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婷 ,何 棟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西安710089)
丙烯酸屬于基體樹脂的范疇,具備溫域寬的基本特點。在丙烯酸酯乳液的基礎上摻入適量交聯樹脂等材料,混合后產生三維互穿網絡,營造特定的溫度條件,經過密煉與擠出工藝后可產生丙烯酸酯基隔音復合材料。實際結果表明,該復合材料具備合成效率高、工藝簡單等多重特點,可滿足多數場景下的隔音要求,在現代建筑等領域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通過程序的作用維持溫度,使其具有合理性,檢測此環境下物質質量與溫度間具備的關聯,即可稱之為熱重量分析法。經試驗后創建熱重曲線,從中確定材料熱穩定水平,明確發生熱分解后產生的具體產物類型。在常規熱重量分析的基礎上,可衍生出微商熱重量分析法,作為一種升級方法,根據所得結果可創建DTG 曲線,該圖像中質量變化率為縱坐標,溫度或時間為橫坐標。綜合來看,熱重量分析表現出定量性強的特點,可反映物質的質量變化情況。因此,若物質處于受熱的環境下,可通過熱重量分析的方式明確質量變化情況。
氣體浮力方面:因溫度的變化將帶來氣體密度的改變,伴隨溫度的提升,將直接改變樣品周邊的氣體密度,并帶來浮力變化的情況。從這一角度來看,雖然樣品自身質量保持穩定狀態,但受溫度的影響,依然會出現因溫度升高而帶來質量增加的情況,我們將其稱為表觀增重。
對流方面:依然與環境溫度有關,由于氣體處于受熱的狀態,在此環境下將產生大量向上運動的熱氣流,最終帶來試樣表觀質量變化的情況。
措施:根據上述影響機制提出解決措施,為控制氣體浮力與對流,在分析工作中可創造真空環境,或是改變儀器類型,選擇臥式熱重儀,從而消除氣體浮力或對流現象對熱重量結果的不良影響。
規格方面:坩堝的大小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試樣的熱傳導狀況;同時,坩堝形狀的不同,所帶來的試樣揮發速率也存在差異。鑒于此,在坩堝的選取上要遵循輕巧、淺底的原則,以確保試樣在鍋底能夠均勻分布,從而提升熱傳導效率。
材質方面:較為可行的是惰性材料,其敏感性較低,可降低對試樣、產物的影響,較典型的有Pt 等。
樣品若發生受熱分解現象,將產生揮發性物質,由于儀器內各區域溫度有所不同,因此會在低溫處冷凝,在污染儀器的同時還會對最終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帶來不良影響。若冷凝集中在樣品支架上,上述影響程度更深,因溫度的升高,伴隨有二次揮發的問題,致使TG 曲線變形。
最大程度控制揮發物冷凝現象,對坩堝周圍采取優化措施,如:設置耐熱屏蔽套管;選取帶有水平結構的天平;嚴格控制樣品用量,避免天平靈敏度下降的情況。做好實驗前的分析工作,初步預估樣品分解狀況,為后續實驗環節提供指導。
由于升溫速率的變化,致使熱重曲線隨之改變。從熱傳遞途徑來看,為“介質→坩堝→樣品”的流程,因此爐子與樣品坩堝易出現溫差現象。因升溫速率的改變,該處的溫差發生變化,產生測量誤差。根據經驗,升溫速率為5℃/min 時可有效控制不良影響。
由于升溫速率的變化,將直接改變樣品的分解溫度,伴隨該速率的提升,將出現更明顯的滯后性,分解過程中起止溫度都相對較高。
在升溫速率不同的條件下,加大了熱重曲線的變形概率。若實際升溫速率較快,則加大中間產物的檢出難度,增強了熱重曲線拐點的隱蔽性。反之,若升溫速率慢,此時可更完整地呈現出熱重曲線的整個過程 。
升溫速率并非引發失重量改變的因素,但會對熱重曲線帶來影響,表現為形狀的改變,同時試樣分解溫度也將發生變化。
慢速升溫可幫助工作人員更全面地分析樣品分解過程,但不可盲目認為快速升溫就一定會產生弊端,具體應結合實驗條件做綜合性分析。若樣品量較小,此時可采取快速升溫的方式,相比之下慢速升溫的應用效果欠佳,難以檢測中間產物。
氣氛主要帶來的是反應速率、溫度等層面的變化,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熱重稱量結果。若實驗中氣流速度提升,表觀增重幅度加大,因此合理控制氣氛條件較為關鍵。
熱重實驗可發生于兩類條件下:靜態氣氛中,TG曲線主要受到了產物分壓的影響,在其作用下反應向高溫移動;若為動態氣氛,基本特點為產物的分壓影響偏弱。根據此特點,推薦使用動態氣氛的方式,實驗中氣體流速設定為20mL/min。關于氣氛類型的選擇,以惰性氣氛、還原性氣氛較為可行,或是使用CO2等。
本次實驗使用到丙烯酸酯乳液,源自于黑龍江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隔音性能分析設備為7758 型駐波管;使用溫域的分析工作中選擇的是EXSTARDMS6100型動態機械熱分析儀。升溫速率的選擇,共設定有5℃/min 、10 ℃/min、20 ℃/min、30 ℃/min、40 ℃/min 五種情況,分別分析常溫~600℃環境下各自產生的熱失重情況,創建TG-DTG 曲線,根據圖中信息總結該復合材料的熱分解特性。
圖1 所示為4mm 厚的丙烯酸酯基隔音復合材料片材的隔音性能曲線。從圖形所給信息得知,若測試頻率>400Hz,此條件下產生的隔音量>30dB。綜合分析參考材料可知,本文所分析的復合材料性能更為良好。

圖1 丙烯酸酯基隔音復合材料隔音性能曲線Fig.1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curve of acrylate based sound insulation composite
根據實驗結果繪制DMA 譜圖,具體如圖2 所示。根據圖中信息得知,若損耗因子tanδmax為1.02,阻尼溫域(tanδ>0.3)在-37.1℃~80.0℃的條件下,該復合材料產生的ΔT為117.1℃。

圖 2 丙烯酸酯基隔音復合材料 DMA 曲線Fig.2 DMA curve of acrylate based sound insulation composite
3.2.1 TG/DTG 分析
本文除了選擇丙烯酸酯基隔音復合材料外,還引入國外某隔音材料用于對比分析,分別生成各自在不同升溫速率影響下對應的TG 和DTG 譜圖。均在300 ℃的條件下分析熱失重率,結果表明國外樣品該指標為13.9%~14.6%;相比之下,本文所用材料的失重率則下降至1.3%~4.5%。因此,熱分解動力學參數是重要的指導因素,綜合分析該指標有助于提升該復合材料的應用水平。現階段,熱分解動力學的可行方式較多,此處則選取兩種代表性的方法,具體做如下分析。
3.2.2 Kissinger 方法
此方法的便捷性更好,無需確切掌握反應機理,僅通過ln(β/Tp2)對1000/Tp作圖便可生成圖形,通過計算的方式確定熱分解活化能E。方程為:

式(1)中:β為升溫速度,Tp 為失重速率最大時的溫度,A為指前因子,αp 為最大失重速率時的轉化率,n為反應級數。引入ln(β/Tp2),通過該因子對1000/Tp作圖,可生成擬合直線圖,結果表明:國外某樣品線性回歸常數R值為0.99,進一步求出熱分解活化能,具體為125.72kJ/mol;再分析本文的復合材料,得知R值為0.99,根據此數據可以得知熱分解活化能為207.45kJ/mol。
3.2.3 Flynn-Wall-Ozawa 方法
引入了Doyle 近似理論,確定此方法的表達式:

式(2)中:β為升溫速度,T為轉化率,A為指前因子。
此方法分析工作中,無需完全掌握反應機理,可較為便捷的求得熱分解活化能E值,但必須求得指前因子A,因此要明確g(α) 的表達式。在各升溫速率下,從對應的TG 譜圖中可以得知失重率為5%時所產生的溫度Tp,并使用lnβ對1000/Tp作圖,所得結果如圖3 所示。

圖3 依據Flynn-Wall-Ozawa 方程 lgβ 對 1000/Tp 關系圖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lgβ and 1000/Tp according to Flynn-Wall-Ozawa equation
根據圖3 內容,從國外樣品分析結果得知,其線性回歸常數R 為0.99,可求得熱分解活化能,具體為132.99kJ/mol;本文所提及的復合材料中,R值0.99,可求得熱分解活化能為207.59kJ/mol。
綜上,在300℃的條件下分析各材料的失重率,得知國外樣品為13.9%~14.6%,本文重點探討的丙烯酸酯基隔音復合材料該值下降至1.3%~4.5%。并通過Kissinger 方程和Flynn-Wall-Ozawa 方程分別求得兩類材料的熱分解活化能,其中國外樣品分別為125.72kJ/mol 和132.99kJ/mol;本文提出的復合材料則為207.45kJ/mol 和207.59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