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池
摘要 :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強調了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性,優化現代化新興產業體系的結構。金融支持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但是,當前金融支持不足成為限制其發展的核心因素。全面研究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困境,從擴大創新融資模式支持范圍、構建完善的金融支持體系等方面,為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探尋新路徑。
關鍵詞: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困境;對策
新興產業是相對于我國傳統產業提出的產業發展新理念,是基于當前國家發展的新形勢以及社會需求等方面因素,確定的科技先行的新方向。面對新時期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發展成為新的經濟支柱,推動了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是國家新型戰略目標實現的最佳選擇。創新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動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相比之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市場效益高效且低能,更加有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國家金融力量的支持,但新時期下,我國金融政策在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處。本文針對金融支持戰略性新型產業發展遇到的新困境展開探析,并探尋新的發展路徑,以期進一步推動我國新興產業的發展進程。
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困境
1.傳統融資模式難以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需求
戰略性新興產業一般都是科技前沿的新技術產業,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因此,需要為技術創新服務提供長期的資金支持,而技術創收需要較長時間,致使資金的回攏周期更長。而我國傳統的融資模式以銀行貸款為主,在金融監管制度化程度越來越加深的基礎上,對風險的防范可以完善銀行貸款制度。基于新興產業的發展特點以及資金需求特點,無論是傳統的信用貸款還是抵押貸款,銀行都承擔了較大的風險。由此看來,傳統的融資模式難以滿足新興產業的融資需求,成為了限制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2.金融體系不健全,金融產品和服務難以滿足新興產業發展需求
傳統金融體系雖然有了明顯改善,但是,目前 仍是以銀行金融機構為主,證券、保險類金融機構協調發展,小額信貸企業也在不斷成長。但是總體來看,企業融資仍主要選擇間接融資的方式,新興產業也對銀行有著極高的忠誠度,導致融資規模受限,而基于新興產業的運作模式很少有專業化的風險類投資機構可以選擇。此外,金融體系的內部管理和投放機制也多是針對傳統產業設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的針對性管理和機制嚴重缺失。
新興產業的企業性質決定了其沒有充分的抵押物獲取更多的融資,傳統的實物型抵押物仍是主流,而以知識產權等形式的抵押物獲取的資金量很小,而且此類融資對企業的財務狀況有極高的要求,所以,一些不具規模的新興產業企業根本無法獲取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而且,融資配套服務嚴重缺失,就當前的發展形勢看,無論是金融監管部門還是金融機構,都沒有設立專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配套服務。以數據統計服務為例,一般針對新興產業企業額的調查是臨時性的,且金融機構對新興產業企業的認識標準不統一,因此,很難保障統計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另外,能夠助力新興產業企業發展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較少。現有的中介服務機構其細化程度不高,專業化程度較低,再加上新興產業自身的特殊性,導致金融機構在放貸過程中的評估、管理和退出機制等方面很難開展工作,嚴重制約了金融機構放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對策
1.政府發力創新融資模式
政府發力創新融資模式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泛的金融支持。首先,從傳統商業銀行入手,創新信用評價機制,政府應引導成立專門的科技銀行,擴大間接融資。基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特點,商業銀行根據企業類型的不同,整理數據信息,構建一整套綜合性的信用評價體系,為新興產業企業融資提供更多路徑。政府應引導金融部門進行創新,組織金融部門成立專門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機構,整合金融市場資源,按照企業性質和需求設計專業化的金融支持計劃,針對性的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此外,政府要鼓勵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的發展,確保金融支持的良性競爭。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要積極的引用風險投資。隨著資本市場運作的規范化程度越來越高,風險投資的運行也更加良性。風險投資可以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政府引導更加有助于規范風險投資的運行環境。在政策方面,政府可以為風險投資提供更多優惠,例如,補貼、稅收優惠、以及政府采購等。完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政府可以在解決風險投資的后續問題上給予更多支持。
商業銀行應主動把握機會,為產業結構的改革發展需求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支持,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商業銀行與時俱進大力支持新興產業的資金需求。優化創新信貸體系結構,組建專業化的投資隊伍,提供更加專業化的金融服務。
2.構建完善的金融支持體系
構建完善的金融支持體系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強化政策調度,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格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應著眼于全國,避免投資資源的浪費和惡性競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格局有助于提高產業質量的同時,提升金融支持效率。所以,政府要重視數據分析,結合實踐出臺針對性的政策,指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協調發展。
財稅金融政策是金融支持體系的重要組成。完善財稅金融政策,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整合現有的資金和政策資源建立長效的財政投放機制,優化支持形式,重點將選擇技術研發和產業創新以及重大創新成果的產業化作為金融支持對象。此外,強化稅收激勵,從政策上增加稅收制度的彈性,重視金融產品創新,構建多層次的擔保體系,吸收社會資本和財政的力量。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構建信息對接平臺,為銀政企溝通提供方便。通過對接平臺,政府可以對相關的金融政策進行解讀,企業可以發布融資需求,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可以在平臺上展示,金融機構可以和企業直接進行一對一交流,同時,各參與方可以展開探討,還可以向政府、監管等部門進行咨詢等。
構建完善的信用體系,優化融資環境?;谛畔⒐蚕淼谋尘跋拢鐣庞皿w系建設加速進行。首先,政府應主導構建溝通協調機制,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重點針對新興產業企業建立信用信息平臺,便于企業進行綜合信用分析和應用。其次,強化信用獎懲制度,構建信用懲戒機制,通過銀政企的協調配合,加大對失信者的懲罰、對守信者的獎勵。積極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推進新興企業信用評級,發揮中介服務機構的專業力量進行企業的資質評估、法務咨詢、財務調查以及融資需求等工作,通過政府媒體平臺查詢中介服務機構的信息,積極推進新興產業企業信用融資。
參考文獻:
[1]趙周華,李騰飛.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區域金融研究,2018(6):16-19.
[2][5]黃耀樟.財政金融支持我國新興產業發展研究[J].河北企業,2019(10):73-74.
[3]王蕙.新時期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困境及對策——基于政府推動視角[J].理論探討,2019(5):123-128.
[4]楊文兵.產業金融支持新興產業發展[J].中國公路,2019,555(2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