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晶
兩城號角云天響,華夏勁吹巴蜀風。7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在成都簽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文史研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召開第一次聯席會。四川省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黨組書記、參事室主任蔡競,中共重慶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政府文史研究館黨組書記李長明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何天谷主持。四川省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黨組成員、參事室副主任、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王順洋,重慶市政府文史研究館黨組成員、副館長楊媦分別代表雙方簽字。出席簽約儀式的還有重慶市政府文史研究館黨組成員、副館長袁波,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代表謝季筠、江玉祥、阿鴿、劉復生、舒大剛 、李國超、姚葉紅 ,特約館員代表劉履中、謝雪、黃劍華及四川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張桂銘。
蔡競在講話中指出,簽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文史研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是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要講話精神的務實之舉,是川渝政府文史研究館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標志著川渝政府文史研究館合作在新時代西部高質量發展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將更好地服務于四川省、重慶市兩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川渝政府文史研究館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搶抓機遇、主動作為,樹立“一家親”的歷史觀、“一體化”的合作觀,努力做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尤其是文史研究工作的助推者、參與者、見證者和巨大紅利的分享者。他建議兩館:一是要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尋找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讓政府文史研究館優勢更加聚焦、作用更加凸顯;二是要完善合作協同機制,構建適宜的運作機制,建立完善多層次、常態化合作機制,把川渝兩館合作協同機制抓實抓細、抓出成效;三是要搭建交流合作平臺,通過“館與館”強力合作,共同打造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文化精品,通過“館員與館員”之間的暢通交流,打造宣傳展示川渝兩地文史研究工作的重要窗口。
李長明在講話中談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川渝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川渝兩地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兩地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他指出:首先,巴蜀文化互融互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了堅實基礎;其次,共建共享,以文化為核心加快川渝旅游產業發展,要多維并舉主打文化牌,共同推進市場一體化,高品質提升旅游產業;第三,精益求精,打造川渝七條特色文化旅游走廊;第四,攜手合作,全面推進兩地文化交流發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舒大剛代表參會館員、特約館員發言。他說自己從重慶秀山走出來,又在四川成都工作生活,今天作為參與者,見證川渝政府文史研究館攜手合作,感到非常激動。他建議川渝兩館加強合作,將《巴蜀全書》打造成巴蜀版的《四庫全書》;同時也期望川渝政府文史研究館在歷史文獻方面加強合作交流,使巴蜀文化更好地傳承發展。
聯席會上雙方圍繞文史研究、藝術創作、統戰聯誼、敬老崇文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如何更好服務于中心工作,更好服務于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并互贈書法作品和書刊。
會后,李長明一行還參觀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機關書畫展示廳、館員之家、職工活動室等。川渝政府文史研究館各處室負責人及四川省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部分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據悉,《框架協議》的簽署標志著川渝兩地政府文史研究館將本著相互協作、資源整合、共同提高、共同發展的原則,圍繞文史研究、調研建言、文藝交流、宣傳推介、自身建設等五大領域展開務實合作。年內,兩館將聯合舉辦“巴風蜀韻”——巴蜀文史翰墨第七屆詩書畫印藝術展和“川渝文化共建共享”學術研討會。這必將為兩館合作蓄勢賦能,開好頭、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