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懷 秦先燕 沈華 岳運華 馬濤



摘要 桐城水芹是安徽省著名的特產蔬菜。為了擴大種植范圍,在生態地質環境和水芹現狀種植區調查,以及樣品采集分析的基礎上,探討水芹適宜生長要素,評價水芹適宜種植區。結果表明,水芹現狀種植區適宜生長要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土壤母質與土壤類型、灌溉水源與水質、土壤環境地球化學。基于單要素評價結果,多要素綜合評價結果表明,水芹適宜種植區主要沿著龍眠河和掛車河分布,面積合計約107 km2。
關鍵詞 水芹;種植;安徽;特產;蔬菜
中圖分類號 S 645.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23-0101-07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3.025
Evaluation on Suitable Planting Area of Oenanthe javanica in Tongcheng,Anhui
LI Yun-huai,QIN Xian-yan,SHEN Hua et al
(Geological Survey of Anhui Province,Hefei,Anhui 230001)
Abstract Tongcheng Oenanthe javanica is a famous specialty vegetable in Anhui Province.To expand the planting area,the suitable growth factors of Oenanthe Javanica were discussed and the suitable planting area of Oenanthe Javanica was evaluated,basing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ecologic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the present planting areas and analysis of the sample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itable growth factors in the present planting areas of Oenanthe javanica mainly included topography,soil parent material and soil type,irrigation water source and water quality,and soil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On the basis of single-factor evaluation results,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cates that suitable planting area of Oenanthe javanica is mainly distributed along Longmian River and Guache River,and the total area is about 107 km2.
Key words Oenanthe javanica;Plant;Anhui;Specialty;Vegetable
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原產地中海地區的傘形科植物,營養價值高[1-2],且具有降血壓、消炎、抗氧化等多種功能,是居民日常消費的主要蔬菜。目前我國商品化芹菜主要有3類:旱芹、西芹和水芹。其中,旱芹在我國栽培最廣泛;西芹為歐洲引進品種,葉柄寬厚且實心,多食用葉柄;水芹(Oenanthe javanica)是我國傳統特色水生蔬菜,分布在我國中部和南部地區[3]。
目前,已有學者對馬家溝[4-5]、封丘[6-7]、茶坡[8]等地芹菜獨特的產地環境和特有的產品品質進行了研究。就水芹而言,其開發利用[9]、營養價值和栽培技術[10-13]、產地環境和產品品質[14]等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水芹適宜生長要素及其進一步擴大種植研究還比較缺乏。
安徽水芹栽培歷史悠久,尤其以桐城水芹最為出名,其優良品質得益于栽培地獨特的環境條件[15]。筆者通過“安慶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項目的開展,對桐城水芹現狀種植區進行生態地質環境調查和樣品采集分析,篩選出水芹適宜生長環境要素,并進行單要素評價和多要素綜合評價,尋找與水芹現狀種植區生長要素相似區域作為桐城水芹適宜種植區,從而為進一步擴大種植范圍,增加經濟效益提供基礎科學依據。
1 桐城水芹概況
桐城水芹在桐城大面積栽培始于明末清初,傳承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桐城派文化傳承的物質載體和見證,具有蘭香濃郁、脆嫩爽口、回味甘甜等獨有的品質特色。據相關部門提供的資料,桐城水芹已經獲得綠色食品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認證。此外,桐城水芹是國家一份品種資源,是我國 現存的146種水芹品種之一,現存于國家種質武漢水生蔬菜資源圃。在2015年,中央電視臺《農廣天地》欄目組專題報道了桐城水芹傳承歷史、品質特色、產地特點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6]。目前,桐城市政府正積極為桐城水芹申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并已于2019年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技術審查。
桐城水芹種植區均位于桐城市平原區,地理坐標為116°40′~117°09′E、30°40′~31°16′N(圖1)。
(1)泗水橋水芹田。位于文昌街道,種植面積約10 000 m2。該水芹田種植歷史最為悠久(據文獻記載達300年以上),但在城市建設中幾經破壞,面積不斷縮小,是在當地居民的極力建議下才在城鎮化建設中得以保留。
(2)金大地水芹田。位于文昌街道石河村,距離龍眠河西岸約400 m,種植面積約50 000 m2。該水芹田以金大地農業合作社的模式由個體戶承包種植,是目前僅存最大的規模化水芹種植基地。
(2)水質。根據《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05),按照加工、烹調及去皮蔬菜標準,對灌溉水質超標率進行統計(表1)。
總體上,龍眠河與掛車河作為灌溉水水質良好,均未出現超標現象,有檢出的元素最大值也都遠小于其水質標準,說明該區灌溉水質能滿足農業生產需要。
此外,“桐城市農田區1∶5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評價”[20]項目對區域進行了灌溉水取樣調查,結果也表明,地表水作為灌溉水水質良好,均未出現超標現象。
3.2.4 土壤環境地球化學。
(1)區域土壤環境。將“桐城農田區1∶5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評價”[20]和“安徽宿松—桐城地區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21]項目成果進行整合,得到桐城市土壤環境地球化學等級圖,并將土壤環境在一等(清潔)~二等(輕微污染)定為適宜水芹生長的土壤環境條件。
評價結果顯示,全區土壤環境質量很好,適宜水芹生長的土壤環境在全區廣泛分布,分布面積占區域總面積的絕大部分(約99.70%)。
(2)區域土壤養分。同樣地,將“桐城農田區1∶5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評價”[20]和“安徽宿松—桐城地區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21]項目成果進行整合,得到桐城市土壤養分地球化學等級圖,并將土壤養分在一等(豐富)~二等(較豐富)定為適宜水芹生長的土壤條件。
結果表明,就土壤養分條件而言,適宜水芹生長的區域面積為1 121.4 km2,占全區總面積的78.99%,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丘陵區,以及平原區孔城河、龍眠河、掛車河等河流兩側。
3.3 多要素綜合評價
在單要素評價結果的基礎上,進行水芹適宜種植區多要素綜合評價,結果見圖5。
圖5中可見,水芹適宜種植區主要沿著龍眠河和掛車河分布,適宜區面積分別為54.4和52.6 km2,總面積107 km2。現有的泗水橋水芹田、金大地水芹田、牯牛背水芹田均位于適宜區范圍內。
適宜區地貌類型為沖積平原,地層為全新統蕪湖組,上部主要為青灰、灰褐色淤泥質粉質黏土,下部主要為粉質黏土夾砂。土壤母質為河流沖積物,土壤類型為富含腐殖質和有機質的水稻土。土壤環境質量較好,養分較為充足。
適宜區中,黃莊地理位置優越,靠近G206國道和合九鐵路,臨近桐城市。除了具有適宜的地形地貌、土壤母質和土壤類型、土壤環境地球化學條件外,該地西側即為龍眠河,灌溉水源充足。此外,該地能和即將復種的陳莊村水芹田、金大地現狀水芹田連成片區,對未來區域發展及整合產業鏈有很大的優勢。因此,將黃莊作為優選種植區。
4 結論
(1)除了氣候條件外,適宜水芹生長的要素主要包括:地形平坦,地貌為沖積平原,地層為全新統蕪湖組;土壤母質為河流沖積物,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富含腐殖質和有機質,根系土為青灰、灰褐色淤泥或者淤泥質粉質黏土;灌溉水源充足,水質較為清潔,無污染;土壤環境質量清潔或輕微污染,養分較為充足。
(2)單要素評價結果表明:適宜水芹種植的平坦平原面積約520 km2,占桐城市總面積的35%。淤泥質粉質黏土、黏土和粉質黏土是適宜巖性條件,分布面積合計約400 km2,主要分布在河漫灘及以及階地。龍眠河和掛車河是最佳的灌溉水源,水質良好,無超標現象。適宜水芹生長的土壤環境和養分分布面積分別約占區域總面積的99.70%和78.99%。
(3)多要素綜合評價結果表明,水芹適宜種植區沿龍眠河和掛車河分布,適宜區面積分別為54.4和52.7 km2。這些適宜區均覆蓋現狀泗水橋、金大地水芹田和牯牛背水芹田。
參考文獻
[1]蹇黎.水芹和旱芹的營養成分分析[J].北方園藝,2008(2):33-34.
[2] 黃凱豐,時政,歐騰,等.水芹的營養保健成分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1,39(5):434-435.
[3] 梁穎,李藝,師薇,等.芹菜不同品種類型間營養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差異[J].食品工業科技,2018,39(18):60-63,92.
[4] 曲香遠,周淑葉,高成功,等.馬家溝芹菜優質形成與環境因素的關系[J].蔬菜,2008(5):18-19.
[5] 高成功,張曉雷,范翠蘭,等.“馬家溝芹菜”產地環境條件與品質分析[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7):67-68.
[6] 湯建明,郎建玲,郭翀.“封丘芹菜”發展現狀及發展建議[J].河南農業,2016(7):31-32.
[7] 陳叢梅,樊恒明.河南地標產品之封丘芹菜[J].農村·農業·農民(A版),2017(7):47.
[8] 劉延剛,陳香艷,張謙,等.茶坡芹菜地理標志和生產方式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47-48,67.
[9] 錢積玉,張春華,任永明.野生蔬菜水芹的開發利用[J].內蒙古農業科技,1998(1):42.
[10] 葉家棟.桐城水芹[J].中國蔬菜,1983(2):43-45.
[11] 汪李平.桐城水芹有性采種技術研究初報[J].安徽農業科學,1995,23(1):59-60.
[12] 劉恒蔚,高夢祥,饒貴珍.野生水芹與旱芹的營養成分比較分析[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7,26(1):36-38.
[13] 鄭毅,劉新鳳,趙國臣,等.野生水芹菜的營養價值及高產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3(15):62-63.
[14] 古松,夏江明.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保安水芹菜[J].長江蔬菜,2019(2):28-30.
[15] 王華君.安徽水芹發展現狀及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11):56,84.
[16]? [農廣天地]從農田到餐桌 走進桐城(20151117)[EB/OL].(2015-11-18)[2020-01-05].http://tv.cctv.com/2015/11/18/VIDE1447783678102667.shtml.
[17] 國家治理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0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
[18] 國家治理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19] 高琳,龍懷玉,劉鳴達,等.農業地質背景與特色農作物品質相關性研究進展[J].土壤通報,2011,42(5):1263-1267.
[20] 田言亮,嚴明疆,張光輝,等.桐城農田區1∶5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成果報告[R].石家莊: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2018.
[21] 史春鴻,杜國強,李明輝,等.安徽宿松-桐城地區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成果報告(1:250000)[R].合肥:安徽省地質調查院,2018.
基金項目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DD20189250)。
作者簡介 李運懷(1969—),男,安徽廬江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碩士,從事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和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