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苗苗 李然 劉陽

企業工會組織是黨在企業團結廣大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工會法》確定了工會在企業中的地位、權利與義務,與時俱進地探索工會工作新思路,創新適應新時代工會發展的新模式至關重要。針對當前企業工會內容和管理模式缺乏創新性、線上線下互動不夠頻繁等問題,筆者著重從忠誠黨的事業、加強人文關懷、推進工會工作線上與線下互通等7個方面提出相應的解決路徑,探索新時代企業工會工作路徑,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新時代賦予工人階級新使命,新征程呼喚工會組織新作為?!毙滦蝿?、新任務、新要求下,企業面臨著在新征程中做出新作為的考驗,企業工會組織要擺脫困境,主動適應調整,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工會系統形成生動實踐,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政治引領,深入推進工會工作創新,積極作為、真抓實干,提升企業職工凝聚力,開創新時代企業工會工作新局面。
一、企業工會工作的困境
(一)工會工作走形式,未能切實解決職工實際問題。
部分企業對工會工作重視不夠,工會工作負責人工作思路不清晰,對工會工作停留在走訪慰問的認知,具體工作不精細,沒有將基層工會工作作為企業一項重要工作,滿足于現有狀態,難以適應新時代對企業工會工作的高標準新要求。另部分企業工會在安排布置工會工作任務時,忽視黨組織政治引領,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存在抓面上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脫節,僅就文件落實上級工會和企業要求,對切實服務職工群眾的工作不抓或抓不到位,且存在重部署輕落實,忽視職工的實際需要。
(二)工會內容和管理模式缺乏創新性
工會內容和管理模式局限于傳統工會工作,即便開通了微信、微博的企業工會組織,往往發布的內容重合度高,缺乏特色。內容以通知公告、新聞信息發布較多,信息推送頻率較低,傳遞速度較慢,且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感官效果強、易于職工群眾接受的音頻、視頻、動畫較少,新媒體的真正魅力難以發揮。在開展“互聯網+工會”工作中,部分工會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缺乏創新意識,也是“互聯網+工會”管理模式滯后的原因之一。
(三)工會工作線上線下互動不夠頻繁
當前大部分企業工會仍未推廣上線“數字工會”、“智能工會”等信息管理平臺,已上線的也缺乏統一規劃和建設,“工會大數據”的價值有待進一步開發。同時,“互聯網+工會”面臨信息傳播渠道單一、工會組織成員與職工群眾之間的交流與聯系較少,工會工作的有效覆蓋面亟待擴大,線上溝通和線下服務工作需要齊抓共管,讓職工切實的有更多的獲得感。
二、企業工會工作路徑
(一)忠誠黨的事業
企業工會要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確保工會工作發展方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舉辦主題黨課、報告會、知識競賽等一系列主題鮮明的活動,運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行廣泛宣傳,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進企業,引導廣大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企業工會要迅速跟上企業黨組織的號召,立即行動,主動作為,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發揮工會橋梁紐帶作用,做好職工心理疏導,穩定職工情緒。同時,組織和動員廣大職工履職盡責,用實際行動確保企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打好基礎。
(二)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針對新時期工會工作的新特點,固本強基,堅持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提高對工會工作的重視程度,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根本指導方針,積極加強工會自身建設,打破傳統零散非系統化工會工作方式方法,推進工會規范化程序化特色化建設,加強對基層工會的工作指導,爭創模范職工之家,探索借鑒優秀工會工作經驗,堅持推進工會自身建設,形成適應企業特點的工作工作模式,走企業特色工會工作之路。
(三)融入中心工作
工會工作要對接企業中心工作,不斷探尋與企業中心工作的結合點,不應只是簡單的組織活動、慰問困難職工,而是成為助推企業發展的有力助手。如通過開展主題競賽活動,打造自身工會品牌。主題競賽活動要緊緊抓住企業的中心任務和當前企業面臨的重點難點任務,有的放矢地制定競賽活動方案,切實發揮主題競賽在完成企業年度工作任務、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現實作用。競賽活動結束后,認真總結交流競賽經驗,并大力宣傳和表彰在競賽中涌現的先進典型,營造競賽氛圍,做好后續表彰工作。
(四)加強人文關懷
企業工會組織應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真正把開展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作為增強工會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抓手來抓,結合元旦、春節、三八婦女節、中秋等節日特點,適時組織迎新春活動、女職工趣味運動會、拓展訓練等文體活動,增強干部職工的集體榮譽感,培養職工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精神。
同時關注職工心理疏導,為職工排憂解難送溫暖,在維護職工直接利益上下功夫,深入開展調研活動,努力做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團結人,第一時間掌握職工思想動態,有的放矢地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打通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注重從家庭生活方面給予職工足夠的關心,滿足多樣化的職工需求。引導職工正確對待壓力,正確處理好同同事、上下級、客戶、供應商等各方面的關系,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做到愛崗敬業。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到分管單位下基層活動,暢通黨群干群關系,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職工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進而把企業的發展目標變成職工的自覺行動。新冠肺炎疫情,企業的“人文關懷”著重體現在加強對本企業職工的全面管理,疫情結束前,及時掌握職工健康狀況,落實好具體隔離措施。積極協調配置資源,做好防護用品儲備,確保職工全覆蓋發放,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根據疫情最新變化,及時向職工群眾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增強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引導職工堅定信心,做到理性認識、科學防護、健康生活。加強關心關愛職工力度,以對職工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采取務實、貼心、到位的舉措,幫助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斗爭一線的職工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適時慰問奮戰在一線的職工,鼓舞職工,確保他們安心放心投身工作,切實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五)建立“互聯網+工會”長效工作機制
1.加強組織領導
統籌規劃企業“互聯網+工會”工作,明確責任主體,工會組織領導人員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結合企業信息網絡技術和工會組織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科學化、系統化的規章管理制度和標準,結合工作中反饋的問題,及時調整、優化和重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實現資源共享與互聯相通,實現工會工作的信息化、自動化、可視化,為推動“互聯網+工會”的創新發展創設良好的內部環境,創造工會發展新生態。
2.打造企業工會互聯網工作隊伍
工會互聯網工作隊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高素質的工會工作管理隊伍,不但是企業工會工作管理的需要,同時也是企業工會管理人員業務提升的需要。尤其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應定期組織企業工會工作人員開展培訓,除工會業務知識外,適當增加工會工作與互聯網相關的知識培訓,提升各級工會工作人員對互聯網的掌握能力和數據信息整理分析能力,同時在職工中普及互聯網知識,雙向提高企業“互聯網+工會”工作的可接受的程度,實現全員參與其中,為企業工會工作夯實信息化基礎。
(六)推進工會工作線上與線下互通
通過“互聯網 +”實現工會工作方式的創新,線上搭建工會工作平臺,線下再造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打通線上線下工作鏈條。強化宣傳工作,用“接地氣”的宣傳語言多渠道、多形式地向企業工會工作人員、職工宣傳工會工作信息,拉近職工與企業工會之間的距離,提高參與度,實現“線上了解職工需求,線下提供精準幫扶;線上進行技能培訓,線下組織技能比武;線上提供信息平臺,線下完善服務功能”。突出工會與職工的互動,將工會工作與互聯網深度融合起來,傾聽職工聲音,挖掘職工想看、愛看的內容,記錄職工真實的情況,實現工作管理模式、服務職工模式的轉型升級。
(七)多渠道創新工會服務管理模式
打造“互聯網+工會”工作管理模式平臺。具備條件的企業借助互聯網技術,加強數字化服務平臺的統一規劃和硬件建設,也可以依托現有“互聯網+黨建”平臺,增設工會工作模塊內容,依據具體工會工作需求創建數字化、科學化、系統化、全面化、創新化的網絡平臺,從以人為主管理轉變為以信息數據管理為主,跳出會員基礎信息收集的框架,從工會智能化辦公軟件建設、工會服務困難職工信息平臺建設、工會勞動模范管理信息建設等層面開發“互聯網+工會”工作新模塊,同時設置專欄,開設互動欄目,創新微信新媒體發布模式,暢通職工訴求渠道,充分發揮信息在工會保障職工權益的主導作用,豐富工會數字化內容,推進不同職能的工會服務職工信息平臺建設,發揮網絡平臺應有的作用,建立起“互聯網 +工會”工作管理新模式。如2020年延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大部分企業線下工會工作停滯,“互聯網+工會”工作管理新模式成為企業工會工作正常開展的有力推手。因此“互聯網 +工會”工作管理新模式無疑將成為企業工會工作發展的方向。
綜上所述:實現新時代企業工會工作的新擔當新作為,關鍵在行動。企業工會組織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與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主動出擊,適應飛速發展的新時代帶給企業工會工作的契機與挑戰,找準關鍵、理清思路,為職工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全心全意為職工辦事,讓職工享受更多的工會產品與資源,提高工會工作實效性,開辟工會組織新天地。
(作者單位:1.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后勤集團;2.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