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玉紅/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黨政群工作部
關鍵字:奶牛;乳房炎;預防
1.1 病原微生物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眾多,據報道已有150多種,常見的有20多種,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環境性致病菌,常見的有大腸桿菌、產氣腸桿菌、鏈球菌、假單胞菌、變形桿菌、沙雷氏菌以及其他的革蘭氏陰性菌、真菌、酵母菌、環境鏈球菌、凝固酶隱形葡萄球菌、化膿性放線菌等;另一類為接觸傳染性病原菌,主要通過擠奶或者擠奶機傳播,主要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支原體、無乳鏈球菌以及停乳鏈球菌等。另外,口蹄疫病毒和皰疹病毒也可以引起奶牛乳房炎。
1.2 營養因素 奶牛日糧的改變或者營養成分不均衡也會增加奶牛乳房炎的感染幾率。日糧中氮含量升高是引起乳房炎的重要原因,日糧中非蛋白氮要與碳水化合物相結合,不能過量,如果血液中蛋白氮的含量過高,則會引起氮中毒,使奶牛的免疫力降低。非蛋白氮對奶牛的淋巴細胞至關重要,對奶牛的免疫力有著很大的作用。粗飼料也對奶牛乳房炎的發病有影響。變質的青貯飼料、含硫高的淀粉以及發霉的干草都可以損傷白細胞,從而引起奶牛機體免疫力的下降,為奶牛乳房炎的發病創造條件。一些豆科類的牧草含有大量的雌激素,能加快青年牛的早熟,能誘發環境性乳房炎。飼料中缺乏VA、VE也會提高奶牛乳房炎的發病率。
1.3 環境因素
1.3.1 牛場的環境 牛場牛的密度過高以及運動場的設計不合理,采光差、死角多、運動場所小,牛糞清理不及時,導致牛舍環境陰暗潮濕,為病原菌的生長繁殖創造有利的條件,引起奶牛乳房炎。
1.3.2 極端氣候 氣候驟變或者極端的氣候都對奶牛乳房炎的發生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北方的嚴寒、南方酷暑易對奶牛產生冷熱應激,從而導致奶牛的免疫力下降,為乳房炎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1.4 擠奶方式 采用擠奶機擠奶時,如果工作人員操作不當易引發乳房炎,比如長時間抽真空、頻率快慢不一等都會對奶牛乳房產生刺激,奶牛乳房外部皮膚創傷為病原菌的附著創造條件,引起繼發感染。如果擠奶機消毒不徹底,也容易引起乳房炎。在人工擠奶時,擠奶姿勢不規范、不熟練、擠奶人員手未徹底消毒等,也會引起奶牛乳房炎。
1.5 遺傳因素 遺傳是奶牛乳房炎發生的先天條件,在同一環境條件下,不同遺傳來源的奶牛感染乳房炎的幾率也不同。奶牛乳房的結構形態與奶牛乳房炎的發生幾率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1.6 其他因素 還有其他因素也可引起奶牛乳房炎,比如泌乳、自身免疫等。
針對引起奶牛乳房炎發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預防措施。
2.1 加強飼養管理 提供合理的全價日糧,精料和粗料的搭配要科學合理,禁止飼喂變質飼料。對奶牛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奶牛乳房炎,對于已經發病的要隔離飼養,防止感染健康牛。對于患牛的乳汁要集中處理,不得食用。
2.2 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 對牛舍以及動物廠定期消毒、清掃,保持室內環境干燥、清潔。對于牛體也要及時清理。在乳房炎高發期加強消毒。保持群舍內牛的密度適合。
2.3 保持乳頭清潔 在擠奶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規范操作,保持乳頭清潔,免受外力傷害,每次擠奶前后對乳頭進行消毒,浸泡在0.5%~1%的碘伏溶液里半分鐘左右,然后把殘留在乳頭上的乳汁擦拭掉。在擠完奶以后,可用乳頭保護膜封閉乳頭,防止病原菌的入侵。擠奶機也要勤消毒。另外還要加強奶牛產后管理,及時清除牛體上異物,防止惡露感染乳房。
2.4 接種疫苗 部分地區給奶牛注射疫苗來預防乳房炎收到好的免疫效果,比如黃色葡萄球菌疫苗、奶牛乳房炎多聯苗(金黃色葡萄球菌、停乳鏈球菌、無乳鏈球菌)等,在接種疫苗時,可選擇交叉血清型的毒株,可以抵抗更多血清型的交叉感染。
2.5 重視干奶期的飼養管理 干奶期是預防產后發生乳房炎的重要時期,也是控制乳房炎的關鍵時期,在干奶期的前2周停止擠奶,乳腺繼續泌乳導致乳房內壓增大,為乳房炎的發生創造條件。在此階段,根據產奶量的下降減少擠奶次數,在最后一次擠奶后向乳房內注入長效抗菌藥物,每天對乳頭進行一次藥浴,以達到消滅病原體和防止日后病原菌入侵的作用。在此期間要經常檢查乳房有無異常,一旦發現紅腫熱痛,要立即將乳汁擠出來,注射抗生素治療。
綜上所述,奶牛乳房炎致病因素較多、發病率高,對奶牛業危害嚴重,因此要從各方面入手,采取綜合防治的措施來預防治療此病,有效的減少此病對奶牛業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