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所以,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必須強化這個部分,要樹立正確的建設理念和思路,抓好和順利推進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使其朝著數字化和開放化發展,并具有明顯的生態性和人文性。本文站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視角,分析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應當遵循的理念,并對有效推進建設提出相關策略,以供相關研究者借鑒。
關鍵詞:基層公共圖書館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建設 策略
一、引言
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要把人文主義融入進去,這樣才能讓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多重目標。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包含的內容眾多,公共圖書館服務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要加快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建設。
二、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基本理念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一項重要任務是做好公共文化建設,為城鎮居民營造良好的文化學習環境和人文環境。公共文化建設要真正做到惠及城鎮居民,為其提供所需要的服務,這樣才能確保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順利推進。其中,做好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城鎮居民,滿足其提升文化素養的需求。因此,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至關重要,必須加強對這方面的關注與督導。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要避免盲目性,需要樹立正確的建設理念,確保建設不會走偏。針對公共圖書館建設需要具備科學性,結合城鎮居民對圖書館的實際需求,以及自身的特點。并且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對公共圖書館發展趨勢做到了然于心,綜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然后合理地進行規劃和建設,確保基層公共圖書館能夠發揮最大的效能。
第一,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最為關鍵的是選擇地址,最好能夠在城鎮的中心區域,以方便城鎮居民去圖書館借閱圖書,或者是學習。
第二,做好文化氛圍的營造工作,內部寬敞明亮,讀者走進圖書館要有舒適感,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愿意在這個地方閱讀。
第三,基層公共圖書館不能孤立存在,要樹立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服務、為讀者提升文化素養的服務、為三農建設服務的目標,最終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步伐。
第四,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避免只看眼前,應有長遠的目光,建設規劃中要關注持續發展。在實際操作中應融入共建的思維,鼓勵一些企事業單位參與到這部分建設中去,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第五,基層公共圖書館的一項主要使命是服務,故而要強化服務意識,完善服務體系。這個過程中需要明確公共圖書館服務要以人為本,充滿人性化,同時還要遵循普遍性的原則,服務于所有城鎮居民,并且要保證一視同仁,堅持均等性。
第六,基層公共圖書館資源要豐富,館藏要滿足城鎮居民閱讀需求。但是需要合理控制成本,用最小的成本發揮最大效能,這就要求在建設中實現資源最優配置,減少圖書館建設資源的浪費。
第七,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公共圖書館也不例外,這對于提高圖書館管理和服務水平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而且數字化已經成為圖書館今后發展的主流方向,所以,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要做到與時俱進,緊跟圖書館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在建設中樹立數字化意識和信息化意識,謀求和摸索與媒體的結合。將“互聯網+”模式引入公共圖書館建設中,并開發和推進微服務,借助于新模式和新服務方式,全面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與管理質量。公共圖書館運用好大數據技術,搜集海量數據且分析處理中明確城鎮居民的閱讀需求,然后有針對性地去補充和豐富館藏,滿足居民普遍性和個性化閱讀需求。
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要想順利推進,必須做好經費的保障:一部分是圖書館建設經費,另一部分則是后期圖書館運行所需要的經費。圖書館工程建設經費基本包含主體結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設備采購等。后期的運行經費就是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保證圖書館能夠正常運轉,并要做好館藏資源的更新等。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經費獲取途徑要多元化,避免單一地依靠政府撥款,因為這樣后續發展會比較乏力,而且財政壓力會比較大,而應推進以政府撥款為主、吸納民間資金為輔的方式,比如與企業合作建設、公開募捐等。
三、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推進的策略
(一)管理體系建設
基層公共圖書館要做好管理,離不開規章制度的支持。結合管理實際需要,制定制度并在推行過程中分析不足,不斷在實踐中完善規章制度,以確保管理目標落實。一方面保障制度的完善,比如相關的國家政策、建設資金監督管理條例等,讓建設合法合規;另一方面則是要編制內部管理制度,要有管理手冊,所有人員要按照制度去管理。基層公共圖書館管理責任劃分要清晰,每個崗位上人員要完成哪些工作,履行什么樣的職責,應當明確化,比如圖書采購、考勤等制度,并全部寫入制度和手冊中去。要引入業績考核制度,對工作人員工作能力和業績情況進行考核,與工資、獎金、晉升等聯系起來,起到激勵的作用。
基層公共圖書館壯大人才隊伍,提高人員專業素養,是確保管理成效的關鍵。基層公共圖書館要保證人員充足,每個崗位上都要配備人員。圖書館領導要在這方面發揮作用,多向上級部門爭取編制。人員到位,圖書館才能更好地運行。圖書館還可通過向社會公開招聘兼職人員,提供良好的待遇和社會保障,做好人才保障工作。基層公共圖書館應吸引志愿者,或者是文化服務活動的義工,讓這些人員參與到圖書館運行管理中去。圖書館招聘管理人員時應注重復合人才引進工作,既要接受過專業的管理教育,對圖書館管理足夠了解,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管理技術,為圖書館今后發展做好人才儲備,使其具有持久發展力。這類圖書館應加強工作人員培訓,做好職業道德教育,使其熱愛圖書館管理工作,履行崗位職責,并認真負責。此外,要激發工作人員自學熱情,使全體人員掌握管理理論和技術,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提供進修或者對外學習機會,去一些管理比較好的圖書館參觀學習,吸納管理經驗,并結合基層公共圖書館情況,有取舍地運用。
管理體系建設中,不要過于煩瑣,盡量精簡一些。實際操作中應建立三層服務機制,自上而下是領導層、內部管理層、閱讀室與服務窗口。圖書館領導層主要負責決策一些事情,須完成建設規劃,確定發展的整體方向和策略;內部管理層需要負責的是辦公室工作、網絡建設、文化資源和文獻資源開發與建設、流通閱覽、咨詢等;最下面的包含各類閱覽室,還有為讀者提供服務的窗口工作,包含報刊、圖書、文獻閱覽室等。
(二)環境和各項設施建設
基層公共圖書館環境和設施建設也極為重要,需要在前期做好選址,確定圖書館建設風格,合理設計內部結構以及內部各個功能區的合理布局等。圖書館建設要滿足抗震要求,內部要有一定的進深,采取開間設計的方式。首先,打造圖書館內部環境時要與地區文化結合,富有地域特色,既要滿足舒適性和美觀性的需求,又要讓讀者進入后有一種高雅之感。文化氛圍要濃郁,色調不宜雜亂,整體應具有協調性。圖書館要強化人文建設,讓讀者了解本地的歷史、文化等。選擇一些欣賞價值高的藝術品點綴圖書館,比如國畫、書法、雕塑等。其次,圖書館不可缺少的是各種標識,堅持風格一致原則,并要做到簡潔明了。再次,圖書館要建設完善的基本功能區,并應完善共享功能,如設報告廳、展示廳等。基礎建設方面應人性化,每層都要設有物品保存柜、衛生間、飲水機等。此外,針對殘障人士應安裝完善相關設備。最后,要完善信息化建設,比如網絡建設、機房建設、電子閱覽室建設等,有專業人員負責管理和日常維護。
(三)資源建設
圖書館資源建設包含三個部分:紙質資源、電子信息資源和共享資源。首先,紙質書籍采購要尊重著作版權,堅決不能用盜版書,哪怕經費不足。堅持兼顧公平原則,滿足各類人群閱讀需求,但是要減少同一類型書籍重復采購。訂閱報刊并要提供一些與本地區文化相關的書籍和文獻。其次,電子資源建設方面,應結合實際需要,做好移動圖書館建設。這部分建設一般成本投入大,切忌盲目,而是要考慮實際應用價值。電子圖書建設應涉及三農服務內容,更為貼近城鎮居民需求。最后,可與區域內圖書館合作共享資源建設,共同建設、共同使用,實現資源優勢互補,降低公共圖書館運行成本。
(四)服務體系建設
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需要做好三個方面工作,除了單館、多館服務外,還要重視在線服務體系建設。具體來說,要堅持人性化服務,提高圖書館借閱服務與信息化服務質量,并要適應發展需求,打造移動圖書館,設立一些方便讀者借還圖書的服務點。圖書館還要重視文化服務,豐富活動,定期組織圖書展覽、文化創意活動等。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設有一些特殊服務內容。圖書館服務采取聯合的模式,相互之間優勢互補,增強服務能力,讓服務輻射到整個區域,所有城鎮居民都能受益。設立分館,比如學校分館、村級分館等,通過互聯網進行監管和傳遞信息。完善在線服務體系,讓借閱圖書變得更為方便和快捷。服務方式也應設有多種,如窗口面對面服務、網絡服務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重視公共文化服務,一再強調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并基于此制定了一些惠民政策,這就為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創造了良好環境。我們應抓住發展的機遇,除了充分利用與合理地規劃配置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還要在新形勢下積極轉型,實現數字化和人文化發展,并進一步實現免費開放。
參考文獻:
[1]徐凡清.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策略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39(10):38-39+42.
[2]郁映輝.城鎮化進程中的西部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000(012):8-10.
[3]高建輝.城鎮化進程中的小城鎮公共圖書館服務定位研究[J].圖書館,2016,000(003):90-93.
[4]牛勇平,肖紅.關于城鎮化進程中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實證分析[J].新世紀圖書館,2016(12):63-67.
[5]于淇楠.城鎮化進程中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修敏,女,本科,德惠市圖書館業務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活動策劃)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