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舉行。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進一步敞開,為國際社會搭建當下稀缺的交流平臺,創造當下珍貴的合作機遇。現今世界形勢的快速變化帶來了貿易規則的改變,全球商品如何誠信交易,全球資源如何整合再造?進博會是一個新模式的探索。
高規格迸發高機遇
第三屆進博會是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我國舉辦的一場規模最大、參展國別最多、線上線下結合的國際經貿盛會,展示了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成就。展會總展覽面積近36萬平方米,比上屆擴大近3萬平方米,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企業攜大批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首發首展,舉辦101場配套活動,近40萬名專業觀眾注冊報名,3000多名境內外記者報名采訪,實現了安全、精彩、富有成效的預期目標。通過推動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四大平臺作用凸顯,溢出效應不斷放大,傳遞出堅定擴大開放、共享中國大市場的積極信號,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雖然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蔓延,但第三屆進博會各方合作意愿熱度不減,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
六大展區亮點紛呈
本屆進博會展示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411項,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連續參展比例近80%,布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特裝比例達到94%。國家多個部委繼續推出稅收優惠、通關便利、市場準入等支持政策,為展客商帶來更多實惠。第三屆進博會六大展區亮點紛呈、各具特色: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參展企業數量最多,有來自93個國家的1264家企業參展;汽車展區世界前七大整車集團悉數到場,展區內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面積超過90%;技術裝備展區突出展示自動化、智能制造、工業數字化、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等內容,引領行業創新趨勢;消費品展區展覽面積超過9萬平方米,成為本屆進博會面積最大的展區;服務貿易展區匯集金融、物流、咨詢、檢驗檢測、文化旅游等五大板塊全球頂尖企業,全力打造智慧服務賦能全產業鏈;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新產品新技術首發數量最多,總數超過120件,制藥行業排名前10和醫療器械行業排名前14的企業全部參展;首次設立的公共衛生防疫專區集約化展示國際先進公共衛生防疫產品、技術和服務,企業報名踴躍,面積多次擴容。
經貿合作成果豐碩
聯合國工發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組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國家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舉辦政策解讀、對接簽約、投資促進等類別101場配套活動,積極助力展會成交、雙向投資和產業合作。新品發布專區有42家國際知名參展企業舉辦發布活動,分展區分行業集中展示全球頂尖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進博會已成為全球新品的首發地、前沿技術的首選地、創新服務的首推地。大型貿易投資對接會通過線下線上結合方式,為674家參展商、1351家采購商提供專業服務,達成合作意向861項;舉辦10場投資推介會,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以及四川、貴州、浙江等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展投資推介。人文交流活動豐富多彩,100項世界級、國家級非遺項目和81個“中華老字號”品牌參與展示,49場文化公益演出精彩亮相,集中展示各地人文特色。同時,俄羅斯、意大利、葡萄牙、巴基斯坦、斐濟和匈牙利等國借助進博會官網,以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現本國風土人情和發展投資機遇,增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
助推全球合作共贏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并取得豐碩成果,為疫情陰霾、衰退烏云籠罩下的世界經濟帶來亮色。在此機遇之下,11月15日,中國同其他14個成員國達成全球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這是地區國家以實際行動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步,對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穩定全球經濟具有標志性意義。一系列舉措,讓世界看到中國推動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