西藥組(P<0.05),VIP顯著低于西藥組(P<0.05)。
臨床研究發現,越鞠丸還可用于治療急慢性咽炎、反流性食管炎、胃腸功能紊亂、腸道易激綜合征、乳腺癌術后化療致胃腸道反應、酒精性脂肪肝、乙肝肝纖維化、慢性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以及改善晚期胰腺癌癥狀。白靜等[12]用越鞠丸加減治療急慢性咽炎(梅核氣)之肝氣郁結、脾虛痰瘀等證取得良好療效。王聰[13]用越鞠丸合烏貝散加減與西藥泮托拉唑鈉腸溶片聯合多潘立酮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氣郁痰阻型60例。結果總有效率中藥組(96.67%)高于西藥組(83.33%)(P<0.05)。樊新榮[14]用越鞠丸加減治療胃腸功能紊亂35例,結果治愈14例、顯效9例、有效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8.57%。羅文芳[15]用越鞠丸加味治療腸道易激綜合征50例,痊愈36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劉曉彤等[16]用越鞠丸加減治療酒精性脂肪肝(氣郁痰濕型)60例,結果治愈8例、顯效20例、有效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5%。王桂芬等[17]用越鞠丸加橘紅、白術、黃芩、山楂治療乙肝肝纖維化18例,結果顯效8例、有效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78%。蒲艷等[18]用越鞠丸改良方治療乳腺癌術后化療致胃腸道反應50例,完全控制20例、顯效18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陳曉真[19]用加味越鞠丸聯合替吉奧治療晚期胰腺癌(氣機郁滯)30例,結果中醫癥候療效總有效率86.7%、臨床療效總有效率56.7%、中位生存期5.8個月。何曉暉用越鞠丸化裁治療慢性便秘取得良好療效[20]。
藥理研究證實,越鞠丸中的香附具有增強胃動力,促進胃腸運輸、保護胃黏膜、抗抑郁的功效。蒼術可抗潰瘍,促進胃排空。川芎可抗潰瘍,保肝腎。梔子所含梔子苷可以抗焦慮抑郁狀態,調節胃腸道功能。神曲具有消食和胃化滯的作用。這或許解釋了越鞠丸被廣泛用于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原因[21]。
越鞠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急慢性咽炎、反流性食管炎、胃腸功能紊亂、腸道易激綜合征、乳腺癌術后化療致胃腸道反應、酒精性脂肪肝、乙肝肝纖維化、慢性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以及改善晚期胰腺癌癥狀均有一定療效。何曉輝認為“情、郁、繁、纏”是越鞠丸證的顯著特點[20]。除了消化系統疾病,因郁而起的其他系統疾病,越鞠丸是否同樣可以起到治療效果是今后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