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伴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滿足大眾對肉類食品的需求,相應地對肉羊養殖防疫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隨著舍飼肉羊養殖規模的擴大,飼養密度也隨之增加,為有效的防止疫病傳播,必須要嚴格要求舍飼肉羊的養殖環境,建立科學完善的舍飼肉羊養殖防疫體系,切實將肉羊防疫工作落實到實處。所以說,舍飼區肉羊養殖戶應結合養殖場本身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養殖防疫體系,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舍飼羊肉。
1.1 擴大養殖規模,增加新引進肉羊的數量 舍飼羊肉具有肉質鮮美、肥瘦相間、高蛋白、低脂肪等風味獨特的特點,在羊肉中獨具特色。隨著舍飼肉羊養殖戶數量的不斷擴大,飼養密度的不斷增加,舍飼肉羊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引進肉羊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所以,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舍飼肉羊養殖防疫體系刻不容緩。
1.2 新入行的肉羊養殖員越來越多 由于政府方面對舍飼肉羊養殖項目的大力支持,加上因為養殖場規模以及養殖密度的擴大,造成養殖肉羊方面急缺肉羊飼養員的情況,導致新入行的肉羊養殖員急劇增多,很多養殖員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動物免疫和防疫知識培訓。而且,由于獸醫人數有限,并不能很好的滿足所有舍飼肉羊養殖場的防疫需求。
1.3 有關部門監管不力 由于集約化養殖模式的推廣,動物疫病發生新的變化,動物傳染病以及動物源性人獸共患病的現象越來越多,主要原因是動物防疫監管部門監管不力,在出現結核病、布魯氏菌病等流行病時沒有嚴格遵循防疫規定進行消毒并未能及時隔離病羊;對各養殖場防疫檢疫記錄不完全;對于人獸共患病并沒有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定期抽檢;養殖場內產出或引進肉羊沒有按要求完成相關的程序等。
2.1 選擇自繁自育或從外界引進種羊的配種方法 由于舍飼肉羊在養殖時采用圈養的方法,羊群密度很大,所以舍飼肉羊養殖場應該采用自繁自育或從外界引入優良種羊的配種方法。如果選擇從外界引入優秀種羊,就必須依據《防疫法》做好對引進種羊的檢測,如果檢查疏忽大意,讓帶病種羊進入羊舍,輕則舍內肉羊染上疾病,重則肉羊大量死亡,這樣只會給肉羊養殖場帶來更大的損失。所以不管是在自己羊群內挑選種羊還是從外界引進種羊時,都需要將種羊先進行隔離飼養,觀察半個月,經獸醫進行相關疾病檢測無誤后方可引入舍內進行配種。
2.2 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 在制定免疫程序時,養殖人員需要結合本場肉羊的實際情況,并考慮本場肉羊的繁育因素,同時在獸醫的幫助下了解本場肉羊的健康情況,再綜合其他檢測結果才能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免疫程序。購買疫苗時,需根據當季流行疫病趨勢有選擇的購買疫苗,堅持到動物疫苗指定購買點購買疫苗,堅決不買“三無疫苗”,購買疫苗時還需看好疫苗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嚴格遵循疫苗購買安全原則。
2.3 落實日常防疫管理工作 在對養殖場內環境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管理好圈舍內環境,經常給圈舍通風,保持圈舍內空氣流通,同時需要降低圈舍的濕度,保持干燥,防止細菌病毒孳生,避免造成病菌在羊群中傳播;對圈內的污染物需要及時處理,防止其堆積,孳生病毒。在羊圈入口處設立消毒室,進入羊圈的飼養員要先更換衣物方可入內,外來人員進入圈舍也要如此;做好對外來人員、車輛的登記,不將其他動物帶入羊舍,避免病毒進入圈舍。對羊圈內也要定期的消毒,使用消毒液對圈內地面和圍墻進行定期消毒,一周一次即可,保證圈舍的清潔,防止羊群染病。
綜上所述,在對舍飼肉羊養殖場防疫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該注意免疫細節,根據養殖場內部環境以及外部環境,做好選址工作,嚴格遵循動物疫苗接種要求到指定的疫苗購買點購買疫苗,注意日常的免疫工作,制定出更合理完善的舍飼肉羊養殖防疫體系以及養殖場防疫人員管理制度,提高免疫質量,以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肉類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