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劉旭寧
摘 ?要:目的 ?探究大學生勞動課與體育課相結合的課程設計合理性。方法 ?選取筆者學校2個班級共計9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每個班級45人,其中1班只上體育課,2班上勞動課與體育課結合的課程,對課后滿意和趣味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課后2班對勞動課與體育課滿意度為97.78%,趣味率為97.78%;1班滿意度為73.33%,趣味率為48.89%。均P<0.05,兩班數據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大學生普遍反映對勞動課與體育課有機結合比較滿意。
關鍵詞:大學生 ?勞動課 ?體育課 ?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b)-014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ationality of curriculum design combining labor clas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for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0 college students in two classes of our schoo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45 students in each class, of which 1 class only had PE class, 2 class combined with labor class and PE class, and the satisfaction and interest after clas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lass 2 had a satisfaction rate of 97.78% and an interest rate of 97.78%.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class 1 was 73.33%, and the interest rate was 48.89%. P<0.05 was found for both classe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lass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are generally satisfied with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labor clas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Labor clas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目前,大學生的大學課程主要以文化課為主,這直接導致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比較差[1]。而體育課作為大學課程中為數不多的身體活動課,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機能,但是大學體育課存在課程單一和趣味性低的缺點[2]。而勞動課的形式多種多樣,趣味性較高,廣受大學生的歡迎[3]。因此,探究大學生勞動課與體育課相結合的課程設計合理性非常重要,可以為豐富當前大學生的體育課程內容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學校某專業2個班級共計9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每班45人,1班的大學生只上體育課,2班的大學生上勞動課與體育課結合的課程。其中1班的大學生中有男性24人,女性21人,年齡在18~24歲,平均年齡為(20.26±1.24)歲,體重在48.29~83.35 kg,平均體重在(61.29±3.87)kg;2班的大學生中有男性23人,女性22人,年齡在17~24歲,平均年齡為(20.54±1.28)歲,體重在49.55~81.26 kg,平均體重在(62.58±3.92)kg。1班和2班的大學生在性別、年齡和體重等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數據差異具有可比性。該次研究在1班和2班大學生的同意下進行。
1.2 課程設計
1.2.1 教學任務
將大學生勞動課與體育課將結合,增加大學體育課的實用性,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實踐勞動力,將體育教學實現應用化。
1.2.2 教學對象
此次研究對象選取筆者學校某專業2個班級共計9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每班45人,各班學生的性別、年齡和體重等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3 教學策略
將所選取的該專業共計90名學生,根據班級進行課程規劃,其中1班學生只上體育課,2班上勞動課與體育課結合的課程,該課程規劃實施一學期后對課后滿意和趣味情況進行比較。
1.2.4 教學過程
1班學生按照常規課表進行體育課的教學,即在體育老師的指導和監督下完成每節課的課程內容,確保每名學生均能達到預期要求。2班學生實施勞動課與體育課相結合的課程規劃,具體過程如下:(1)成立教研小組。由該校4名體育課老師組成教研小組,統一進行勞動課程教學的培訓,完善基礎勞動過程的實施要點。(2)制訂課程實施計劃。體育課上按照勞動課程的基本要求,將勞動內容融合于體育課程的教學中,即將植樹、社區衛生管理、養老院志愿者活動以及掃雪等勞動內容融合于體育課的教學中,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確保每一名學生的全員參與并進行合理的分工,確保每項工作的完整度。(3)課后心得。每節課后,學生均需進行課程心得體會的總結,并于下次課程中進行交流和體會。
1.2.5 教學評價
該學期課程結束后,由教研小組的老師共同參與設計評估標準,對此次研究的90名學生進行教學評估,主要包括課后滿意和趣味情況。
1.3 統計學處理
該文涉及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數據處理,對1班和2班大學生的課后滿意情況和趣味情況采用t檢驗指標間差異,當P<0.05時表示1班和2班的大學生間數據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滿意情況
由表1可知,2班的大學生上勞動課與體育課結合的課程,可以豐富之前枯燥的體育課,在課后僅有1名大學生表示不滿意,有28名大學生課后表示非常滿意;而1班的大學生僅上體育課,課后有12名大學生表示不滿意,有15名大學生課后表示非常滿意;課后2班的大學生滿意度高達97.78%,遠高于1班的73.33%,P=0.002,兩班大學生間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趣味情況
由表2可知,2班的大學生上勞動課與體育課結合的課程,可以豐富之前枯燥的體育課,在課后僅有44名大學生表示有趣味,有1名大學生課后表示無趣味;而1班的大學生僅上體育課,課后有22名大學生表示有趣味,有23名大學生課后表示無趣味;課后2班的大學生趣味率高達97.78%,遠高于1班的48.89%,P=0.003,兩班大學生間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自治區黨委常委會議上提出,指示要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大學生都受文化教育程度較高,但是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較低。因此,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非常重要,在課程設計上將勞動課和體育課相結合十分必要。
該文選取學校2個班級共計9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每個班級45人,探究大學生勞動課與體育課相結合的課程設計合理性。其中1班的大學生只上體育課,2班的大學生上勞動課與體育課結合的課程。研究結果表明:課后2班大學生對勞動課與體育課結合課程非常滿意,滿意度為97.78%,且感覺非常有趣味,趣味率為97.78%;1班大學生對僅上體育課滿意度為73.33%,趣味率為48.89%。均P<0.05,兩班大學生數據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終上所述,進行大學生勞動課與體育課相結合的課程設計實施,大學生反映出該課程趣味性較高,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還有利于大學生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 雷雨.高校體育保健課程設計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411(17):144-145.
[2] 王林淳.改變教學形態讓大學生愛上體育課[J].體育風尚,2019(7):164.
[3] 亓昕,赫忠慧,童佳瑾.90分鐘大學體育課對大學生心理干預作用的實驗對比研究[C]//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019.
[4] 段俊華.“以勞育德”視域下黃岡市小學勞動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20.
[5] 鞠恒學.職業技能列入高職體育課程教學體系的應用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20.
[6] 梁廣東.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與勞動教育融合發展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20,40(4):52-57.
[7] 劉英梅,胡勝昔.新課標理念下我校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C]//中國大學生田徑協會.第十九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中國大學生田徑協會: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田徑分會,2009:54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