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平
本文主要以企業實施新收入準則為重點進行闡述,從統一收入確認模型發生變化、收入確認時點的判斷標準、合同會計處理發生的改變三個方面分析了新收入準則對企業所產生的影響,隨后闡述了企業應對新收入準則影響的有效對策,其目的在于推動企業更加穩定持續的進步與發展。
一、引言
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收入能夠直觀體現出其經營狀況,屬于企業經營過程當中的重要指標,同時也屬于管理層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F階段,我國大部分企業都依然采用收入衡量自身的經營成果,并且通過業績來評價企業經營狀況。所以,當收入準則發生變化之后,企業也會相應受到影響,不僅僅直接體現在財務數據當中,還會對企業所做的決策也產生一定影響。2017年我國財政部以財會(201722號)公布了最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對企業會計準則進行了全新的修訂,對企業的收入等相關條件進行了新的規定,也影響到了若干企業的收入確認時點、模式與涉稅事宜。如:以A公司為例,該公司的各項合同在頒布新收入準則之后,其中的薪酬福利待遇、稅務籌劃等內容就需要進行相應調整優化,這些都是由于受到新收入準則的影響。由此,企業就需要加強對新收入準則的分析,從而推動企業更加穩定持續的進步與發展。
二、新收入準則對企業產生的影響
(一)統一收入確認模型發生變化
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現行收入準則邊界較為模糊,即使部分交易較為相似,卻依然需要采用不同的賬務進行入賬。如:A公司為一家工程設計單位,在前幾年掛牌上市,其招股說明書當中對于收入確認形式發生改變進行了闡述,由于該公司為工程設計單位,所以其性質主要針對工程項目的設計。而隨著時間不斷延長,工程項目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更新調整,設計方案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優化。公司在收入準則變更之前,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在一定會計期間內按照百分比法進行收入確認,在變更之后,公司將每一次工程項目作為一個產品,按照發生變化的規定方法確認項目,在項目完成之后即為收入確認。在此之后,A公司開始發行股票。由此可見,在收入準則未發生變更之前,企業采用的百分比確認法并不充分符合現行會計準則的規范,反而是所提出的收入確認方式更加能夠符合會計準則要求,能夠更真實的體現企業的經營成果,并且還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在新收入準則要求之下,工程設計單位在確認收入時僅僅只有一種模式,即為控制權模式,在設計方案之后,企業需要對其進行獨立售價,針對某一時間段所履行的義務進行確認。如果不能夠對此收入進行確認,那么就需要在某一個時間點進行確認。新收入準則的頒布實施,對于企業收入確認原則和模式進行了有效明確,從而最大程度上防止兩種準則出現沖突情況,進一步提高企業財務信息橫向與縱向的可比性。
(二)收入確認時點的判斷標準
新收入準則的實施,收入確認點評判標準由是否需要將產品主要風險和報酬轉變為擁有控制權,并且此種收入模式下的判斷方法,更加固定,且能夠有效縮小財務人員的猶豫范圍,從而進一步提高結果統一性。新收入準則內容當中取得控制權,主要指的就是取得產品近乎全部的經濟利益。一般情況來講,風險、利益回報與控制權發生變更的時間點基本統一,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這三部分內容變更難免會發生時間上的偏差,進而就會導致現行和新收入準則收入確認時間出現改變的情況。如:生產銷售企業,基本上不用客戶簽收單來確認收入,在合同完備的情況下,基本可以發貨即確認收入。建筑類企業,取消了建筑合同確認收入的準則,不再適用完工百分比法了,統一收入確認模式,對他們應帶來不小的沖擊。
(三)合同會計處理發生的改變
如果合同當中存在多項交易,那么企業就需要注意相關問題,首先,明確合同當中存在幾項需要履行的義務,其次,在各項義務當中如何分配收入,新收入準則對這兩項內容具有明確的要求。如:A公司在設計施工方案之后,還會有后續服務工作,而由于不同服務內容,服務性質具有一定差異,所以在收取報酬時,應獨立收取,通俗來講,針對后續服務來講,除了工程設計單位之外,其他公司無任何能力能夠為工程方案后續環節提供服務,那么后續服務這部分內容,就不應該將其作為單純的任務進行確認。反之,如果雙方皆認為這兩種明顯是分開的,那么確認就需要單獨分開進行。新收入準則對于各項任務具有明確的分配規定,在交易約定當中的任務,需要進行分攤交易金額,而對于那些無法明確單獨任務的情況下,就可以采取市場評估等方法進行調整。從現行會計準則規定情況來看,僅僅是對積分進行明確了劃分,但是對于更深一層次的交易安排卻沒有進行充分規范,從而使得企業在分攤時,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
(四)對稅務處理的影響
客觀角度來看,我國稅務機關征稅的基礎,就是企業實現收入的目標,而新的收入準則對于收入確認以及計量和披露上提出了明顯的界定,進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稅務機關對企業稅收的征收。另外,現階段,我國對于所得稅方面的規定,依然參考依照現行收入準則的規定要求,新收入準則發生了變化,那么會計和稅法中收入確認計量方面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從而導致對企業納稅產生影響。例如,新收入準則要求重新梳理企業商業的相關業務活動,對其利潤水平、交易結構與流程等都進行了相關界定,并根據不同的情況例如混合銷售、捆綁銷售等情況綜合判斷收入,涉及到施工、房地產、軟件開發、電信等行業,對收入時間確認、金額等都進行了相關原則的統一,從而對企業的稅務事項的處理有了相關影響
三、企業應對措施
(一)加大員工培訓力度
由于新收入準則發生了較大的變動,而且對企業產生了較大影響,牽涉人員面積較為廣泛,所以為了使得企業自身能夠更好的掌握新收入準則內容,實現新舊收入準則過渡,企業就需要提高對員工培訓的重視,充分應用各種培訓方式,鼓勵員工走出去,學習優秀企業的先進理念。同時,聘請相關專家為員工進行講解新收入準則發生的變化,針對新舊準則變化、適用等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充分保障企業業務、財務等相關人員能夠充分掌握準則的實際內容,便于后續具體業務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細化設計合同條款
從新收入準則具體內容來看,較為重視遵循契約精神,對于企業進行了明確規定,需要在履行同客戶之間合同的基礎上確認收入。針對此項要求,需企業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都能夠了解業務全流程,并且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加強企業合同意識,加大合同管理力度,在簽訂合同時,提前對交易方式等內容進行詳細了解,對于合同當中的關鍵條款進行重點注意,如:交易價格、貨權轉移等內容,盡量對業務風險進行合理把控。同時,還需對業務模式、業務執行環節進行充分了解,明確這兩個環節對財務所產生的影響。另外 ,企業法務部門還需要對合同、協議當中所提到的收入相關內容進行梳理,并且對其進行嚴格審視,判斷新收入準則發生的變化,對企業法律風險帶來了何種影響。
(三)精確財務核算
新收入準則的出臺,其中收入確認、計量等內容都進行了改變,但是在新準則發布之后,具體應用指南卻仍然存在疑慮。由此,企業為了能夠更好的應用新收入準則,就需要財務人員對應用指南情況進行密切關注,加強同業務部門之間的聯系,對于業務信息進行全面系統的了解、收集。新收入準則的實施,能夠進一步提高收入確認準確性,同時保障收入確認的及時性,并且在此過程中,財務人員還需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水平,對于企業內部的財務活動進行準確的評估,還需不斷提升自身職業判斷能力,為后續新收入準則更好的實施提供有利條件。
(四)合理分析會計與稅務差異,防范涉稅風險
客觀上講,財務與稅務的目的不一樣,使得財稅差異的存在作為財務管理需要處理的一個正?,F象。但是隨著新收入準則的實施,使得原有的財稅差異出現了變化,或者產生了新的財稅差異。這也需要企業予以重視,具體表現在以下相關方向:
1.增值稅方面對企業的影響。因變更收入的確認標志發生了變體,在新收入準則的條件下,新收入準則將商品的控制權轉移作為收入判斷的標準,不再附加其他條件。那么在這樣的條件下,企業可以根據相關的控制權轉移的文件、事實標志判斷確認收入。同時對于部分有形產品或者需要以相關法律文件確認產權的資料,判斷收入的條件就相對簡單了,因此在此情況下,可以根據相關資料或相關物權變更條件判斷收入。對于勞務等相關服務或不可確指的業務,則應根據相關合同條件,以合同完工百分比進行收入確認。對于上述兩種情況,使得增值稅發生的時間與確認的金額發生變化
2.合同變更方面對收入及稅收的影響。由于新收入準則中對于合同的重要性提升到了相當重要的地從位。因此,如合同發生變更,則應根據合同相關條款的變化確認其業務關系以及收入確認情況,同時要分析已確認情況及修改情況綜合考慮修改對收入的影響,再考慮對稅務的相關影響。如果合同的變更不影響前期收入情況,則變更的部分只影響后期收入及稅收,這種情況可以看成原有合同的一種附加。
3.所得稅方面的影響。收入準則的變化本身對于所得稅計算方式沒有太大的影響,只是對收入本身發生了影響從而導致所得稅的相應變化。企業應綜合分析收入、成本的變化,嚴格按相關條款確認后,分析企業的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及其差異,合理調整,進行定期預報和年度匯算。對于長期業務(如工程合同)按前期準則確認的收入與新收入準則確認的收入要考慮其綜合協調,并視情況進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和所得稅差異分析調整。
四、結語
我國修訂后的新收入準則促使減小了國內準則與同國際準則之間的差異,使得不斷更新的商業模式,能夠更加符合企業經營發展需求。新收入準則的出臺,對于市場當中各個企業所產生的影響也相對較大,不僅僅轉變了企業收入確認理念,還對企業制定銷售合同、交易價格確定等內容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與此同時,對于企業各個部門的管理模式也產生了間接影響。針對此,企業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就需要根據新收入準則內容,結合社會實際發展情況,做出相應的改變,合理確認收入,綜合分析稅會差異,從而進一步提高會計核算質量,提升會計信息,消除涉稅風險,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青島海灣集團有限公司)