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泰興;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
泰興市是有名的畜禽養殖之鄉,2015年,泰興市農業農村局在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基礎上加掛了動物衛生監督分所的牌子,使得鄉鎮畜牧獸醫站成為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主體。目前,泰興市共有15個鄉鎮(街道)畜牧獸醫站,在編在崗工作人員數百人。泰興市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改革總體上走在江蘇省的前列,形成縣(市)、鄉(鎮、街道)兩級體系,所有工作人員待遇均為市財政全額撥款,解決了基層官方獸醫的后顧之憂。當然在從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同時,他們還是動物強制免疫、畜禽標識加掛、免疫檔案建立和動物疫情報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實施的主體力量。
近年來,我市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取得較快的發展,但是離先進地區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目前生豬無證調運、未用備案車輛運輸、非法跨地區調運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加上近年來有的地區動物疫病的零星發生和人民群眾對動物產品安全的廣泛關注,面對復雜形勢下的的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基層鄉鎮的動物監督力量還很薄弱,應當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1.1 執法力量不足 因為是基層畜牧獸醫站加掛的牌子,我市沒有配有專門的村級動物防疫員,加上執法時不少于兩人的規定,基層工作人員在面臨日常的防疫檢疫工作時,執法力量存在明顯的不足。動物監督管理的體系和動物監督執法力量與當前執法工作的迫切需要不協調,成為基層執法工作的主要瓶頸。
1.2 執法基礎條件差 基層工作人員一直從事的是動物防疫檢疫,之前從未真正的接觸行政執法,執法隊伍中存在沒有經過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人員,不具備執法必備的素質,對有關科學知識知之甚少,跟不上現代科技發展的腳步。
1.3 執法力度不夠 當前動物衛生執法人員少,力量薄弱,處罰執行不到位和執法對象暴力抗法的現象偶有發生,對違法行為的警示性和威懾力不足,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權威難以確立。在重大動物食品安全執法時與其他部門配合較少,在聯合作戰中缺乏合力。
1.4 執法經費無保障 基層的執法經費不足,有些行政執法經費沒有列入財政預算,在執法過程中無統一的執法服裝、執法裝備等,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執法工作。
1.5 執法職業安全存隱患 目前已知的人畜共患病就有幾十多種,在執法過程中遇到的不合格動物及產品都是病死動物乃至有傳染病的,因工作性質需要,常常白天防疫檢疫,晚上執法檢查。
2.1 加大執法人員的培訓 基層執法人員要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及《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行政執法過程中的合法性。建立基層執法人員的準入制度,執法人員要有較好的法律基礎,嫻熟的職業技能和優秀的職業操守。經常舉辦相關的執法與業務培訓,樹立基層官方獸醫執法時的良好形象。
2.2 加大執法人員的補充 因人員結構的老齡化,執法力量不足,要加大年輕化、專業化、學歷化的人才隊伍的建設。
2.3 加強執法經費的投入 政府要建立相對穩定的動物監督管理執法經費的投入機制,確保執法經費可有可用。可以適當的聘請當地的鄉村獸醫為村級動物防疫員,緩解春秋兩季的集中防疫任務。
2.4 加大執法力度的宣傳 公開曝光在執法時查處的違法經營案例。在接到人民群眾違法舉報時,強化輿論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遇到社會影響廣、群眾關注高、危害程度大的違法行為,配合新聞媒體進行公開報道,向社會公眾宣傳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過程和處理結果,向廣大群眾宣傳如何識別病死動物產品以及注水肉等,提升執法的影響力。
2.5 加大執法環境的改善 人民群眾的支持是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前提,同時也離不開相關部門的配合。在開展執法時候,應本著有理有節的態度,多向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匯報,多與派出所、食監等部門溝通,還要注意尋求社會的理解,為執法工作減輕阻力,營造良好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環境。
2.6 加重執法責任的落實 要建立執法責任負責制與追責制,把執法工作全面納入基層鄉鎮畜牧獸醫站的日常考核。要出臺動物衛生監督工作責任制規定,單位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具體抓,建立健全執法主體的責任,真正全面落實監督管理,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動態監管與長效防控的局面。打造一支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