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宇
摘要:隨著醫改的深入推進,公立醫院傳統的財務審批模式也亟待改進。目前部分公立醫院的財務審批模式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財務工作效率,也給醫院管理帶來了內控風險。本文分析了當前部分公立醫院財務審批模式存在的問題與風險,從實用性角度出發,就完善公立醫院財務審批制度進行探討。
關鍵詞:內控;公立醫院;財務審批;制度設計
公立醫院財務審批制度現狀
財務審批既包括財務人員對原始單據的審核,也包括歸口部門、院領導對報銷業務的審批,是公立醫院財務核算工作的基礎。建立規范的財務審批制度,是保障公立醫院收支活動合法合規、醫療工作平穩運行的前提。在傳統的“一支筆”審批模式下,公立醫院法人代表對醫院的一切經營管理和業務活動負有審批責任,權力過度集中導致某些“一支筆”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醫改的深入推進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多數公立醫院已經改變傳統的財務審批模式,根據分管院領導的職責分工建立分級授權審批制度,醫院財務審批模式日益向著科學、合理、高效的方向發展。但是,部分公立醫院的財務審批模式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財務工作效率,也給醫院管理帶來了內控風險。
現有財務審批制度存在的內控風險
1.財務審批授權不科學,執行不嚴格
(1)授權內容不明確。對于分管院領導的授權內容缺乏明文規定,沒有雙方簽字的書面授權書作為備查,不利于醫院財務制度的規范,也不符合審計制度要求。
(2)授權額度過低。授予分管院長的審批額度過低,與醫院日常業務的規模不匹配,審批權仍集中在法人代表手中,容易導致權力濫用,給醫院帶來內控風險。
(3)常規事項授權不夠簡化。對人員工資、每月固定支付的水電燃氣費等常規費用的審批未簡化授權,導致工資支付不及時、水電燃氣費發票不能及時歸檔。
(4)授權執行不嚴格。在授權審批制度的實際執行中,未嚴格遵守審批次序,常常是院領導審批后才交給相關部門,造成部門審核流于形式,未能發揮應有的管控作用。
2.事前審批制度不完善或審批流程過于繁瑣
(1)未建立事前審批制度。業務活動開展前未經過必要的事前審批流程,在開支發生后直接進行報銷審批,可能出現預算不足、支出范圍和標準不符合規定等問題,導致后續報銷不順暢,預算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使財務審批被動、滯后。
(2)事前審批未體現重要性原則。對包括各部門日常辦公費、零星勞務支出等在內的所有業務活動事無巨細地一律進行事前審批,導致業務部門工作疲于應付,機動性不足,對突發情況缺乏應急能力,制約著工作效率,影響業務活動的正常開展。
3.職責劃分不明確
(1)預算歸口部門、費用開支部門、院領導分工不明確。由于費用開支部門、預算歸口部門由不同的院領導分管,在實際報銷時,報銷人往往隨機選擇其中一位分管領導進行審批,導致審批無序,且不能兼顧兩位院領導的知情權。
(2)財務初復審分工不明確。有的公立醫院未設置財務復審崗位,審核責任集中于財務初審崗位,使得其工作疏忽導致的審核漏洞不能被及時發現并糾正,既極大地考驗著財務人員的職業操守、專業素養,也給報銷審核管理工作帶來風險隱患。
4.報銷審核、審批效率低下
(1)事前審批效率低。傳統的事前審批通過線下紙質方式進行,審批流程冗長,效率低下。
(2)報銷審核效率低。基于財經法律法規及單位規章制度更新而未及時知曉報銷人,導致報銷人因審核材料準備不充足、相關項目填寫不正確,反復奔波于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財務人員既要反復對報銷規定作出解釋,又要審核票據的真實完整性,嚴重制約著財務審批效率。
(3)報銷審批效率低。有的公立醫院部門之間工作協調不順暢,加之報銷審核、審批流程繁瑣,導致報銷人來回奔波送簽,耗費了大量工作時間和精力;同時,零星繁雜的審批事項也對院領導的日常工作造成了極大干擾。
審批制度設計建議
1.建立并完善授權審批制度
(1)公立醫院應出臺相關規章制度,明確院領導分工與授權額度。在重大、特殊事項上體現集體決策原則,同時賦予分管院領導一定程度的財務審批權。
(2)各類費用開支的審批必須遵守“統一領導、分級授權”的原則,保證決策、執行、監督相分離,統籌兼顧、科學安排資金的使用。
(3)對于工資、每月固定支付的水電燃氣費等常規事項,可以不作額度限制,全權委托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或分管院領導進行審批。
(4)委托人、受托人應簽訂一式三份的書面授權書,明確授權內容、時效等,委托人、受托人各自保管一份,財務部門保管一份作為備查。
(5)報銷審批工作應嚴格按照授權書執行,根據授權額度逐級審批,不得越級審批。
2.明確事前審批、事后審批的范圍
(1)對于“三公”經費、培訓、進修、差旅費等,應通過書面申請或協同辦公系統進行事前審批,審查支出事項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相應預算等,重大、特殊事項須經院辦公會討論決定。
(2)對于業務部門日常辦公費、零星勞務、工作餐等小額、零星開支,可結合實際情況,統一采取事后審批的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業務活動的有序開展。
3.明確開支、歸口部門和財務初復審責任分工
(1)開支部門作為業務活動開展部門,重點審核業務活動是否必要,分管開支部門的院領導對開支事項進行事前審核把關。
(2)預算歸口管理部門重點審核支出是否具有相應預算,支出范圍和標準是否符合規定,分管歸口部門的院領導對開支事項進行事后審批。
(3)財務初審崗位負責對原始票據進行初步審核,確保支出合法、附件真實、金額準確,對審批工作承擔主要責任。
(4)財務復審崗位負責對初審工作、審批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對審批工作承擔次要責任。
4.依托信息系統進行網上報銷,或實行集中送審制度
(1)通過集中培訓、部門會議以及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宣貫財務審批制度,加深員工對財務審批制度的理解。
(2)依托信息系統建設開發財務共享平臺,報銷人通過線上填報報銷申請及掃描上傳原始單據,系統自動對發票進行驗真、查重,并根據不同業務對應的審批流依次推送到部門負責人、報銷初審、歸口部門、院領導、報銷復審處,最后通過銀企直連完成支付。
(3)網上報賬系統應與醫院各部門系統關聯,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并嵌入相應的費用報銷標準,系統自動對支出標準進行審核與控制,實現內控信息化,減輕財務初審壓力。
(4)對于暫時沒有條件進行線上報銷的公立醫院,可由財務人員將報銷單進行統一收集、分類、登記,定期送交院領導進行集中審批,避免報銷人來回奔波,提高財務審批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媛媛.淺談公立醫院智慧財務管理建設實施路徑[J].財經界,2020(30):153-154.
[2]程振瑤.淺談醫院財務報銷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7,28(05):127-128.
[3]李顏娥.新醫改下規范公立醫院財務支出審批程序的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17):166.
[4]賈秋生,張香會.醫院內部監督制度對提高財務管理的作用[J].商,2013(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